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我们为何如此不安:哈佛导师给迷茫者的心灵地图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638469
  • 作      者:
    (日)加藤谛三著
  • 出 版 社 :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25年来,每个缺乏安全感的人都在看的书。畅销25年,累计销量超过80万册,蝉联台湾金石堂畅销书排行榜7年之久,知名心理学家,哈佛大学导师潜心30年研究成果。
  为什么我们的内心总是感到不安?
  为什么我们害怕被人发现真正的自己?
  为什么我们总会觉得失望,对别人充满怀疑?
  为什么我们总想依赖别人,满足自己的生活要求?
  为什么多数女生,都会说我要男人给我安全感?
  为什么不会撒娇的孩子,长大后会过分认真、挑剔,容易焦虑?
  我们为什么总是不安?
  哈佛导师告诉你,觉得不安是因为压抑了自己的个性,不承认内心的幼稚,去做大多数人都在做的事情,去说大多数人都在说的话,去过大多数人正在过的生活,而忘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想做的是什么。这样的你,是不会感到快乐的,你的焦虑、压抑、烦躁、无所适从,也都来源于此。
  摘下假面,停止纠结!
  读《我们为何如此不安:哈佛导师给迷茫者的心灵地图》,你将重新发现你自己,恢复自己原本的面貌,更加坦然、从容地生活。
  你会发现自己是可以改变的,变得快乐、充实。

  

海报:
  

展开
作者简介
  加藤谛三,日本知名心理学家,早稻田大学客座教授,哈佛大学研究所研究员,日本精神卫生学会理事。
  他的多部作品入选日本“生活的智慧”丛书,是普通民众可以看也喜欢看的心理自助书籍。
展开
内容介绍
  我们为何总是不安?这是一个人人自危的时代。工作不好找、房子买不起、社保续不上、医疗没保障、食品不卫生……诸多生存问题在前,人人都像是拧紧发条的机器,被焦虑驱赶着不停前进,一旦静下来,疲惫、压抑、愤怒又仿佛枷锁缠身无法挣脱,而逢迎同事、应付亲戚、结交友人这些人际关系、利害冲突也像一张大网,让人透不过气。
  加藤谛三博士说:做大人,确实很难。
  难在哪?
  难,就难在你必须按照别人的要求去生活,和众人保持一致,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同。这样的你被称赞为“长大了,成熟了”,这样的称赞让你获得了一时的安全感。然而,这种别人眼里的成熟,真的是属于你的成熟吗?这种安全感,就是你需要的安全感吗?
  不,这种成熟只是表面上的成熟。在遭遇压力时,你会不会变得灰心沮丧或就此一蹶不振?是不是觉得自己立刻退化成为一个无能为力不知所措的小家伙?
  其实,这个“小家伙”是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都存有的孩子,“他”行为乖张、任性自我,却展现着你最纯真也最真实的个性。倾听“他”的声音,牵着“他”一起向前走,你会更加坚强,无所畏惧。可惜的是,绝大多数时候我们根本看不到“他”,听不见“他”的苦恼,甚至刻意忽略“他”的存在。这时候那个常理中成熟的“我”和心底深处那个天真的“他”的矛盾迅速飙升。很多人因此到了崩溃的边缘。
  一个小孩,看见一扇很好看的门关着,就会对自己说,我要过去把门打开打开打开,说完立刻跑过去,可跑到跟前,门却突然被大人打开了,小孩愣了,他会想:“为什么不让我来开门!”他很生气,继而发脾气,哭闹。很无厘头吧?但这就是孩子,可以堂而皇之地表达各种各样的小情绪。
  而你那四十多岁,威严稳重的顶头上司,上班前很认真地换了一件名贵的粉色衬衫。他很希望别人发现并且得到赞美。结果呢,没人注意到他今天穿得“很有意思”,甚至有好友说“你这个年纪穿这个合适吗。”出于大人的理性,他知道劝他的人出于好意,而这个事情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更不能因此发脾气)……于是,他一天里把下属们拉来开了三次会,找毛病,大家怨声载道,他自己还不知道是为了什么。这就是大人,必须要控制小情绪的后果。
  加藤博士认为,大人和小孩的心情是一样的,只是他们采取了不一样的处理方式。如果不能发现内在的情绪,找到真正内心的安全感,“成熟”的大人面对问题时采取的常常是看似合理其实幼稚、失败的做法。
  觉得不安是现代人的通病,《我们为何如此不安:哈佛导师给迷茫者的心灵地图》从人际关系、安全感、焦虑感、爱与被爱、积极态度等几大方面,用心理学的观点从深处挖掘不安的根源,对人的自我形象、自我意识以及表现出的行为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帮助读者更好的发现自己、了解自己,从而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充分地完成个人的成长和完善。人只有拥有一个不会被任何人窥视、专属于自己的世界,才会获得真正的安全感。通过营造这样的世界,把内心的孩子小心藏放,认真听他的声音,才能合理地实现自我的成长和意愿。
展开
精彩书评
  刚开始读就被刺激到了,这本书简直是把我的人生原原本本地表现出来了。曾经隐约觉察到的东西,终于清晰地浮现出来了。
  数年来,我一直努力着想要改变自己的性格,改变自己的人生,可是谁都不理解我,只是远远地观望着,就连母亲也对我非难不断。通过这本书,任何人都不理解的那部分自我第一次获得了理解,这让我莫名地觉得非常有满足感。
  ——读者Seuru

  10颗星,这是我读过的100本心理自助书里面最棒的。我曾经苦于的人际关系,情绪也很低落,甚至有过自杀的念头。那之后我读过很多很多的心理自助书,比如说话的艺术,人际交往的法则之类的,每次按照书里说的方法去做,不出三天整个人都要崩溃了。人的内心如果不改变,果然还是无法变得幸福的。
  直到遇到了这本书,我的心才从痛苦的藤蔓里被解放出来了。我知道原来人人都有类似的烦恼,都会陷入相似的低潮,也更能理解他人的痛苦。我会活在当下,过一种不后悔的人生。
  总之一句话,这是一本可以改变现在的你的书。(我已经改变了。)
  ——读者18

  能够与这本书邂逅,恐怕是你人生中最大的幸运。
  ——读者融雪
展开
精彩书摘
  你怎么就成了过分认真的大人
  人若是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去讨好保护者,撒娇欲就无法得到满足。
  幼年时不需要察颜观色的人是幸福的。这些幸福地度过童年时光的人,才能够达到情绪上的成熟。
  没有安全感的人没办法撒娇。只要还有一丝被抛弃的不安感存在,人就不可能撒娇。那些特别乖巧的、常常帮大人干活的“好孩子”,总有一种可能会被抛弃的不安全感。或者他们总在害怕自己的保护者心情不佳。无论是玩的时候,给大人帮忙的时候,还是吃饭的时候,任何时候他们总在担惊受怕。
  一直无法对人撒娇的孩子,多数都会成长为过分认真的大人,认为唯有处处认真,他人才可能喜欢自己。这些过于认真的成年人,即便有时想要撒撒娇,也没办法表现出来。他们往往是客客气气,对人敬而远之。
  究其原因,就是我刚才所说的,过于认真的人没有安全感。他们对于人际关系没有安全感。他们心理上的依赖感很强,对他们来说,得到周围人的好感是非常必要的。而从小培养起来的认知告诉他们,如果撒娇的话,会失去他人对自己的好感,因此也就没办法撒娇。
  一般而言,当一个人确定某人不会抛弃自己,有安全感的时候,就会对那个人撒娇。不过,过于认真的人却认为撒娇这件事很不像话、很丢脸。他们越是不想被对方抛弃,就越会避免撒娇。
  在欲望与规则的对立当中,欲望是坏的,是不像话的,是下作的,必须要压抑;而规则是好的,是高尚的,所以要按照规则办事。过分认真的人之所以会去遵守规则,就是因为想得到他人的好感。然而,这正是他们的悲哀。
  这些过分认真的人总是遵守规则,对人客客气气。这确实会赢得别人的好感。可说到底,这也只不过是浅层的交往关系而已。永远像这样不表现出自己的本质,就不可能达到深层次的交流。即使通过表面化的交往而被信任、被喜欢,那也不过是极其浅层的、通过处理一般事务而建立起来的信任关系而已,并不会真正地作为一个人、一个不可替代的人而被信任。
  说得尖刻点,那男女关系来打比方的话,这种信任和喜欢,其程度也就是对随便玩玩的对象的那种图方便的信任和喜欢而已,并不是真心的信任和喜欢,并不会有“我和这个人不是玩玩而已,我是认真的”的想法。
  不管再怎么禁止自己撒娇,不管再怎么一本正经、规规矩矩,能得到的不过是萍水之交的信任而已。让对方产生“想要和他结婚”、“想要和他共度此生”的念头的,可不是一本正经的态度。
  同性之间的交往也是如此,所谓的喜欢是仅限于特定情境下的喜欢,所谓的信赖也是仅限于特定情境下的信赖。当然了,如果是仅限于某种情境下的喜欢与信赖,遵守规范的行为确实是最安全的。只不过那样的话,即便是经过了多年,彼此间也不能变成铁哥们儿的关系。
  尽管撒娇的欲望很强烈,却禁止自己撒娇,硬要一本正经地过活,这样的人缺少作为人的魅力,不会有人无法抑制地被他们所吸引。无论是同性还是异性,对方总有一天会和他们分道扬镳。
  能够给自己的人生带来意义的人,能够让自己反思以往的生存方式的人,能够让自己的见解发生转变的人,能够为自己的人生开启新的篇章的人——这些都不可能是过分认真的人。
  撒娇欲得到满足的人不会过分顾虑其他人,他们也具有作为人的魅力。所谓人类的魅力,能够让对方得到确定感。也可以说,这个人的存在本身就能给别人带来人生的意义。
  那些在心灵深处渴望撒娇,却对谁都没办法撒娇的人,是最成问题的。这种人表面上被所有人所信赖,但谁也不会发自内心地信赖他。
  那些对外人特别好的人,其实是无法在外人面前表现出撒娇欲。而那些对家里人特别坏的人也是一样。即便在家人面前,他们也绝对不会表现自己的撒娇欲。之所以会在家里摆张臭脸,是因为他们在家里更容易被内心的撒娇欲所影响。和外人相比,家人更让自己有安全感。不过,这种安全感说到底也只是“和外人相比”而已,并不是发自内心的真正的安心。
  尽管并非真正的安心,但相对来说心理的防御减少了,也更容易意识到自己的撒娇欲。然而这种渴望却无法直接表现出来。和与外人相处时相比,他们会因欲望没有得到满足而感受到更多的失落、更多的无趣,以及更多的不满。
  他们始终无法坦率地表现自己的撒娇欲,或是仗着一些歪理大发雷霆,或是戴上正义的假面责备家人,或是无可奈何地在家庭中保持沉默。
  ?内心的不安从何而来
  所谓安全感是从何而来的呢?
  其来源之一是拥有一个不会被他人干涉的自己的世界。
  我们通常会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总是处于不安的状态。这是因为他们并没有属于自己的世界。他们总觉得自己的世界在被他人窥视,总有一种恐惧感,无法获得安宁。
  如果人能够拥有一个不会被任何人窥视、专属于自己的世界的话,就会获得安全感。只有拥有这种最基本的安全感,作为人的各种机能才能够运行起来。
  只有有了这样的安全感,人才能将精力集中于工作和学习。当人感到不安的时候,是无法忘我地将精力集中到外部事物上的。
  集中精力与自我封闭不同。人是因为不安才会自我封闭的,从而保护自己远离不安。反过来,人正是因为没有不安,所以才能集中精力。
  有神经症倾向的人之所以会为不安而苦恼,是因为他们总觉得自己没有自信的内在世界被他人窥探到了。正是由于感受到了这样的不安,所以必须要向对方展示自己的重要性。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从内心被窥探的不安中重新站起来。
  此外,有神经症倾向的人往往会压抑自己的攻击性。我已经反复说过几次了,一旦压抑了对对方的敌意,压抑的内容就会投射出来,会觉得对方想要攻击自己。这也会让人过分地意识到自己的弱点。
  不过,就算是有神经症倾向的人,也不是对所有人都会出现同样的不安。即使和A在一起的时候会感到不安,但和B在一起的时候就不知道为什么,会觉得非常安心。
  为什么和A在一起就很不安,和B在一起就能安心呢?因为和B在一起的时候,攻击性没有被投射,而和A在一起的时候,攻击性投射在了A的身上。被攻击的,当然是自己的弱点。
  就像我刚刚说过的那样,和A在一起的时候,人过分地意识到自己的弱点,会想办法做些什么来为自己辩护。也就是说,必须要向对方展示自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
  然而与B在一起的时候就没有被压抑的攻击性,也就没有投射。这样人就不会感觉到自己的弱点在被攻击,也没有必要把自己的弱点防御起来。这样一来,当然也不需要向对方夸示自己是一个多么优秀的人了。
  如果自己内心充满自信的话,不管和什么人在一起都不需要防御。人总是因为自己脆弱的内在世界被人窥视了,被人攻击了,才会过度防御,急着向他人展示自己的优点。说到底,觉得自己脆弱的内心世界被对方所察觉了、窥探了,这种感受本身就是心理健康的人所没有的。
  ……
展开
目录
编者序
第一章 做个大人怎么这么难
你怎么就成了过分认真的大人
为什么你总觉得在被他人责备
为什么你觉得他人对自己不满
过分在意规则让生活越发艰难
倦怠是人生最危险的征兆
压抑是自找的
小事也伤人
发现身边的温情
该去爱的人,该去恨的人
越亲近,越受伤

第二章 其实大家都幼稚
大人也会想撒娇
他人的好感,正是你内心的欲求
别输给内心的空虚感
规则越少,压力越大
“活着”的实感
了解自己,理解他人
你是否在靠着爱的幻象保护自己
成熟与年龄无关
隐藏的撒娇欲是内心种种矛盾的根源

第三章 不安,是因为压抑了真实的自己
内心的不安从何而来
喜欢就是喜欢,讨厌就是讨厌
没有自信,就无法坦然地生活
从今天起,做自己的主人
留有幼稚性的成年人总有诸多不满
“从不争吵的美满家庭”是个悲剧
你心底的那根刺
不要输给虚假的道德及规范

第四章 烦躁,是因为迷失了人生的方向
第五章 学会爱,学会被爱
第六章 活得像自己一样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