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中山大学坐落在莫斯科市中心沃尔洪克街16号。据说十月革命前,是旧俄一个贵族的府宅,革命后先改为一所中学后又改为农业大学。学校面临大街,坐东朝西,是一座规模相当大、四面环抱的四层方形楼房,外表像个党政机关。楼内有一个厅室,贵族时期是个舞厅,据说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和他妻子曾在这里举行婚礼。一层是餐厅,二三层是教室、宿舍和图书馆,四层是女生宿舍。周围环境幽静美丽,正面有个小巧玲珑的花园,当中是甬道,两旁栽了些花木,景致十分美观。花园对面是著名的皇家救世主大教堂和彼得大帝的铜像,铜像和镀金的教堂在阳光和白雪的映照下,金碧辉煌,在周围建筑物中鹤立鸡群。这座教堂建筑甚为别致,中间突出一个大圆金顶,四面环绕着四个小圆金顶,成莲花形,据称它的规模仅次于罗马大教堂,居世界寺院的第二位。教堂紧靠莫斯科河,河里结着厚厚的冰。教堂周围有个大广场,学生们每天早晨就在这里出操。广场南端有一个公园,是散步、休息的好去处。大楼前一排树的树叶早早落光,地面上铺了一层厚厚的落叶,在大雪纷飞的环境里,构成奇特的冬季风雪景观。
中山大学,是中国人的习惯叫法,并不准确。按照俄语原文直译应是“命名孙逸仙的中国劳动者大学”,译得通俗一点是“中国孙逸仙劳动大学”,简称“中大”。“中大”的来历,与那位到车站迎接中国学生的第一任校长卡尔·拉狄克有直接关系。
1924年,列宁的学生与战友卡尔·拉狄克以共产国际代表名义访问中国,在广州会见了孙中山,他们就中国革命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在谈到刚刚创办的黄埔军校时,拉狄克认为,对于中国革命来说,光有一个黄埔军校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培养政治工作干部的高校才配套,这对于革命成功后进行国家建设尤其重要。孙中山听了觉得有道理,便与他达成口头协议,在莫斯科创办一所以孙逸仙命名的新型大学,置于苏共中央和国民党中央的领导之下,经费全部由苏联承担。当时拉狄克之所以如此慷慨,是因为他知道在苏联的银行里还存有满清政府1900年的庚子赔款,可以用这笔钱作为办学的经费。经济上不存在问题,但还有个政治障碍。当时苏联除了苏共外不允许任何政党存在,那么国民党的人跑到俄罗斯去怎么办呢?拉狄克有办法,他说可以允许在中山大学范围内成立一个国民党支部,使国民党党员能过正常的组织生活。国共那时正在搞合作,拉狄克便把与孙中山达成的口头协议向中共中央作了通报。既培养国民党的干部亦培养共产党的干部,中共中央立即表示赞同,并指定两位中共同志来协助他进行筹备建校工作。一位是早期著名的共产党人俞秀松,一位是杨明斋。俞秀松后来在建立“中大”内部图书馆和附属中文印刷所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征集了大量中文图书,购置了印刷机械;杨明斋后来成了“中大”副校长的副手,相当于国内大学的总务长。
拉狄克回到莫斯科后,立即将与孙中山达成的口头协议以及他个人的一些想法,一一向苏共中央详细汇报,得到了那时坚持国际主义的苏共中央的肯定与采纳。苏共中央决定由他进行建校的一切筹备工作,同时根据他的建议决定,办学的全部预算从银行储存的前清政府1900年的庚子赔款中拨付,并拨给一所革命前由旧中学后改为农业学校的校舍作为校址。当建校准备工作全面完成之后,孙中山刚刚逝世,拉狄克即请苏共中央宣布“中大”正式成立。中山大学遂于1925年9月成立,同年11月正式开学。学制为两年,专门招收国共两党推荐的中国学生,“其目的在于,用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共产主义群众运动的干部,培养中国革命的布尔什维克干部”。教职员由苏联负责配置,实行联共(布)中央和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共同管理的体制,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也参与对中共党、团员的管理。苏共中央随即任命拉狄克为第一任校长,并通知在中国当总顾问的鲍罗廷,让他照会国民党中央和中共中央选派学生来莫斯科入学。
历史证明了孙中山与拉狄克的远见。孙中山之后的国共两党的领袖人物与领军人物,大多数出自中山大学与黄埔军校。
中山大学的这个创建真相,不仅当时少年蒋经国不知道,笔者看过的许多著述也语焉不详。直至2002年10月笔者在莫斯科采访,在华文报纸上看到一篇《莫斯科中山大学创建轶闻》才有详细披露。这篇文章的作者于1928年3月在共产主义研究院食堂吃饭时,亲耳听拉狄克对他说出中山大学的创建内幕的细节。也许因为拉狄克后来被斯大林打成“反对派”,他创建中山大学的功劳便被淹没了。
小蒋兴致勃勃地放下行李,透过学校大门往外张望,一眼就看到了马路对面基督救世主大教堂的五个漆金圆顶。楼外大门前长满了白桦树,泛黄的白桦树上挂满了冰凌。往后中山大学学生早晨就跑到教堂四周的大广场早操或溜冰,闲暇时就在它漂亮的花园里散步,讨论政治。
教室和宿舍共有一百间房间,学生宿舍都是大房间,宽大明亮,每间房可以容纳十多个床位,单人床是一排一排地并肩排列的。床上放着柔软蓬松的俄国式大枕头和毛毯。两床之间放着一个床头柜,靠墙的地方还放着多格的长方形的大衣柜,每个同学一格。房间里有个大壁炉,虽是严寒天气,室内却热乎乎的温暖如春。
蒋经国他们报到后,学校里办事务工作的博古列耶夫发给了他们鞋油、牙膏、梳子等日用品,同时发给他们饭票、理发票、电车票等。学校还发给每人一件很厚的呢子套装和呢子大衣,一件睡衣,一顶皮帽,一副手套,一双高统皮靴和一双套鞋,准备得挺周到。在严寒的冬季,学生们领到这些东西十分高兴。当时的苏联党和政府,对于这一批很有希望的中国留学生实行供给制。
展开
——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
国共合作的气氛,由西安事变作契机,顿时热络起来。
就是这样戏剧性的事件,为经国个人的历史,带来戏剧性的发展。斯大林双手将经国送还蒋先生,作为中苏进一步合作的献礼。莫斯科、西安、南京的微妙关系,经国一无所知,忽然间接到通知,他可以自由地回去了,那份惊喜,只有汉朝的苏武有此体验。
——《蒋经国传》作者江南
一路上,父亲经国先生的影子一直在我脑中,在我眼前,在我身旁。多处我提到他,他是给我生命的父亲,也是有血有肉和七情六欲的人,我不会因为他不是神,而减弱了我对他的爱和崇拜。许许多多的事情,就只因为他是我的父亲,我才奋力而为。
——蒋经国之子、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
有一回,蒋经国发觉餐馆后的水沟里漂着一层油水,他饿得头晕,就想办法把水沟里的油水刮起来,用一只罐子装好,再找东西来烧,就吃煮热的“油水”填肚子。
天下大雪,夜里冷得不得了,蒋经国就找到个大垃圾桶,委身蹲缩在桶里度过寒夜漫漫。蒋经国病倒了,多亏遇到一个要饭的小彼得,把每天讨来的饭给他吃,才没饿死。
——蒋经国亲信幕僚王升
终其一生,蒋经国先生主张人人平等。
他的亲民态度,得益于在苏联12年的经历,而他这种观念形成是自发的,并不是什么力量强加于他。在苏联的时候,他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但并没有被斯大林主义洗脑。
——美国资深外交官、《蒋经国传》作者陶涵
经国是吃过面包的人,比之蒋(介石)先生没吃过面包喝过海水,自然高明得多。
蒋先生不会演说,不会招待新闻记者,使人畏,而不能使人敬。要做民主国家的领袖,就差那么一大截。蒋经国的外在条件,当然很够了。
——著名作家、学者曹聚仁
蒋经国这个人物,说他有多么彻底的腐朽没落,他不可能的。
他当年还是想励精图治,想改变现状,甚至想推动国家民族发展,蒋经国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他在苏联卫国战争时候,是拿着冲锋枪跟德国人打过仗的,他是职业军人,跟那种大少爷完全不一样,他身上有许多应该是很优秀的东西。
——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