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弟子规密码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5968004
  • 作      者:
    王俊闳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文联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的国学生员李毓秀所作,成书至今已经三百多年的历史。该书以《论语·学而》第六章:“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方式编纂而成。是启蒙养正,教育弟子敦伦尽份,闭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国学经典。
    《弟子规密码》一书,是《弟子规》作者研究第一人的王俊闳,通过大量走访及考证,揭示“弟子规”作者李毓秀生平之谜和整体品读“弟子规”的力作。
展开
作者简介
    王俊闳,又名王俊宏,男,1972年生,山西省新绛县三家店村人。山西青年报记者、国学学者。自1995年起,先后发表小说、散文、通讯、报告文学等作品共计2500余篇,约三百万字。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起,作者利用业余时间对传统文化经典《易经》等书籍进行过深入研读。近年来,受报社弘扬《弟子规》文化的影响,又致力于对《弟子规》一书的研究。2007年作者以寻访的口吻发了《三百年后,山西新绛寻找“弟子规”作者》一文,被国内外媒体广泛转载,引起了国学界的关注。迄今为止,包括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腾讯网、山西日报在内的多家权威媒体对其研究《弟子规》的成果及赴外讲学情况进行过报道。     《弟子规密码》一书,是作者通过大量走访及考证,揭示“弟子规”作者李毓秀生平之谜和整体品读“弟子规”的力作。目前,该书的姊妹篇《李毓秀的故事》一书正在创作之中。
展开
内容介绍
    被誉为《弟子规》作者研究第一人的王俊闳,经过实地走访以及史海捞针般的探索和潜心研究,用细腻的笔触揭示了《弟子规》作者李毓秀的生身之地、生卒时间、生活历程、家庭背景、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弟子规》的成书过程等一系列未解之谜,较为真实地还原了300年前的李毓秀,破解了国学界一道久悬未解的谜案。他还绕开《弟子规》诸多版本中“逐句逐段进行解析”的传统惯例,以整体品读并附以品读感言的方式,将《弟子规》全文分为七大部分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是天下为人父母和子女者不得不读的一《弟子规密码》。
展开
精彩书摘
    今人刊印的《弟子规》一书在提及作者李毓秀时,都有相似的介绍: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山西绛州城关人或绛州城关镇人。有少数书中称其为:新绛县龙兴镇人。’龙兴镇即原来的城关镇,两者实指一地。对于李毓秀是山西绛州即今山西新绛人的说法,人们没有争议,无需考证。但是关于其生于新绛何村,却有两种说法:一是新绛县周庄村;一是新绛县吉庄村。
    李毓秀出生于清朝初期,距今不过三百多年,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按照“近详远略”的史志记载方法,李毓秀的生身之地应该十分精确,从理论上说,不应该这般笼统。但是作为一代大儒的李毓秀,其详尽的生身之地却偏偏被当地的、外地的,几乎所有的史志和书籍忽略了。这样一来,关于李毓秀生于何村就成了一个问题,成了一个待解之谜。
    事实上,这里忽略的并不仅仅是一个村庄名称的问题,它所反映的是被今人津津乐道的李毓秀在当时的社会地位问题。当然这是后话,这里可以暂时不提。我们急需搞清楚的是:李毓秀究竟出生于山西新绛的什么地方。
    “山西绛州城关镇人”的说法,出自于今人翻印的部:分《弟子规》书籍之中。我认为这个说法很不妥切,而且还带着一点奇怪。为什么说这种提法有点奇怪呢?这里有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自明代至新中国成立之初,新绛即古绛州从来就没有城关镇这个建制。或许,有人对此说法还持有疑问,那么不妨让我们回溯一下历史,让诸位对古绛州的区划有个大致的了解。
    山西新绛即史上的绛州,地处晋南,久为三晋名城之一,曾与晋阳等城市齐名。晋献公九年(公元前668年)命士为营建绛城,晋都于绛。
    据新绛县文化局原局长刘保民等人考证,晋国曾几易其都,但绛州曾作为晋都之事是毋庸置疑的。在南北朝时,北魏曾在今新绛之柏壁村置东雍州,后周明帝改东雍州为绛州。到了隋代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州治从柏壁迁至今县城处,至今已经1400多年的历史。唐代武德元年,设置绛州总管府,管辖十五州,绛州成为唐代六大雄城之一。武德四年,废总管府,复绛州为雄郡,领正平、翼城、曲沃、闻喜、垣曲、太平、绛等七县。
    北宋仍以邑为绛州,领正平等七县。到了明代的时候,绛州属山西布政使司,隶平阳府。辖稷山、垣曲、绛三县。 清代,绛州仍属山西布政使司,隶平阳府。雍正二年(1724年)改为直隶州,领稷山、河津、闻喜、绛、垣曲五县。一直到民国建立之后,由于废布政司及府、州制,绛州才取“咸于维新”之意改为新绛县。
    明朝万历版《绛州志》记载,当时的州城分为五坊:即桂林坊、安阜坊、省元坊、正平坊、孝义坊。另设南关厢和北关厢。南关厢下设四庄:南关、新关、西曲、南庄。北关厢下属五庄:北关、站庄、周庄、南窑庄、北窑庄。州城五坊及两关以外农村划分为五乡、45里、141庄。
    到了清代顺治年间,有个州守叫薛世望的人,对区划进行了调整,绛州设为四坊五乡75里189庄。将原来的安阜坊和省元坊合并为安元坊,其余不变。此后再也没有调整过。从这儿我们不难看出,新绛在清朝从来就没有设过城关镇这个建制。那么,李毓秀生于“山西绛州城关镇”的说法究竟出于何处呢?
    这种提法还要从新绛解放之后的区划建制谈起。大家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而新绛县在此之前的1947年4月已经解放。当年秋天,以汾河为界,将新绛一分为二,南为绛南县,北为新绛县。1948年8月绛南县并入新绛县。1949年2月,晋南行政公署成立,其驻地设于新绛。1949年底,运城专署成立,新绛属运城专署。1953年5月,新绛设立38个乡和一个城关区。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城关”两字才在新绛区划建制中出现。
    1958年新绛县归人侯马市版图。1961年11月,新绛县独立后才有了城关镇的称呼,然而,直到这时仍然不叫城关镇而叫城关公社。城关公社一直沿续至1965年5月才改称城关镇。如果李毓秀出生于清朝初年无疑,那么,从李毓秀出生到解放初的几百年间,绛州史志上就没有出现过城关镇这几个字。
    今人所称的“李毓秀为山西绛州城关镇”的说法出自何处呢?这种说法大约源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一本《新绛县志》和一本名为《天南地北新绛人》的书。
    经查,今人所著的《新绛县志》中有李毓秀为“新绛县城关镇人”的记载。而《天南地北新绛人》更是把李毓秀直接写成了新绛县龙兴镇人。龙兴镇是2001年时由城关镇更名而来,两者本指一镇。由此看来,所谓的李毓秀是绛州城关镇的说法均出自于这两本书无疑。那么,李毓秀是不是城关镇人呢?如果是城关镇人,又是该镇何村人氏?
    如果按照李毓秀出生及至上世纪60年代这漫长的三百年的历史来看,李毓秀所在的村庄无论是吉庄还是周庄,都与城关镇几个字没有什么联系。然而,如果以今天的区划来看,李毓秀出生之村确在城关镇范围之内。因此称李毓秀为新绛县城关镇人并不值得奇怪,怪就怪在有的书籍上所写的这句话:“山西绛州城关镇”。清朝的绛州没有城关镇;有城关镇时,已经没有绛州之称。
展开
目录
前言
上篇  破解《弟子规》谜团
第一章  《弟子规》作者生身之地
第二章  李毓秀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地位
第三章  李毓秀的生活和经济状况
第四章  李毓秀生卒之谜
第五章  李毓秀后人之谜及其他
第六章  《弟子规》是怎样写成的

下篇  品读《弟子规》
第一章  品读《弟子规》之“孝”乃百善之根
第二章  品读《弟子规》之道以“和”为先
第三章  品读《弟子规》之“慎”乃护身法宝
第四章  品读《弟子规》之“信”启成功之门
第五章  品读《弟子规》之爱众者必得众爱
第六章  品读《弟子规》之亲“仁”者以进德
第七章  品读《弟子规》之学而行以明“理”
附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