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咬定青山:董维松传统音乐研究之旅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3324612
  • 作      者:
    刘红庆著
  • 出 版 社 :
    齐鲁书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刘红庆,1965年出生于山西省左权县。1984~1987年就读于山西晋中师专中文系。1988~1990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进修。1990~1996年在山西左权县农村中学任教,1997年起,先后在到北京《音乐生活报》、《科技日报》。《乐器》杂志、《华夏时报》任编辑、记者、2004年8月~2007年8月,任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人生中国”项目部主任。2007~2009年,在山西晋中学院讲授“原生态民歌”,其课程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0年参与创意并承担中国音乐学院“国乐传承与创新”丛书的撰写工作。
    主要著作有:《向天而歌》。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左权:一团奔突的火》,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版。《佛心学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诗画情缘》,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导盲犬之梦》,中国盲文出版社2008年版。《亲圪蛋一——唱开花调的人们》,齐鲁书社2009年版:《朴行千里》,北京出版社2009年版。《侯宝林:江湖江山各半生》,齐鲁书社2010年版。《我们的北京我的家》,北京出版社2010年版。
展开
内容介绍
    董先生没有大红大紫过,没有呼风唤雨过,没有过高级职务。他的这些特点对于一个传记作者的工作来说,是有困难的。但对于中国传统音乐学来说,对于立志于创建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的中国音乐学院来说,董先生却与他的同时代人一起走过了一条不平坦的路,他的每一个足印,都踩在中国踏实的土地上,引发他的后继者们思考。
    我为《咬定青山:董维松传统音乐研究之旅》起了名字,但董先生希望用郑板桥名句“咬定青山不放松”做书名。他意识要“咬”,他“咬”的“青山”当然是“传统”。而“定”是个恒久的过程。
    早年,年轻的董先生长期把女儿丢给乡下岳母,当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回到城里,董先生第一次抱自己的女儿,让她叫“爸爸”的时候,孩子本能地“咬”了董先生一口,她“咬”的是一个“陌生”的男人。
    那么这个“陌生人”“咬”着什么?瞬间,他“咬”着的只能是无奈与酸涩,“咬”着的是愧疚;长期的,是因为他“咬”着工作。董维松“咬”着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细部,是“戏迷”爱着而又忽略着的那些规律。他一“咬”“咬”了80年。
展开
精彩书摘
    一天逃难已疲累至极,一家人惊魂未定,父亲慌慌张张回到家来,因为全公司的人及家属需要立刻撤离徐州。全家马上就得连夜继续逃难,能不带的就不带,于是小小的董维松在拉扯下继续上路。有时候这个背背,有时候这个抱抱,连拖带跑赶到白天刚刚来过的云龙山。他们原计划南下,这时却得到了蒋介石扒开黄河口的消息,大水已经截断了南逃的路。公司上层果断决策:雇两辆大车向乡村进发。
    1938年5月19日,徐州失陷。日军以徐州为据点,开始大肆扫荡周边农村。这时候和家人躲在徐州乡下的董维松,今天逃这里,明天逃那里,流离在外,苦不堪言。
    一天,在一个村庄里,他们碰到了一个教堂,这里更是难民云集。教堂里的法国神父又设法把大家疏散到徐州城里的教堂。条件好一点了,开始教难民们诵读《圣经》。
    日本人把徐州城炸得一片狼藉。走出慰安所的日本兵还调戏中国女性,冲着董维松母亲和姐姐就脱裤撒尿。董维松的拳头握得紧紧的,但是他还不是敌人的对手,但仇恨敌人的种子埋在了心间:总有一天,我要当兵,我要报仇!
    徐州实在呆不下去了,于是全家人于1938年秋天回到了沧州老家。
    四、提在篮子里的馒头自己吃不着
    董国材夫妇带着董维松等三个孩子,为什么没有向日本人尚未涉足的西南逃去?中国东部受到了日军的占领后,国民党政府机关、军队、工商业、文教单位及工作人员和大量城市市民,都向西南涌去。为什么董国材夫妇明知家乡已经沦陷,却向家乡走去了呢?。中国学者把这种现象归结为“农民对土地的依附性”。
展开
目录
序/谢嘉幸
楔子
第一折 故乡记荒(1930~1945)
一、林冲的沧州,爷爷的铁路
二、外乡的父亲,家乡的年
三、徐州逃难记
四、提在篮子里的馒头自己吃不着
五、“华北大饥荒”毁了骨肉亲
六、成长在小英雄辈出的时代
七、跟着“八”字头唱强音
八、率领一群小孩干革命去

第二折 战地记学(1945~1950)
一、从乐陵到惠民,从专署到行署
二、怀着《血泪仇》,初恋埋心头
三、在运动中回望英雄的长征
四、济南战役炮一响,不怕死了
五、淮海战役,边走边唱到上海
六、把张光新念成张新光

第三折 双城记归(1950~1963)
一、在上海,渴望做个歌唱家
二、人到了北京,仍记挂着战友们所在的上海
三、歌剧处女作《南海岸》
四、跟李焕之学作曲
五、中央音乐学院“风雨社”
六、“民族化”大跃进,随王震亚走进戏曲
七、河北梆子大师李桂云的《蝴蝶杯》
八、四大声腔全把握:秦腔、川剧、汉剧和昆曲
九、在梅兰芳班,看汉剧大师陈伯华
十、秧歌大师“盖平遥”和“香蛮旦”
十一、没有见上母亲最后一面

第四折 两院记变(1964~1980)
一、“三化”写文章,“四清”学秦腔
二、周总理指示成立中国音乐学院
三、暴风雨中,唯有良知在心头
四、中央五七艺术大学与于会泳
五、唐山大地震前夕在唐山学唐剧
六、复建戏曲音乐教学体系,复建中国音乐学院

第五折 传统记守(1980~ )
一、“南京会议”,几乎夭折
二、思考“民族音乐学”来龙去脉,沈洽哭了
三、从《戏曲音乐集成》编委,到研究所首任所长
四、“慈父”守护自己山谷羊群的牧羊人
五、“中国传统音乐学会”成立,与“民族音乐学”之争
六、“没有导师就没有我,他给了我一切”
七、彭丽媛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
八、“明星班”导师
尾声 青山在,人未老
董维松年表/董维松弓宇杰/整理
董维松著述表/弓宇杰/整理
主要参考资料
跋/谢嘉幸张天彤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