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秦之功,司马迁评价项羽似乎偏高
说项羽在灭秦过程中有大功,是可以的,但不能说他是天下反秦诸侯的领袖,尤其不是刘邦的领袖。对项羽的破秦之功如此表述,并给项羽立为“本纪”,是司马迁的一种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独特看法。班固的《汉书 高祖纪》写韩信、英布等请刘邦即皇帝位的上书中说:“先时秦为无道,天下诛之。大王先得秦王,定关中,于天下功最多。”当然,这是来自刘邦部下的一种声音,但也不能说不是事实。我倒不是非要辩论究竟谁的功大,我只是想说《史记·项羽本纪》一文的主观色彩太强,容易影响读者的客观性,读书时务必注意这一点。
鸿门宴项羽不杀刘邦,是双方妥协的结果。双方的实力的对比,加上客观形势的对比,都没有绝对取胜的把握,都有妥协的需要,关键是刘邦必须先让出关中,而刘邦又做到了。
鸿门宴项羽不杀刘邦是底下已经预定了的,不然,刘邦肯冒然前去么?刘邦可不是那种见义勇为,肯为什么信念而付出牺牲的节侠之士!
最后再说项伯,项伯究竟是以什么身分去找张良的,是个人行为?还是负有项羽的使命?《项羽本纪》先是说:“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很像是个人的行为。但写到后来又有所谓:“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如是未蒙允许的私自前去,何以又言“报项王”?项伯此行的最大成效是沟通双方,为双方首脑会谈铺平了道路,使双方达成了相互妥协,作用巨大。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