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徽州方志硏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6109541
  • 作      者:
    刘道胜著
  • 出 版 社 :
    黄山书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刘道胜,1972年生,安徽怀宁人,文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现为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徽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历史文献学、徽学的教学和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第二批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第43批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全国高校古籍整理与研究项目、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包括《明清徽州宗族文书研究》(独著)、《(寄园寄所寄)点校》(合著)、《李自成小传》(独著)、《中外文明史》(合著)、《以德治国:历代先贤启示录》(合著)等著述7种,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徽州之有志,始于南朝梁新安太守萧几所撰的《新安山水记》。自唐宋以降,徽州人文鹊起,学者辈出,号称“自井邑田野以至远山深谷,莫不有学、有师、有书史之藏”(赵访《商山书院学田记》),被视为“东南邹鲁”、“文献之邦”。而在徽州文献中,方志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千余年来,徽州成为我国历史上修志发达地区之一。徽州方志既有地区性、综合性、资料性等方志共性,也有连续性、理论化等个性特点。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徽州历史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徽学”兴起,学者开始注重对徽州传统方志的利用与研究,但虽有尝试,而无深入。迄今为止,尚无一部系统、深入研究徽州方志的作品问世。这既与徽州方志的应有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不相称,亦成为学界期待填补的徽学研究之空白领域。
展开
精彩书摘
    综观明代徽州府邑志的编纂可以看出,成化、弘治以后,徽州志书修纂十分活跃。从时间上看,主要集中于弘治、正德、嘉靖、万历四朝,尤以嘉靖朝数量为最。从府邑成书看,徽州府修有志书8种;休宁县7种;祁门县5种;婺源县4种,余者均在两修以上,其中乡镇小志有两种,其府邑各自修志次数在明代属较多者。究其原因,一是官府的重视。弘治十一年(1498年)与正德十五年(1520年),朝廷两次下诏征收天下郡邑图志,促进了当时全国方志的发展,徽州也不例外。加上府邑地方长官为了洞悉地方原委,达到教化民风,统治地方的目的,大都视修志为政治要务。其次,明成化、弘治以后,徽州地方经济文化更加发达,商人成帮,人才隆兴。无论是仕宦英贤,商贾儒林,抑或潜修亮节之士,为了范乡间而光竹帛,或出赀襄助其成,或直接共厥其事,致使徽州府邑志书修、补、正、续不断,官修私撰并驱。涌现出诸如朱同、程敏政、程瞳、程一枝、汪舜民等修志名家,不但促进了徽州方志的发展,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其志书的编纂质量和品味。明代徽州方志的兴盛为后来清代该地志书编纂热潮的到来,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清代徽州府县志的纂修热潮
    清代是我国传统方志发展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徽州也出现了编修方志的热潮。其府县乡镇产生了一批体例成熟、内容丰富、影响深远的志书。根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的统计,徽州府县乡镇今存宋至民国的各类方志61种,其中清代占41种之多,约占总数的十分之七。如果加上《联合目录》未著录的一种乡镇志,以及有名可考的六种佚志,其清代府县志的总数有50种左右,这种修志盛况是清代徽州经济繁荣在文化层面上的一种反映,也是徽州得清代修志风气之渐,并对其前代方志编纂进行总结和创新的产物。
展开
目录

引言
上编 徽州方志述论
一、徽州方志的编纂源流
(一)从地记到图经
(二)宋元徽州方志的修纂
(三)明代徽州府县志的编修
(四)清代徽州府县志的纂修热潮
(五)明清徽州专志的编撰概况
(六)民国时期徽州方志的编纂
二、徽州方志的编纂特点
(一)发凡起例,富有创意
(二)私撰成风,种类繁多
(三)取材广博,考证精洽
三、徽州方志的编纂理论
(一)关于方志的起源
(二)关于方志的编纂要求
(三)关于方志的功能
四、徽州方志的资料价值
(一)物产资料
(二)手工业及科技史资料
(三)风土风俗资料
(四)文献资料
(五)人物及宗法资料
(六)经济及人口资料
(七)兵革资料
五、盛世修志:正统化的学术活动
六、因时续修:地方性知识的积累

下编 徽州方志考录
一、徽州佚志辑录
二、徽州府县乡镇志提要(今存)
三、徽州专志著录(不论存佚)
四、各种方志丛书收录徽州方志一览
五、弘治《徽州府志》卷十一《词翰一》艺文目录一览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