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君良先生的《20世纪著名歌唱家》在阅读上可以注意4点,第一是当工具书,书中共收录了20世纪的著名歌唱家222位,罗列之详细堪称国内之最。在书中分别按照不同声部分类,各个声部中又按艺术家的生卒年月排列,书后的附录中还有外文人名(按拉丁文顺序排列)的索引和缩略语,入手或依中文或从外文,使读者能够非常方便快捷地进行搜索,以便查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
第二是声乐的艺术史,本书表层是具备了工具书的格局,但其中分别介绍的内容却又远远越出了工具书那种小块式的藩篱,内容含量细致而充实。虽然是对歌唱家个人的介绍,但它其实是和19世纪末及整个的20世纪的歌唱艺术发展这条主线密不可分的,通过阅读大量歌唱家的从艺经历和歌唱生涯,读者也可十分清晰的了解到20世纪声乐艺术的发展轨迹,无论是从事专业研究的读者或是业余的音乐爱好者,必定可从中发现绿洲,获益匪浅。
第三是励志,其实书中每一位歌唱家的成长过程,就是一条艰苦奋斗的历程,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个人投身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无论他从事什么事业,无论他的爱好和目标是什么。奋勇向上,百折不挠,为达到自己的理想和实现自我的价值,绕过无数的暗礁,克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从而到达艺术的彼岸。可以这么说,书中介绍的每一位艺术家没有一个是信手拈来,一夜成名的。闲暇之余,翻阅品读,对于人生都会有所启迪,无论你从事的是艺术、科技、抑或别的什么,完全一样。
最后是本书的典藏价值,书中共收录的222位歌唱家(以后还将不断地进行增补),内容的介绍除了出身、学习经历、个人艺术特色、作者的听后感及录音推荐外,还有许多艺术家的个人情感生活和婚姻经历(这是许多介绍书和工具书中所没有的),其内容之丰富,包罗万象,考虑到这对读者更好的了解一位歌唱家还是有帮助的,所以还是让其占有一席之地。另外对于我国的歌唱家,无论是以前的,还是建国后,更重要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的著名的优秀歌唱家,书中更是为其开辟了大量的篇幅和章节,有些资料尚属首次披露,浓墨重彩地绘就了精彩地一笔,这既是令所有中国人为之自豪地一笔,也是史君良先生地一贯作风——爱国敬业精神之体现。
此书阅罢,感慨颇多,书中介绍的222位歌唱家,都是在声乐领域里取得卓越业绩的大家,而那些在全世界各地投身歌唱这门事业的演员、教师、合唱队成员,那更是无可胜数,天下的歌唱家千千万,何止“三高”和“五大”,台前幕后,虽然位置不同,但他们都是这世界歌唱大家庭中的一员。记得我在十二年前的一篇关于大都会歌剧院百年的纪念文章中写过的一段话,今日重提,还是如此:“百多年过去了,回过头去望望,世界的声乐舞台如今还是那么地广袤无际;那么地熠熠生辉。通过国际间的交流,沟通和学习,更使我们感到:只知道世界上有三大男高音是远远不够的;认为自卡鲁索、吉利到斯苔芳诺和莫纳科这中间只有断层又是多么地浅薄。声乐艺术的发展太博大了,伟大的声乐艺术家犹如满天的繁星,永远地站立在自己所处的位置上。虽然我们可能不知道他们;虽然我们可能不了解他们,但是他们确确实实地存在着,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
展开
2010-04-09 作者:夏宏
■夏宏
《20世纪著名歌唱家》 史君良著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1月版
这本书的作者史君良身兼歌唱家、指挥家、声乐教师,在专业圈内早已蜚声,后又跨界将经年所得诉诸文字,遂又成一乐评大家。此前已有专著七八种刊行于世,其专业学识、修养操守也素为乐界人士所称道。
众所周知,当代最权威的西方乐评名宿哈罗德?C.勋伯格积50年赏乐之历练,撰有《伟大钢琴家》、《伟大指挥家》和《伟大作曲家》等经典代表作,却偏偏独缺《伟大歌唱家》。为何?盖因对于歌唱家的介绍与评判有着相对的特殊性,若非身体力行,身临其境者实难洞悉其中的奥妙和诀窍。史君良平日里的观察之细致,欣赏之“较真”使他练就了一副过人的“金耳朵”,论述歌唱家其人其事往往能“一语道破天机”。
作为一本列传体的文集,史君良的著述难能可贵之处还在于他并不一味地为传主评功摆好,歌功颂德。由于他身居香港,得亲临当代众多歌唱家演出现场观摩之便利,因而往往能将自己的所观所感融入介绍之中。如他指出卡雷拉斯大病初愈后热衷于与帕瓦罗蒂、多明戈搞商业性的“三高音乐会”,是吃力不讨好,与自己身体的恢复、自己特色的保持都有害无益。又比如在论述俄罗斯新秀霍洛斯托夫斯基的演唱时,也有他在演唱奥菲欧咏叹调时“唱得太花哨,有卖弄声音技巧之嫌,自加多余的装饰音和哭腔更不足为取”的评点。纵然是一家之言,但其用于批评且持论有据的见解仍能使读者顿生肃然起敬之感。身为国人,史君良该书的另一大亮点是收录了中国歌唱家的传略,从已逝的张权、斯义桂、温可铮到今日闻名于世界乐坛的田浩江、张建一、廖昌永、迪里拜尔和黄英等,都有着较详细的论述,这也填补了其他相类书籍所共同缺失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