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汉民族形成之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282699
  • 作      者:
    李龙海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汉民族形成之研究》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以人类学与民族学理论为指导,以文献典籍、甲骨文、金文、考古材料为基本史料,并参之以体质人类学以及其他自然科学的相关成果,利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对汉民族形成过程中的族群关系与族群认同、汉民族及其前身华夏族形成的时间,以及自然与人文生态在汉民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等问题逐一进行了探讨。<br>    《汉民族形成之研究》可供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研究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钱宗范等在《春秋战国史话》之第7章“民族斗争和融合”中说:西周和春秋前期,以夏、商、周三族为核心形成了初期的华夏族。徐杰舜指出:在周民族形成以前,中国中原地区分别形成了夏民族、商民族以及蛮、夷、戎、狄等族;周民族形成后,在春秋民族大融合时期形成华夏民族,秦统一全国时才形成统一的华夏民族。沈长云在其论文中提出:“周初封建向华夏民族的形成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但华夏民族这时尚未完全形成。民族的形成是一个过程,正如国家的形成也是一个过程一样。”“到了春秋战国之际,随着各地氏族传统的消泯及国家的完善,已形成为一个具有共同居住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的民族意识,以及文明社会的经济文化和各地区间商业经济联系的民族共同体——华夏族。”俄罗斯学者刘克甫(M.B.KpIoKoB)是研究汉民族的专家,他认为春秋时代的金文中既已出现了“华夏”这个自称,说明华夏人的自我意识已经产生,可以把它作为华夏族形成的标准。江应梁亦认为华夏族的形成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并已具备了汉族的共同特征,同时他进一步对华夏族的形成过程做了断代分析,认为夏族是随着夏朝的建立而形成的,商灭夏而形成了商族,但夏族并没有因此而消失,仍是构成商族的主要成分;夏族和商族之间存在的这种相承关系,是夏代以后夏族或华夏族形成和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周族是夏、商以来夏族或华夏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西周的主体民族,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广袤地域。
展开
目录
序<br>前言<br>第一章 绪论<br>第一节 汉民族形成问题研究的意义及方法<br>第二节 汉民族形成问题研究述评<br>第三节 本书有关概念及其关系的说明<br>第四节 本书的研究主旨与写作方法<br><br>第二章 夏人、商人和周人的族属关系问题<br>第一节 夏人、商人和周人三者特征的区别<br>第二节 夏人、商人和周人之间的相同特征<br>第三节 小结<br><br>第三章 考古资料所见夏商时期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以夏人与商人,商人与东夷、淮夷的关系为例<br>第一节 考古资料所见夏人与商人的文化交流与融合<br>第二节 考古资料所见商人与东夷的文化交流与融合<br>第三节 考古资料所见商人与淮夷的文化交流与融合<br>第四节 小结<br><br>第四章 西周春秋时期华夏族的形成及诸族群对华夏的认同(上)<br>第一节 “华夏”考<br>第二节 西周“同姓不婚”对促进华夏族形成的意义<br>第三节 西周大分封对促进族群认同及华夏族形成的意义<br>第四节 西周时期夏商周三族的族群认同及华夏族群的形成<br>第五节 小结<br><br>第五章 西周春秋时期华夏族的形成及诸族群对华夏的认同(中)<br>第一节 西周春秋时期的民族分布格局变迁与“华夷之辨”的提出<br>第二节 “华夷之辨”的内容、方式及意义<br>第三节 东夷、淮夷、徐夷与群舒的华夏化<br>第四节 内迁戎狄的华夏化<br>第五节 小结<br><br>第六章 西周春秋时期华夏族的形成及诸族群对华夏的认同(下)<br>第一节 楚族的族源及楚人的华夏化<br>第二节 秦族的来源及秦人的华夏化<br>第三节 吴王族的来源及吴人的华夏化<br>第四节 越王族的来源及越人的华夏化<br>第五节 中山国的族属、族姓问题及其华夏化<br>第六节 小结<br><br>第七章 战国时期汉民族的前身——走向统一的华夏族群<br>第一节 战国时期地域上走向统一的华夏族群<br>第二节 战国时期走向统一的华夏族群意识<br>第三节 小结<br><br>第八章 秦汉时期统一的华夏族群——汉民族的形成<br>第一节 秦汉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对促进汉民族形成的意义<br>第二节 秦汉时期汉民族意识的形成<br>第三节 汉民族与华夏族之间的“不变”与“变”<br>第四节 小结<br><br>第九章 结语<br>主要参考文献<br>附图<br>附表<br>后记<br>Ahstract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