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啸伯永啸:我的师父奚啸伯先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3941139
  • 作      者:
    欧阳中石著
  • 出 版 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奚师1977年12月10日过世,67岁。文化大革命开始是1966年,悠才56岁。再往前推,推到1957年,悠被划为“右派”,就再也没有回北京唱过戏,那时悠才47岁。怨的艺术生活最闪光的岁月应该是27岁到47岁之间,充其量不过20年,但悠却攀上了京剧艺术的高峰之巅,被列入了四大须生之一,创立了“奚派”艺术,成为世人公认的“大家”。
展开
精彩书摘
    在艺术上,大凡能够成为一种“流派”,必须有它自己的风格,有它独具的特色,有它的指导思想,理论体系;还需拥有相当数量的爱好者、追随者。否则,便不能成为“派”,更谈不到所谓“流派”了。
    奚师在京剧须生行当中,无论在唱、念、表演以及艺术理论上,都有极深的造诣,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赢得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喜爱与推崇,因而,所谓“奚派”艺术,便博得了社会的称颂,在京剧艺术史上必然有怨应有的一页。
    “委婉细腻,清新雅致”的风格,是奚师先生艺术的特色,这是早为大家所熟知的。然而,怹这种特有的艺术风格是怎样形成的呢?怹这种艺术特色都表现在哪里呢?(一)奚啸伯先生的艺术特色是怎样形成的?当然,与奚师的天赋有关。但更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怹用了常人所不及的功力。怨的功力,表现在虚心的学习、悉心的钻研、苦心的琢磨以及慧心的融会上。怨的成功,是呕心沥血,倾一生之辛苦才凝铸而成的。奚师的艺术流源确实够得上一个“博”字。在艺术上有一个客观规律,博采众家之长,固不容易,更难的则是把众家之长融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弄不好,会搞成一个大杂烩,非驴非马,不伦不类。奚师的博采,的确是“博”,但没有“杂”,没有“博”得泛滥之弊;而是把它们融作了一个整体,化成了怹自己所独有的一个整套的艺术体系。然而,在怨走什么样的艺术道路、形成什么样的艺术风格上,怹走过了.一段艰苦的历程。在怹30岁左右时,正是一帆风顺,不到十年的工夫,就从玩票儿、黑杵、下海、三牌、二牌,而终于自挑大梁,挂了头块牌,忝入了一家“诸侯”。成了“红遍全国,誉满南北”的“名角”时,在怹的思想上,竟自困惑起来了。按理说,怨已经功成名遂,正可谓“少年得志”了,还有什么可困惑的呢?然而,怹为怹的艺术该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该形成一个什么样的风格而忧郁起来了。怨认为,表面上看来,自己似乎是“红”了,但实际上真正的艺术水平还是很幼稚的,还必须再往前进。然而,怎样往前走呢?酷学前辈各家?自己天赋条件有限,学谁恐怕也学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展开
目录
前言
一、奚啸伯先生艺史漫录
1.“啸伯”的由来
2.与言菊朋先生
3.“下海”的“族议”风波
4.与余叔岩先生
5.与杨小楼先生
6.“奚小人儿”“剁门槛”
7.“丸子”剧团
8.鼎盛时期的阵营
9.惊人的模仿力
10.义重金兰
11.印“对”
12.痛失知音
13.独身自好
14.为艺术鞠躬尽瘁
15.主动要求减工资
16.最后的一面
17.珍贵的绝笔

二、奚啸伯先生的艺术特色
(一)奚啸伯先生的艺术特是怎样形成的?
(二)如何欣赏奚啸伯先生的艺术特色
1.表演上的“清新雅致”
2.念白上的“清新雅致”
3.唱腔上的“清新雅致”

三、奚啸伯先生艺术欣赏
1.《二堂舍子》
2.《法门寺》
3.《空城计》
4.《白帝城》
5.《范进中举》

四、深深的怀念
附录一:四十年的艺术道路
1.我是怎样爱上京剧的
2.几张唱片
3.正式学戏的开始
4.“仓口”
5.弃学就艺
6.下海
7.搭上了四大大名旦的班
8.给梅先生挂二牌
9.博采与融合
10.新中国成立以后
附录二:《范进中举》汪曾祺编剧、奚啸伯改编.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