《扬帆科技海洋:优秀科技人才创新纪实》:
方晓红曾获得“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妇女”荣誉称号,和她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科研奖项相比,这一荣誉似乎并不引人注目,但她本人却异常地珍惜。因为这一表彰,是对她作为一名女性科学家的肯定。
如果说古代的花木兰能够“耍刀舞枪”,在疆场上像男子汉一样英武杀敌,那么方晓红这位科学家中的巾帼英雄,却能够灵巧地使用显微镜等现代仪器,游刃有余地探索纳米生物世界的精彩。
1.“谁说女子不如男”1968年,湖南大学校园中的家属区里,父母给方晓红起了个印上了时代烙印的名字。他们盼望女儿容貌可人,更希望她长大后能够品格出众、才气过人。
从小到大,方晓红一直都记得母亲对她说过最多的一句话,那就是:“谁说女子不如男!”方晓红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高级工程师,母亲是大学英语教授。而这辈子对她影响最大的人,莫过于她那才华出众的母亲——新中国第一批接受现代高等教育的女子,出身于书香门第。在方晓红的印象中,母亲“为人很要强,很有女权意识”,“在我们家十分公平,如我姐姐和妹妹随父亲的姓,我随母亲的姓。”早在少年时期,方晓红学习好就是出了名的,班里的同学常叫她“小先生”,但她并不是那种书呆子,她爱好文体活动,小学时她是学校文艺表演的骨干,到了中学和大学,跑步、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篮球、足球,几乎所有那个年代普及的体育项目,她都不落人后。
而在母校——武汉大学,方晓红曾创造了系运会的三项体育纪录,并在校运会上勇夺三甲。大学四年的快乐时光,方晓红是系里的女排队长、女足队长,带领球队获得学校女足冠军。校篮球队和田径队的教练也曾找上她,希望她能加入校队,而校队中几乎清一色是体育特长生。
方晓红参加的诸多体育活动,并没耽误她拿下“年级第一”的学习成绩。从小学到读博士,由于成绩优异,方晓红一路都是保送。她唯一参加过的考试,就是“小升初”的“初考”。没有任何悬念,她毫不客气地拿下了当年长沙市第一名。
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方晓红认为自己从小“学习并不刻苦,但很专注”,她在读书写字做作业时,母亲走到她身边时她常常觉察不出来。“父母认为我就该去做学问。”幸运的是,她自己也是这么想的。
“从小就认为科学家是个很高尚的职业,特别是做个女科学家,这就是我的理想,一直都没变过。”方晓红说。
多少年后,方晓红成为我国一流的纳米生物学专家。
2.学会用红与蓝两支笔1986年,方晓红高中毕业。尽管不像绝大多数同龄人那样经历了高考的锤炼,但她对自己的科研人生已经有了初步而认真的规划。
由于家就住在湖南大学里,那些享有国际声望的大科学家,在十几岁的方晓红看来,都十分亲切熟悉,几乎就是邻里街坊,他们当中也有许多人,是一路看着这个聪明的邻家小女孩成长的。
1986年夏天,方晓红在母亲的陪伴下,来到了邻居中国著名化学家俞汝勤家中。俞汝勤教授深人浅出地给她讲起了故事:化学家曾经用化学分析的办法,找出了一个纠缠中国某地多年的地方病病因——当地的水源中缺乏硒元素,‘c分析化学需要十分全面的知识结构,如果你对分析化学感兴趣,那你就去武汉大学吧”!听从俞汝勤教授的建议,方晓红选择被保送到武汉大学,学习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这是中国化学领域数一数二的课堂,尤其是分析化学,汇聚了一批富于创新与活力的中青年教师,他们编写了全国分析化学统一教材。
方晓红至今还记得俞汝勤教授当年和她说话时的神情与语态。这位几年后成为院士和湖南大学校长的俞汝勤先生,是她早年步入化学科学殿堂的引路人。
四年的武汉大学本科学习,方晓红又领先于同学一步:大三时就进入了实验室,跟着博士、硕士“前辈们”做了一个暑假的电化学分析实验。
两个月之后,方晓红作出了她的科研道路上重要的一次选择:在分析化学的光、电、色三个方向中,她选择了色谱分析。
方晓红常常说自己是幸运的,不仅是因为一路走得很平顺,更重要的是一路都能遇上名师们的指点。而北京大学化学系的孙亦棵教授,成为她科研人生的又一位恩师。
孙亦棵教授是中国老一辈化学家,在方晓红的印象中,他“非常具有大家风范和北大学者所特有的批判精神”。她还记得第一次面试时,孙亦棵教授说的话:“今后你们从这个实验室出来,就是要做学术带头人。一定要有信心,特别是女生!女生不比男生差,好像我,我就不如我夫人嘛。”初次见面,这位慈祥的长者就让她备感亲切,而第一次上课的情景更令她难忘。当时北京大学要求,凡是外校考入的研一学生必须重修专业课,在她选择的色谱课上,孙亦棵教授特别提出自己门下的学生,平时要准备好两支笔:一只红笔、一只蓝笔。红笔划出书上的重点,蓝笔划出书上“有问题”的地方。
“我在武大期间学过一次色谱课,但我从来就没有想到,那些我曾视为经典的书里也有错误和漏洞!我读了十几年的书,居然平生第一次发现,在那些教科书上也有不对的地方!”红与蓝,两支笔,触动了方晓红那根从未被触动过的神经——怀疑和批判的精神。只有怀疑才会有创新。怀疑,是科学家的生命。
“他常常这样鼓励和启示我们,让我们树立信心,让我们主动钻研、自由探索,这对科研人员来说很重要。”方晓红说。现在的她,已经成长为导师期许中的学术带头人,她也常常用导师当年的话来鼓励她的学生:“学术带头人应该是你们的目标。一定要有自信,要有怀疑和批判的精神。”很多年之后,孙亦棵先生八十大寿时,每个学生都在纪念册上写了一句话,方晓红就写下了这个故事。“我在孙亦棵先生的言传身教下,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学习,应该怎样去创新,这对我今后的科研帮助很大。”方晓红说。孙亦棵先生可能已经不记得这个细节,因为怀疑和批判在他身上,是自然而然的品质,但对方晓红来说,红与蓝两支笔,却改写了她的科研人生。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