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上海的俄国文化地图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5204940
  • 作      者:
    汪之成著
  • 出 版 社 :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汪之成,外侨史学家,斯拉夫学家。原上海社科院欧亚研究所俄罗斯研究室主任,斯拉夫研究中心主任。系该领域国际学术界的主要专家之一,曾多次出国学术访问,如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等。主要著作有《上海俄侨史》(1993)、《俄侨音乐家在上海(1920s-1940s)》(2007)、《近代上海俄国侨民生活》(2008)、《上海俄侨史》(俄立版)(2008)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国际友人、海外旅游者来到上海,一定想知道自己和这座城市有着怎样的渊源。了解上海,融入上海——从打开《上海的俄国文化地图(中文版)》开始!《上海的俄国文化地图(中文版)》带你寻访上海的俄国文化,以地图为引导,人物、故事、文化地标、名宅胜迹、人文习尚,璀璨斑斓,目不暇接。
展开
精彩书摘
    壹  旅沪外侨中的特殊一族——俄国人<br>    1843年上海辟为通商口岸后,先后在沪定居的有来自58个国家的外侨,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外侨总数已逾6万,其中约四分之一为俄侨。然与其他各国外侨相比,俄人显为一特殊的群体。<br>    1  来沪较晚<br>    在上海租界形成之初的20年内,没有一个俄国人在沪定居。最早在上海居留的俄人,是那些原先住在汉口的俄国茶商。19世纪60年代起,俄商开始在汉口收购红茶,并设厂制成砖茶,由水路沿江而下,运至上海,再经海道转运出口至俄国。汉口俄商为处理繁忙的贸易业务,常到作为主要中转站的上海,并在上海逗留一段时间;而一些著名的俄国茶行,如百昌洋行、顺丰洋行和新泰洋行等,还在上海设立分行或代理号,其所雇之行员便成为在沪居住的俄国侨民。然自1865年至1890年代初,上海每年平均仅有4名俄侨。19世纪末起,俄侨人数开始缓慢增加,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公共租界的俄侨大体在360人左右。与其他各国外侨相比,俄侨人数仍较少,且大多互不往来,既无社团组织,亦罕见共同参与之社会活动,更无艺人旅居沪埠。<br>    2  增速最快<br>    1917年十月革命后,大批旧俄贵族、资本家、文武官员和知识分子,仓皇逃离俄国。自1918年初起,俄难民蜂拥抵沪。据沙俄驻沪总领事格罗谢统计:自1900至1917年间,来沪俄侨仅有248人,平均每年不足15人;而自1918至1931的14年间,抵沪俄侨为14836人,即平均每年多达1060人。其中出现过几次高潮,即俄国革命后的1918年、1922年远东滨海地区白俄抵抗运动结束、1925年上海工人大罢工及1929年中国和苏联在东北地区发生武装冲突之后。十月革命前,上海俄侨人数约有400余名,仅占上海外侨总数的2%。而至1936年,公共租界共有外侨38915人,其中俄侨3017人;法租界外侨总数为23398人,其中俄侨11828人;两界合计,俄侨总数为14845人,占外侨总数(62313人)的24%。可见,在18年的时间内,俄人在上海外侨总数中的比例增加了12倍,成为上海人数最多的西方侨民。<br>    3  无根之人<br>    旅沪俄侨在十月革命前人数虽少,却均系帝俄臣民,由驻沪俄国总领事馆管辖,受俄国政府保护。十月革命后,由于苏维埃政权尚未被列强各国所承认,故上海公共租界及法租界当局仍继续承认旧俄驻沪总领事馆,并视俄总领事格罗谢为上海俄人之当然代表;旅沪俄侨亦与其他各国外侨一样,继续享有领事裁判权。然十月革命后驻华俄使领馆的微妙地位及其种种侵犯中国主权的活动,日益引起中国政府的关注。1920年明23日,北洋政府要求关闭俄国驻华外交使领机构,停止旧俄驻华公使、领事等外交官待遇。西方各国虽在事实上默认中国政府之决定,但坚持要求保护俄侨,并设立一些管理俄侨的机构。1921年,北洋政府决定在各通商口岸设立管理俄侨通商事务局,旧俄外交官以不支薪的中国官员身份供职。<br>    1921年3月7日,管理上海俄侨通商事务局正式开办,由外交部特派江苏交涉员许沅兼任总办,格罗谢任主持局务的会办。该局按中国法律对旅沪俄侨进行管理。1924年5月31日中苏两国正式签订了《解决悬案大纲协定》,又称《中苏协定》。同日,两国政府宣布恢复正常外交关系。同年7月1日起,管理上海俄侨通商事务局撤消,旧俄领馆移交后成为苏联驻沪总领事馆。自此,不承认苏维埃政权的绝大部分俄侨,皆成为没有国籍、没有护照、不受使领馆保护、没有法律意义上的身份之无国籍难民。他们虽有民族,却无国可归,成为“无根之人”。这一切使他们在上海的流亡生活尤为艰难,并具有了异于其他各国外侨的诸多特点。正如德国著名小说家艾利希·雷马克在其长篇小说《流亡曲》的卷首语中所说:“没有根的生活,是需要勇气的。”<br>    4  从“穷困潦倒”到“衣冠楚楚”<br>    经过十月革命与国内战争的风暴而流亡至沪的白俄难民,原先大多衣不蔽体,疲惫不堪,分文不名。<br>    ……
展开
目录
出版说明 一套连接上海与世界的书<br>总序 中国文化在交融和激荡中升华<br>壹 旅沪外侨中的特殊一族——俄国人<br>1、来沪较晚<br>2、增速最快<br>3、无根之人<br>4、从“穷困潦倒”到“衣冠楚楚”<br>5、上海国际都市文化的台柱<br>6、俄侨与中国人民的友谊<br>7、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br>8、入籍俄侨,回归苏联<br>9、白俄难民,撤离上海<br><br>贰 北方来客——“罗宋人”在上海<br>1、俄国驻沪总领事馆及格罗谢其人其事<br>2、开创与主营中国电信事业半个世纪——大北电报公司<br>3、开中外合资银行之先河——华俄道胜银行<br>4、联结远东与欧洲的纽带——义勇舰队公司<br>5、集邮珍品——俄国客邮局发行的纪念邮票<br>6、轰动中城的不速之客——斯塔尔克白俄难民船队抵沪始末<br>7、顽强的格列博夫及其远东哥萨克军团余部<br>8、租界的“守护者”——上海万国商团俄国联队<br>9、“一·二八”事变与法租界俄国义勇队<br>10、同舟共济——上海俄侨的社会团体及慈善机构<br>11、圣母大堂与圣尼古拉斯教堂<br>12、面向旁人,拯救难民——俄国正教会医院<br>13、上海的“涅瓦大街”——俄商与霞飞路的崛起<br><br>叁 难忘的记忆——俄国人的生活习俗<br>1、高雅端庄的衣着服饰<br>2、三六九等的居所<br>3、“绅士风度”与“女士优先”<br>4、传统与现代水乳交融的婚礼习俗<br>5、恪守教规的生育丧葬习俗<br>6、难民生涯使俄罗斯人更迷信<br>7、因地而异的俄人圣诞——新年习俗<br>8、最隆重的宗教节日——“帕斯哈”(复活节)<br>9、“罗宋大菜”风靡上海<br>10、霞飞路上的“山东帮”,入乡随俗的“罗宋汤”<br>11、罗宋面包——闻香寻踪<br>12、“伏特加”与俄人的饮酒习俗<br>13、“萨莫瓦尔”与俄人的“茶道”<br>14、红红火火30年——俄罗斯的咖啡文化在上海<br><br>肆 上海国际舞台的瑰宝——俄罗斯艺术<br>1、南京大戏院与以俄籍乐师为主体的工部局音乐队<br>2、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拓荒者——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中的俄籍教授<br>3、“空中云雀”——苏石林<br>4、礼查饭店与叶尔莫尔爵士乐队<br>5、华懋饭店中的沙俄宫廷演奏冢<br>6、汇中饭店与别尔沙茨基五重奏组<br>7、伦斯特列姆爵士乐队在百乐门<br>8、浪漫曲演唱大师——韦尔京斯基<br>9、大光明和世界男低音歌王夏里亚宾<br>10、“夜莺”的美妙歌喉,“雄鹰”的矫健舞步——普拉托夫哥萨克合唱团<br>11、白雪皑皑高加索,春潮澎湃伏尔加——扎罗夫顿河哥萨克合唱团<br>12、合唱指挥大师马申及捷列克哥萨克合唱团<br>13、“雷雨”中的繁漪——普里贝特科娃及其上海俄国话剧团<br>14、兰心大戏院与缤纷璀璨的俄罗斯歌剧演出<br>15、蜚声上海艺坛的俄罗斯古典芭蕾舞<br>16、国际饭店的“舞后”——俄罗斯通俗舞蹈家<br>17、将中国传统音乐推向国际舞台——上海俄侨乐圣阿甫夏洛穆夫<br>18、俄国文化的载体,侨民生活的写照——上海俄侨报刊一瞥<br><br>伍 当代上海与俄罗斯文化<br>1、精湛技艺诠释经典剧目,视觉与听觉的完美享受——俄罗斯古典芭蕾舞重返上海舞台<br>2、老歌陈酿,怀念流金岁月;多彩艳丽,舞艺热烈剽悍——令人如痴如醉的俄罗斯民族风情歌舞<br>3、惊心动魄,激情刺激——世界顶级的俄罗斯大马戏<br><br>陆 附录<br>1、大事年表<br>2、标志性建筑<br>3、主要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