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运动为国民革命的主力军,这是彭素民对中国革命理论的一大建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彭素民还身体力行,旗帜鲜明地大力支持农民协会和农民武装的建立。他与廖仲恺一起亲自参加了南海县佛山镇南浦村农团军成立大会;他代表国民党中央执委会严正谴责广宁县县长压抑农会成立的事件。为保护花县农会,他又特致函厂东省长公署,“希转饬花县县长,出示保护,以免滋生事端”。
彭素民不愧是国民党农民运动方针、政策的奠基人之一,也是广东农民运动的开拓者和领导人之一。不仅如此,在此期间,彭素民与彭湃一起,谱写了国共两党人士精诚合作的新篇章。
彭湃(1896-1929),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早期农民运动领导人。1917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读书,1921年回国,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任海丰县教育局长,旋即从事农民运动。1923年任海丰县总农会会长。次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彭素民出任农民部部长期间,彭湃担任部长秘书,襄助彭素民整理部务。
彭素民对彭湃非常信任。除担秘书工作外,经常派他去参加许多重要活动和调查处理一些重大事件,彭湃还被委任为农讲所主任。不料,彭素民对彭湃的信任,竞受到国民党右派指责,称:“农民部其部长初为共产党员林祖涵。林去职,彭素民继之,然一切部务,则为秘书共产党员彭湃把持。”这纯粹是有意歪曲。彭素民是一位尽忠职守、事必躬亲的实干家,直到临终病危期间,仍在履行农民部部长兼广东农品展览筹委会委员长的职责,亲自致函青年部长邹鲁,请其于7月5日下午二时派员出席农品展览会各部联席会,“共商进行而利公益为盼”。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