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绪论 多声部音乐概述
一 多声部音乐的概念与意义
二 多声部音乐的构成要素
上篇 多声部音乐的和弦编配
第一章 正三和弦
一 正三和弦的概念
二 正三和弦的排列
三 正三和弦的功能属性与进行公式
四 乐句、乐段与终止
五 用正三和弦为旋律编配和弦
六 终止式与终止四六和弦
第二章 属七和弦
一 属七和弦的构成与功能特征
二 属七和弦的原位与转位
三 属七和弦及其转位的解决
四 属七和弦的连接
五 用属七和弦为旋律编配和弦
六 为和弦连接创作旋律
第三章 副三和弦
一 副三和弦的概念与意义
二 调内和弦的功能组
三 功能和声的进行模式
四 副三和弦在功能组中的运用
五 阻碍进行
六 连接组合
七 大调副三和弦的运用
八 小调副三和弦的运用
第四章 重属和弦
一 重属和弦的概念与意义
二 重属和弦的进行模式
三 用重属和弦为旋律配和弦
第五章 副属和弦
一 副属和弦的概念与意义
二 大调Ⅱ级的副属和弦
三 用大调Ⅱ级的副属和弦为旋律配和弦
四 大调Ⅵ级的副属和弦
五 用大调Ⅵ级的副属和弦为旋律配和弦
六 大调Ⅳ级的副属和弦
七 用大调Ⅳ级的副属和弦为旋律配和弦
八 小调Ⅳ级的副属和弦
九 用小调Ⅳ级的副属和弦为旋律配和弦
第六章 旋律中的和弦外音
一 弱拍与弱位上的和弦外音
二 强拍与强位上的和弦外音
三 自由和弦外音
下篇 多声部音乐的实践运用
第七章 复调织体
一 复调织体的概念与基本原则
二 复调织体中和弦外音的处理
三 复调织体的主要类型
四 复调织体的实践运用
第八章 主调织体
一 主调织体的概念与基本原则
二 主调织体的主要类型
三 主调织体的结构层次
四 主调织体的实践运用
第九章 小型乐队编配常识
一 民族管弦乐队
二 西洋管弦乐队
三 乐队编配的简要方法
附录一:几种转调方法简介
附录二: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后记
内容摘要
《多声部音乐写作基础教程》主要内容: 引入首调唱法,使得旋律不再是“四部和声”思维中的单个音高的连接,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整个旋律的流畅性,从而为和弦编配也提供了更加直观的感性依据。
在和弦编配环节,采用三行谱来表示,由一行旋律谱加两行伴奏谱组成,摆脱了“四部和声”中以两行谱为四个声部做和弦连接的约束,使得和弦从旋律中解放出来,编配更为自由,也为将来编配织体与配置音色提供了条件与空间。
摆脱了和弦连接的各种繁文缛节,而强调的是和弦与旋律的配合,以及和弦功能在旋律中的作用。
实例与习题大多选用了人们耳熟能详的旋律,以增强教学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