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论稿<br>历史学的根本知识方法——与大学生谈史料<br>记忆中的南京“三·二九”运动<br>制度文化、激进改革与政治合法性——纪念戊戌变法110周年<br>关于旅游学研究的几个问题<br>报刊史研究与报刊资料的史学利用<br>思想史文论<br>历史的关学<br>思想的意义<br>关于思想史的研究对象<br>论思想史的研究方法<br>吴稚晖大革命时期政治思想论纲<br>廖仲恺政治思想简论<br>超越五四对传统的批判<br>启蒙、救亡与革命时代的终结——再论辛亥革命的评价问题<br>中国革命的理论与实践<br>一百六十年来的中国思想界<br>弘扬五四精神,迎接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在五四精神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上的总结<br>激进、保守与知识分子的责任<br>驳“文明冲突论”<br>关于现代与传统<br>20世纪的思想反思<br>20世纪的历史经验<br>走出五四启蒙的困境——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br>文化散论<br>加强区域现代化的研究<br>努力建设诚信的社会<br>客观解释社会分层问题<br>感谢与祝福——蔡少卿教授荣休联谊会祝词<br>重视对宗教问题的研究<br>在交流中实现学术的繁荣——2007年江苏省社科界学会学术年会专家发言点评<br>通过学术讨论推动文化的进步——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专家发言点评<br>以开放的精神从事学术研究<br>关于皖江文化<br>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加强学习——2008年江苏省社科界学术年会专家发言点评<br>文化·符号·情感<br>土司与土司文化研究刍议<br>农业现代化的艰难探索与展望——《新中国农村六十年》丛书·总序<br>以开阔的眼光看待宗教的知识面<br>学术评语选<br>博士生文稿批语<br>博士生课外讲习录<br>博士论文与著作介绍<br>谦虚谨慎是学术进步的动力——对刘文俊的博士论文的介绍<br>鼓励面向当代的思想实际——对杨永兴、张惠卿的博士论文的介绍<br>《乡村变迁与农民记忆》序<br>当代壮族的优秀壮学学者 ——《壮族地区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研究》点滴<br>《我国出生性别比问题研究》序<br>用生活的历史观研究宗教文化——对荆世杰的博士论文的介绍<br>综述与书评<br>第二届中国社会史学术研讨会述评<br>重新认识近代商人与买办<br>中西融合出新知——读《留学生与中国的社会发展》<br>周恩来生平业绩的真实记录——读《周恩来大事本末》<br>中国历史的一种分析方法——读《人口与历史》<br>后记内容摘要
《李良玉史学文存》是部关思想史、近代史、当代史、文化散论、博士论文史学研究文集内容涉及早期政治思想研究、新文化起源、五四精神、近代社会史、城市化问题等适合史学研究者参考学习。全书共分8个章节,具体内容包括《记忆中的南京“三·二九”运动》《报刊史研究与报刊资料的史学利用》《廖仲恺政治思想简论》《驳“文明冲突论”》《以开放的精神从事学术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