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日本近现代社会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1239627
  • 作      者:
    李卓著
  • 出 版 社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国际学界首次系统探讨明治以来<br>    日本现代化历程的专史系列研究丛书<br>    整体性、系统性、学术性特色鲜明<br>    展示了我国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
展开
作者简介
    李卓,辽宁人。1982年1月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师从吴廷璆、王家骅先生攻读历史学博士。现任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院长、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中华日本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日本史学会常务理事兼日本古代史专业委员会会长。曾在日本立教大学、早稻田大学、武藏大学留学、研修。2000-2001年任日本文部科学省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客员教授。从事日本古代史、日本社会史的教学与研究。主要著作有《家族制度与日本的现代化》、《中日家族制度比较研究》、《日本家训研究》等。在国内外发表论文近100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发展。但资本主义工业化并不是近代化的全部内容,近代化的任务还包括社会的近代化。人在社会上是否受到尊重,是否能够行使个人的权利与义务,是否拥有完善的制度保障,也是近代化的重要指标。战前日本社会的近代化未能与经济的近代化同步而行,是日本近代化的突出特征,也是导致近代日本整个国家走向歧途的重要原因之一。日本社会的近代化是经过战后改革才得以实现的。<br>    《日本近现代社会史》从社会史的角度探讨近现代日本的发展进程,在分析明治维新后和战后社会结构的变化的基础上,论述处于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的生存状态、社会意识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并分别论述了近代以来的家庭、妇女、入口等社会史的重要问题。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近代日本社会结构的变化<br>    一、近代的天皇与皇族<br>    尽管天皇长期披着“神”的面纱,但他毕竟是由人造出来的“神”,从而无法脱离凡人世问的一切。以天皇为家长的皇族是日本最大的家族体系,也是近代日本社会生活的写照。<br>    1.前近代天皇与皇室<br>    据日本古代史书《日本书纪》记载,日本的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元旦建国即位。明治初年,日本人又把这一天换算成“西历”为2月11日,并将这一天定为日本的“建国纪念日”。又有史籍记载,又有具体日期,好像这段历史确凿无疑,可日本皇室早期的历史充满杜撰与虚构却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即使说在日本古代国家形成时期——大和时代真有天皇其人的话,他也不叫天皇,而只叫大王,是众多王中的一个地位稍高者。7世纪初期,圣德太子派遣使臣小野妹子使隋,致书隋炀帝称:“东天皇敬白西天皇”,这是日本使用“天皇”称呼之始。从“大王”到“天皇”的称呼的变化,表现出大王一族取得了凌驾于众多豪族之上的地位,也反映出大和朝廷欲提高本国国际地位的愿望。公元645年(大化元年),日本发生了以锐意提高皇室地位的中大兄皇子和近臣中臣镰足为核心的宫廷政变,并开始了模仿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改革的进程。通过这场“大化改新”,日本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在此后的奈良时代至平安时代初期,天皇制进入鼎盛时期。然而,在历史上,天皇亲政并没有持续多久,从平安时代中期开始,天皇的地位便随着中央集权制的瓦解而渐趋衰落。先是长达两个世纪的藤原氏外戚集团专擅朝廷、独揽大权的摄关时代,天皇权力被架空;接着是新兴的源氏和平氏两大武士集团对天皇和皇族的控制,继而武家政权建立后镰仓、室町、江户三个幕府政权对朝廷日益严密的制约。<br>    ……
展开
目录
第1章 近代日本社会结构的变化<br>一、近代的天皇与皇族<br>1.前近代天皇与皇室<br>2.明治维新与天皇形象重塑<br>3.近代皇室制度的变化<br>4.皇室财产<br>二、华族——近代的新贵族<br>1.华族制度的确立<br>2.公卿华族<br>3.诸侯华族<br>4.功勋华族<br>5.华族的特权<br>三、武士阶级的灭亡与士族的出路<br>1.兵农分离与士农工商<br>2.士族的成立<br>3.从士农工商到四民平等<br>4.武士经济基础的丧失<br>5.武士的转型<br>第2章 家族制度与日本的近代化<br>一、封建家族制度在近代的延续<br>1.前近代日本家族制度的遗产<br>2.“文明开化”对封建家族制度的冲击<br>3.明治民法论争及其结局<br>4.近代家族形态的变化<br>二、家族制度与资本主义工业化<br>1.家督继承制与劳动力市场<br>2.家督继承制与企业的发展<br>3.家族制度与人才的成长<br>三、家族伦理的社会化应用——家宪与企业伦理<br>1.家宪——家训在近代的延续<br>2.从家宪看“家”伦理的社会化<br>3.社是、社训与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br>四、家族国家观及其实践<br>1.家族国家观及其实质<br>2.家族国家观与军国主义教育<br>3.家族国家观在军队中的实践<br>4.家庭成为忠君爱国臣民的养成所<br>五、战后家族制度的改革<br>1.战后民主改革的艰巨任务<br>2.战后社会变化与家族法的民主化<br>3.战后日本家庭形态的变化<br>第3章 近代以来日本的妇女问题<br>一、近代日本妇女的社会地位<br>1.封建时代妇女地位由盛而衰的转变<br>2.启蒙思想家对儒家女性观的批判<br>3.近代民法对妇女的法律定位<br>4.职业女性的出现<br>二、近代日本女性观——良妻贤母论<br>1.前近代日本的女子教育<br>2.近代日本女子教育事业的发展<br>3.良妻贤母主义——近代女子教育理念<br>4.“良妻贤母”的内涵<br>5.良妻贤母主义对中国的影响<br>三、战后日本妇女社会地位的变化<br>1.妇女地位的提高<br>2.获得参政议政权<br>……<br>第4章  近代劳资关系的演变<br>第5章  近现代日本的户籍制度与人口问题<br>附录  日本近现代社会史年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