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当代四川要事实录.第1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20080654
  • 作      者:
    谭继和主编
  • 出 版 社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当代四川要事实录(第1卷)》是《当代四川要事实录》第一辑、第二辑(分别为2006年、2008年版)的修订版,主要是将两辑合并后删掉部分文章再分成三卷(内容更为集中、精练),并将原16开改成32开(既节约成本又方便阅读)。《当代四川要事实录(第1卷)》以口述史的形式记述了四川当代史上一系列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从一个个侧面反映了1949年以后四川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所记皆为作者亲历、亲见、亲闻。作者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溢美,不文过,如实记述,信今传后,对了解和研究四川当代史有着重要意义。
    《当代四川要事实录(第1卷)》为第一卷。
展开
精彩书摘
    结果,卢作孚认为此事是我支持的,把账记在我头上了,后来引出很大麻烦。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对民生公司上述四个人的去留问题的表态,处理得有些不妥当,毛病主要出在对李肇基的民主人士身份尊重不够,对群众意见与工作大局的协调不够好,未能更多地在群众中解释,过分地偏向支持工会方面的意见。镇反的事,我是完全不知道,也没料到后来会成为我调离民生公司的主要原因。
    大约在1951年四五月间,清账已到一定程度,卢作孚与我商量,准备在清账结论公布.以后,到北京交通部去正式谈合营的事。卢作孚提出他任总经理,由我出任副总经理。卢作孚先走,我过了十来天也去了北京。谁知这一去麻烦了,交通部办公厅主任、党组副书记张文昂找我谈话,见面就说:“你怎么在民生公司搞出乱子来?你要检查!”我莫名其妙,一头雾水,不知事从何来。张提到民生机器厂陶某的事,问我是否同意。我说我肯定同意,因为这是重庆市委的统一行动,应该的。为此,我们在交通部招待所一住就是三个月,交通部坚持要我们三人认错检查,我坚持我们没有错,作什么检查?以后我才听人说,当时中央统战部发了一个通报,点名批评民生公司公代组和我,还有“专横跋扈”之类的评语。这事当时没有结论,后来就接着谈公私合营。卢作孚认为我今后还会与他共事,还一直在与我商量民生公司重组的事。我也未意识到我的工作会变动,离开北京后,到上海、汉口走了一圈,了解公司合营的情况,准备回来接着于。回到重庆,西南财委找我谈话,询问民生公司合营的进展情况,碰到蔡树藩(西南工会主席),他还对我说:“姓陶的事与你有什么关系?”段君毅同志叫我去向小平同志汇报,我说:“我不去了.这是挨批评的事,还是你去汇报,让我听听就行了。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011 我与卢作孚先生
何郝炬口述/黄友良录音整理
人民解放军在向西南进军之前,中共中央就决定要团结、争取中国航运业的知名人士卢作孚。1950年夏,民生公司准备公私合营,应卢作孚的请求,公方代表组进驻民生公司。本文口述者何郝炬即作为公方代表组副组长并主持公代组工作,由此开始了与卢作孚的直接接
触……
口述者何郝炬系原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时任交通部驻民生公司公方代表。
019 川西剿匪
裴田夫/张继禄邓寿明录音整理
刚解放的四川,在宣布起义的国民党军队中有少部分并不是真正投诚,他们有机会就又叛变。四川是大陆解放较晚的地方,有不少潜伏下来的国民党特务,活动非常猖獗。他们勾结惯匪和一些地方反动势力,在川西地区大面积地发动暴乱
口述者裴田夫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八兵团六十军司令部参谋。
0341958~1959年阿坝平叛
裴田夫口述/张继禄录音整理
1956年7月,周恩来总理就四川藏族、彝族地区民主改革作了重要指示,民主改革采取和平协商方式进行。尽管政策从宽,方法和缓但仍然遭到少数坚持反动立场的上层人士的反对,且悍然发动武装叛乱。台湾国民党当局及其派遣的匪特也趁机煽动,蓄意挑起骚
乱。武装叛乱的发生,打乱了原来“力争和平改革”的部署。党和政府领导各族人民群众开展了平息叛乱的斗争。

第二部分
049 我所知道的四川调粮
何郝炬口述/黄友良录音整理
1950年,四川省第一次向外省大规模调粮。四川再次大量外调粮食是1959年、1960年及1961年。这三年恰恰又是四川因“大跃进”而发生严重困难的三年,此时发生了饿死人的现象,所以调粮问题成为四川人民议论的焦点之一。四川的调粮是“大跃进”全局性错误中的一个局部性错误,不能离开全局来单独强调这个局部。
055 关于四川调粮的回顾与反思
廖志高口述/曾庆祥整理
廖志高同志对困难时期四川人口非正常死亡率高的问题曾长期进行研究和反思。
口述者廖志高系原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
065 “大跃进”时中央调粮的一件事
纪希晨
1958年“大跃进”时,纪希展曾和四川省省李大章参加过一次中央召开的全国各省省委书记、省长参加的电话会议。会议中,中央领导同志催促四川抓紧往外省运粮,说“上海只有三天的存粮,南京、武汉也都只有一两天的存粮”。李大章说:知道了,知道。
撰稿者纪希晨系原新华社四川分社社长。
068 四川“大办钢铁”始末
何郝炬口述/黄友良录音整理
四川“大办钢铁”自1958年9月成高潮,1959年对钢铁高指标曾一度有所调整,但反右倾使调整的努力受挫。四川“大办钢铁”造成的损失和后果非常严重,教训深刻。
口述者何郝炬时任四川省基本建设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四川省建设厅厅长。
078 “大办钢铁”运动的回忆
张如兰口述/邹一清录音整理
“大办钢铁”运动是四川乃至全国经济建设中的一次很大的挫折,正像彭德怀同志在《意见书》中讲的:是小资产阶级狂热性。确实是得不偿失。
口述者张如兰系原中共四川省委工交政治部副主任。

第三部分
090历史长河里的一个漩涡——四川“萧李廖事件”回眸
廖伯康
“萧李廖事件”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大跃进”和“大抓阶级斗争”的背景下,四川发生的一起对提出不同意见并向中央如实反映四川情况的同志实施打击报复而造成严重政治恶果的事件。
撰稿者廖伯康系原中共重庆市委书记。四川省政协主席。
221附录:从一个案例看一段痛史
李锐
本文为原中组部副部长,著名学者、党史专家李锐同志对廖伯康同志《历史长河里的一个漩涡——四川“萧李廖事件”回眸》一文的读后感言。
第四部分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