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巴菲特为什么看中王传福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4061713
  • 作      者:
    王静著
  • 出 版 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他曾拒绝巴菲特的入股投资
  他用十余年时间成就一个商界传奇
  从一文不名到中国首富,王传福如何完成这一财富神话?
  剖析比亚迪成长之路,解读王传福成功密码
  ◆王传福为什么要拒绝巴菲特的大手笔投资? 
  巴菲特提出要以5亿美元收购比亚迪股份,但是,王传福却拒绝了巴菲特的好意,原因是“我们商量了一下,他如果真投进来5亿美元,就要给他20%股权,那就得稀释管理团队的股权。”而且,如果巴菲特占有的股权太多,审批流程会很繁杂,最后国家还不一定能批准。
  ◆比亚迪为何屡屡身陷“专利门” 
  2002年和2003年,三洋公司和索尼公司分别以侵害专利为由将比亚迪在美国和日本告上法庭。接到起诉书后,比亚迪聘请知名律师,查找专利文献,四处搜集证据,做好了积极的抗辩准备。他们向法院提交了答辩书及大量相关证据,否认侵犯专利。最终,比亚迪在美国与三洋公司握手言和,在东京战胜了索尼。
  ◆扑朔迷离的“富比之战”大揭秘
  2006年6月,富士康旗下两家子公司状告比亚迪侵犯商业机密,并索赔500万元。
  2007年7月,富士康再次以侵犯商业机密为由起诉比亚迪。
  2007年12月,富士康表示第一批官方鉴定书出炉,结果表明,比亚迪存在侵犯富士康商业机密的事实。
  2008年2月,比亚迪发表公告称,送交鉴定机构的关于比亚迪侵权的资料有被篡改可能,它或将无法作为证据被使用。
  2008年3月,富士康撤销此前对比亚迪的民事诉讼,同时申请刑事诉讼。
  2008年3月20日,比亚迪副总裁夏佐全被拘留,两名涉案人员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和一年零四个月。
  2008年12月,比亚迪称,公安机关已经撤销关于比亚迪的一切调查。至此,这场旷日持久的富比大战进入扑朔迷离阶段。
  ◆巴菲特为何没有坚守自己的投资理念,选择了王传福? 
  2009年1月,底特律车展上,巴菲特为了力挺王传福,不仅亲自来到车展现场,他甚至还主动佩戴了“BYD”的LOGO,表示自己是BYD的一分子。会谈结束后,巴菲特送给了王传福一个钱包,似乎在寓意他对比亚迪充满信心,王传福会帮他把钱包装满。到底是什么支撑着巴菲特对王传福的信心?
展开
内容介绍
  他是如何被巴菲特看中的?比亚迪是如何创造中国“剩者”奇迹?从白手起家到世界电池大王,继而进军汽车行业,成为汽车业内的黑马,并引来世界股神巴菲特的入股,从而于2009年荣登“胡润百富榜”和“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榜首,成为中国内地新首富,王传福是如何在仅十余年的时间里完成这一财富传奇的?他吸引巴菲特改变其一贯坚持投资理念的秘笈又是什么?
展开
精彩书评
  能够成为比亚迪和中国人民的合作伙伴,我们对此非常兴奋,王传福先生拥有独特的管理运营能力和优良记录,我们很高兴能有机机会与他合作!这家伙(王传福)很有魅力,你一定很想见他。
  ——巴菲
  比亚迪可能是一个小公司,但是他很有野心。如果比亚迪不成功,我将非常惊讶,他(王传福)是杰克·韦尔奇和爱迪生的综合体。
  ——芒格(巴菲特的长期投资搭档)
  这家伙(王传福)很有魅力,你一定很想见他。
  ——索科尔
  王传福顺应了科技、新能源创新和环保的趋势,引导了一个新的世界汽车行业格局。
  ——胡润
  以“成就你的梦想”为座右铭的比亚迪将利用本周在底特律进行的北美汽车展公布进入美国市场的计划,引入E6汽车的做法正在对美国市场发起大胆的攻击。
  ——《泰晤士报》
展开
精彩书摘
  2009年年9月28日,“2009胡润百富榜”在海南公布了百富榜上的冠军和亚军。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此次夺得榜单冠军的是去年排名103位的比亚迪总裁王传福,他以350亿元的身价位列2009胡润内地百富榜首位。随后,在2009年11月发布的《福布斯》亚洲版2009年中国富豪榜上,王传福同样被列为中国大陆首富。
  成为首富后的王传福并没有在公开场合谈论过他的感受以及他对于财富的态度,他这种"无语"的方式似乎在挑战人们对于财富的狂热。"我对财富没有什么兴趣,我更在意的是比亚迪能否改变世界汽车史。"曾经在公开场合叫嚣"没有对手,真无聊"的王传福当然有这样的霸气。
  尽管各式各样的富豪榜排名已经被人们娱乐化,也尽管王传福的身价远不及2008年的首富黄光裕(430亿元)以及2007年的首富杨惠妍(1300亿元)。但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关注到了低调的王传福和他一手打造的电池帝国比亚迪。并且,王传福的创富故事显然比已经锒铛入狱的黄光裕以及富二代杨惠妍的财富故事更生动、更丰富以及更激励人心。
  金融危机中,中国制造受到严峻挑战,昔日制造王国的称号在此时成为了负担。在后危机时代,人们思索着中国制造业的出路。而同处制造业的比亚迪却没有遭受金融危机的震荡,甚至逆势上扬。2008年10月,比亚迪汽车销量达到15343辆,销售量甚至超过了捷达,成为当月单车销售冠军。显然,此时比亚迪是中国制造业的成功样本。
  另外,王传福的个人经历也极具励志性和传奇性。
  1966年2月15日,王传福出生在安徽无为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十三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初中毕业时,母亲又突然去世。此时,王传福与哥哥王传方相依为命,家里唯一的遗产就是四间茅草屋。哥哥王传方成为了王传福的依靠,即便家里再苦,哥哥也要资助王传福上学读书。
  懂事且早熟的王传福没有辜负哥哥的期望,1983年,王传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南矿冶学院冶金物理化学系。进入大学后,王传福并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是更加勤奋与刻苦。1987年7月,21岁的王传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同年,考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攻读研究生。在读研期间,王传福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其专业领域电池的研究中。1990年,研究生毕业后,王传福留在该院301室工作。工作两年后,年仅26岁的王传福就被破格提拔为研究院301室的副主任,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处长。
展开
目录
前言:王传福成为危机中“剩者”的价值
第一章  巴菲特看中的人
2009年1月,底特律车展上,巴菲特为了力挺王传福,不仅亲自来到车展现场,他甚至还主动佩戴了“BYD”的LOGO,表示自己是BYD的一分子。会谈结束后,巴菲特送给了王传福一个钱包,似乎在寓意他对比亚迪充满信心,王传福会帮他把钱包装满。
要么偏执,要么输光
他的创富故事比史玉柱更生动,比杨惠妍更激励人心
“股神”投资比亚迪:资本家质疑,王传福拒绝
第二章  比亚迪创造中国奇迹
1995年,王传福毅然辞去“铁饭碗”,怀揣借来的250万元,带着20名员工,在一个租来的旧车间里创办了比亚迪。1997年,比亚迪抢占了镍镉电池全球近40%的市场份额。2002年,比亚迪在香港成功上市,融资16.37亿港元。员工从初创时期的20人增至2万余人。
三年成为镍镉电池市场的老大
八年成为全球“电池大王”
比亚迪招股:王传福说“这些数字都很保守”
比亚迪布局3C:郭台铭噩梦开始了!
10亿骑自行车的老百姓都是潜在市场
第三章  巴菲特需要王传福的“技术概念”
王传福或许和美国著名影星伊丽莎白?泰勒坚信着同样的生存法则:“成功是一种了不起的除臭剂,它可以去除你过去所有的气味。”当比亚迪有朝一日成为像索尼或者东芝一样的企业时,它之前倍受质疑与否定的模仿式创新只能被看成是其成功的必然路径。

突围:从OEM到ODM,再到OBM
“一切技术都是纸老虎”
在模仿中创新,比亚迪成为了“正在潜行的大鳄”
从被告到告人:成功是一种了不起的除臭剂
第四章  新能源标杆吸引巴菲特
从这些行动来看,比亚迪的新能源车概念正在演变成新能源概念。比亚迪正在进入包括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以及太阳能电池等项目在内的新能源产业。王传福希望把比亚迪打造成一家新能源产业企业,而这当然是吸引巴菲特的重要原因。他所苦心打造的“未来村”当然是其在资本市场上吸金的重要筹码。
他给了汽车一颗电动的心
王传福的核武器——铁电池
王传福才是“未来村”的主人
新能源产业神话何时上演?
第五章  比亚迪是中国式低成本的创新样本
市场正在不断饱和,企业的利润越做越薄,降低成本成为了企业保持竞争力的重要出路。比如富士康,为了降低成本,郭台铭在富士康内部提出了“Cost Down”、“企业竞争=成本竞争”等概念。同为代工企业的比亚迪却可以比富士康更低价,甚至可以凭借成本优势从富士康抢订单。这样的低成本优势当然是比亚迪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所在。
靠低价成为“剩者”
用人力革机器的命
靠研发降低成本
靠垂直整合降低成本
第六章  “有人才,才会有钱财”
王传福通过营造“家”的文化,让员工对比亚迪产生了认同感,从而像王传福所说的那样:“你只有将他们照顾好,他们才会照顾好你的公司,进而照顾好你的利润。”显然,这才是作为企业家的王传福的真正目的。
中国的学生不缺智慧,只缺机会
3万名工程师才是竞争利器
“买脑袋而不是买图纸”
比亚迪的“家”文化
第七章  “精英阶层必须值得信赖”
像很多中国民营企业最初的成功一样,比亚迪的成功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王传福的个人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巴菲特之所以投资比亚迪,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看好王传福,这正好顺应了其所一贯坚持的投资理念“精英阶层必须值得信赖”。
“一个脑袋说了算”
最不缺的是人才,最满意的是管理
“最关键的是要有冒险精神”
成为梦想的实践者,成为员工的精神领袖
大企业家,大社会责任感
第八章  赢在商业模式
袋鼠有三个特征:长腿、育袋和自我奔跑。
首先,通过踏实地打造自己的长腿,袋鼠跳得高且远;其次,袋鼠通过育袋,稳妥地培养小袋鼠(新的产业或者产品),并由此达到企业的发展与传承;最后,袋鼠习惯自我赛跑,在自己的跑道上,通过自我完善与进步,快速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距离。
袋鼠模式:造就一个令对手胆战心惊的对手
在创新和追随之间,选择一条中间路线
第九章  比亚迪同样需要巴菲特
巴菲特效应不仅仅表现在股市上强大的吸金能力。巴菲特投资比亚迪,和王传福更像是一种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就像索科尔所说的:“我们投资比亚迪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帮助公司突破,寻找新的技术。这不光是金钱上的投资,而且是一种商业上的合作,是伙伴关系。”
一个站在中国首富背后的男人
品牌力时代已经来临!
巴菲特形象代言比亚迪电动车
附录一  王传福和比亚迪大事记
附录二  “狂人”王传福语录
附录三   别人眼中的王传福和比亚迪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