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当大英帝国以舰队的隆隆炮声轰开一个古老东方国度的大门时,一些有着英国身份的塞法迪犹太商人陆续由印度等地辗转来到上海——这个后来被很多犹太人称作“东方诺亚方舟”的地方。无论是最初嗅着“商机”而至的塞法迪犹太人,还是后来在20世纪初和30、40年代移居至此的俄罗斯犹太人和欧洲犹太难民,这个流散了两千多年却从未有过自己国家的民族在这里寻到了异国乐土。<br> 海纳百川,中西合璧——回望上海的近代历史,在大约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犹太民族与这个城市彼此都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从最初的犹太商人到后来涌人的犹太难民,难以计数究竟有多少人曾经在这里驻足或是就此长眠,但最多时有证可考的上海犹太人就达到近3万人。他们甚至得到了一个共同的称谓:“上海犹太人”。<br> 总体来看,近代上海犹太人的文化素质在外国侨民群体中是比较高的。其间有至今谈及依然声名显赫的经商高手,也有享誉世界的艺术名家和诸多专业技术人士。犹太民族历经磨难摧残却逆境求生的卓越才能和凝聚力让上海犹太社团有着非凡的创造力和多样性,他们成为上海经济繁荣和城市风貌塑造进程中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植根于犹太民族天性的教育、宗教和文艺天赋也在上海得到了发扬。<br> 上海犹太人在促使自身犹太文化在异域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对其居住地上海的近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使中犹文化得到了充分的交流和融合,为近代上海海纳百川、中西合璧的文化特征写下了有力的注释。推开东方都市之门,犹太人写就了与中国的一段奇缘。<br> 1 印记:一个民族的异国生存轨迹<br> 一个是机敏灵活擅长经商的民族,一个是以商贸立市而兴起的商业都城,上海犹太人的商业文化可以说与近代上海经济的发展相得益彰,也大大丰富了近代上海商业文化的内涵。当经济嗅觉异常敏锐的犹太民族踏上黄浦江畔,他们中间的更多故事也就此展开。<br> 商业奇才闯入新兴商都<br> 谈及犹太人,首先必须提及的就是他们给世人的第一印象,他们大都具有超乎常人的商业敏感和开拓意识,善于发现商机,果敢迅速地介入市场以赢取利润。<br> 在上海滩赫赫有名的沙逊和莱昂·弗莱德曼兄弟就是其中典型的因商而起的上海犹太人。大卫·沙逊发现英国政府废止东印度公司特权后,英国对华贸易完全落入作为自由商人的散商手中,贸易额迅速增加。为此,沙逊立即抓住时机,及时将公司业务重点转到对华贸易方面,向中国大量输送英国兰开夏的棉纺织品和印度生产的鸦片,销路之好难以想象,“黄金雪片似地向沙逊飞来”。当轿车在近代上海还是少数富豪新玩意的时候,莱昂·弗莱德曼兄弟就意识到汽车销售和维修市场的潜力,马上注册成立了中国汽车公司,并相继获得道奇、标准等美国名牌汽车在上海的分销代理权,成为上海汽车销售商的先驱。<br> 上海犹太人还十分善于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如金融杠杆、资本市场和广告宣传等来扩大经营规模,取得市场份额。沙逊家族在上海就曾发行过大量的股票和债券,并通过资本市场以少量资金收购股权,涉足和控制其他企业,从而以较少的资金投入取得较多的资金使用权和无形资产的使用权。<br> 同样显赫的哈同虽克勤克俭,但刚开始从事房地产投资经营还是免不了捉襟见肘,于是,他就利用公共租界董事的身份,向英国汇丰洋行进行房产抵押,用抵押款再投入。以此往复,其地产投资取得超常规的几何级数增长,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大房地产商,号称“地产大王”,20世纪20年代远东最富有的犹太人之_。<br> 拉库森任晶光眼镜公司的总经理后,居然两年内在广告上投入了10万美元,一个小小的眼镜行创造了上海广告的历史。<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