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以来,不仅王室有家谱,诸侯及一些贵族也都有自己的家谱,专门记录家族世系,政府设专门机构管理。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官居三闾大夫,其主要职掌就是掌管楚国昭、景、屈三族的三姓事务,编制三姓的家谱。春秋时期,有人对这些家谱进行整理,编有《世本》15篇,集中记录了黄帝以至春秋时期帝王公侯卿大夫的家系。相传,苟子也曾编有《春秋公子血脉谱》,此书今已佚,可“血脉”二字,生动形象地揭示了家谱的本质。汉代司马迁在写作《史记》时,十分重视并大量参考了春秋以前的各种谱牒资料,用《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自己的话说就是:“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靠,盖取之谱牒旧闻。”上古时期,由于年代久远,文献不全,导致许多记载已不可靠,只能旁证于家谱之类家族文献和其他野史、传闻,而这些资料又已基本亡佚。由于这个原因,致使《史记》所记述的上古以来的政权更替和诸侯贵族的家系历史的权威性大大增强,《史记》也就成了我们今天了解上古历史的最权威著作。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