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近代文化研究的继承与创新:龚书铎教授八秩初度纪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1073393
  • 作      者:
    本书编辑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 :
    中华书局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龚书铎同志是我相交近五十年的挚友,彼此无话不谈。多少年来,深知书铎同志治学严谨,勤于思考,从不随波逐流。他一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在仔细研读原始文献的基础上从事研究工作,注重研究的原创性,注重对复杂问题进行全面的具体的分析,这是很令人钦佩的。
    大家都知道,书铎同志近几十年来的研究重点一直放在晚清和民初的思想文化史方面。这是中国社会发生大变动的时代,正从古代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变。在这个剧烈变动的年代,中国人是怎么想的,经历过怎样的旅程,无疑是有着极重要意义的课题。
    但要研究这个课题十分不易。它面对的难题很多,至少可说有这样几点:第一,思想文化的嬗变从来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又对当时政治,经济等方方面面产生重大影响。它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如果不能从这种宏大的视野出发去观察它,便不可能对它作出科学的深入的分析和说明。第二,中国近代思想文化,既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又受到西方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和深刻影响,而在接受这种影响时总显示出中国自己的特点,两者既相互碰撞,又会通融合。如果对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缺乏足够的了解,都难以担负起研究的任务。第三,中国近代社会的变动实在太快,许多思想文化现象表现出很大的过渡性和不稳定性,往往显得粗糙和肤浅,甚至自相矛盾,有些人物某一阶段的思想会像夏日的闪电那样,倏忽一现,还没有来得及定型便已成为过去。如果没有敏锐的眼光和识力,往往会在这种复杂现象面前感到困惑,难以作出判断。
展开
精彩书摘
    把尼堪(指明朝)行事的各种法规律例,全都写在文书呈送上来。抛弃不适当的地方,报告适当的地方。不要以异国人不知而谎报①。
    这道命令初步体现了他“因袭明制”的思想意图。在这一思想的支配下,努尔哈赤在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和文化建设三个方面都进行了一些体现吸收汉文化的改革,并取得一定的效果。如在经济方面,努尔哈赤认识到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发布了一些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命令,注意采取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下令禁止牲畜入田,保护农田作物②,他还命令开采金银矿,“在耕田时期不要挖掘,恐怕耽误耕田”③。天命六年(1621年)七月,努尔哈赤颁布了“计丁授田”令。“计丁授田”令尽管还保留着相当浓厚的农奴制色彩,但对于正在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女真族社会而言,这一政令则确立了后金政权的土地所有制关系,反映了农业在后金政权经济部门中地位的提高,有助于女真族内部封建性因素的增长。
    努尔哈赤在政治建设方面同样多有建树,其中最重要者就是在改造旧牛录制基础上创立了适合于征战,具有军政合一特点的八旗制度,使女真族社会走上了严密组织化的道路。八旗制度固然是女真族人民的创造杰作,带有鲜明的民族特点,然而在它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努尔哈赤注意从明朝体制中吸收于己有用的内容,把吸收汉文化的思想运用于政治领域,仿照明制设立都堂,制定官员服饰、官场仪仗和相见之礼等,丰富了它的内容。除此以外,后金政权对一部分被俘的汉族文武官员委以官职,开启了清朝任用汉员的先例。天命三年(1618年)四月,努尔哈赤攻下抚顺,明朝守城游击李永芳投降,成为“归附最先”④的明朝降将。继李永芳之后,陆续有一些明朝官吏、武将、生员战败被俘,起用了其中的一些人。
展开
目录
序一
序二
张昭军宋小庆:新时期三十年的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
郑大华:中国近代思想史学科建设的几个理论问题
郑师渠:新文化运动与反省现代性思潮
马克锋:“中体西用”说的重新解读
黄兴涛:清末民国时期“中华民族”观念认同性质论
——一种“中西古今”互动分析的尝试
李帆:民族主义的倡导与国际认同的困境——从清末的中国人种、文明西来说谈起
史革新:略论清入关前对于汉文化的初步吸收
程二奇:晚清汉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曹志敏:魏源《诗古微》述论
曾光光:桐城派的传承发展与区域文化因素
叶瑞昕:从曾国藩新理学到梁启超崇心学
——清末儒家伦理思想演变的内在理路
罗检秋:学术调融与晚清礼学的思想活力
张昭军:普遍史还是专门史
——梁启超“新史学”的逻辑展开
魏永生:唐文治学术思想渊源浅析
董贵成:论维新派对发展科学技术的认识
何玲:严修与清末经济特科
宋淑玉:孔教会与儒学近代化
方敏: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的几个问题
张卫波:《中国文化》与延安文化界对中国民族文化的探讨
梁景和:近代中国陋俗文化嬗变论纲
王林:《万国公报》与近代西学东渐
王海鹏:《万国公报》与天足会
张登德:晚清《富国策》的译刊与传播
郭双林:论《甲寅》杂志与“甲寅派”
王建伟:论《史学年报》
周其厚:民国两大书局教科书出版之争
王开玺:英军焚毁圆明园原因辨析
邱涛:咸同年间清廷与湘淮集团对省级政权控制力对比考析
房德邻:论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
孙燕京:从那桐日记看清末权贵心态
辛红光:严复与袁世凯关系探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