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三国,不能戏说的历史.英雄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3865983
  • 作      者:
    沈忱著
  • 出 版 社 :
    湖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三国,不能戏说的历史英雄》专注于挖掘历史细节,一改“戏说三国”的趣味,转而谋求还原历史人物真实、历史事件真相的做法,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深入探讨了30多位三国人物的性格缺陷、自身素质、奋斗历程和成败得失。
展开
作者简介
    沈忱,1967年10月生,受父亲沈家仁影响,1983年开始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发表历史、古典文学文章,曾开设“三国趣谈”专栏,演习三国、水浒已有二十余年,著有《煮酒品三国》。
展开
内容介绍
    《三国,不能戏说的历史英雄》列举了36位三国人物,深入探讨了每位人物的性格缺陷、自身素质、奋斗历程和成败得失。<br>    《三国,不能戏说的历史英雄》依据正史记载,旁征博引,力求真实准确。二书的文笔轻松活泼,所议所论均有所据,对读者颇有启发和借鉴。
展开
精彩书摘
    ◎三顾茅庐<br>    “三顾茅庐”的故事可说是后世谈论诸葛亮的第一个话题了。关于这个话题,在历史上有两组不同的记载。首先是西晋陈寿的《三国志?诸葛亮传》。该传中出现了两个证明刘备“三顾茅庐”的地方:<br>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br>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br>    两者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出现的时间相距甚远。第一个的时间大概是在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而后者则是在蜀后主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后者的出处是诸葛亮给后主刘禅的《出师表》中。<br>    以上是“三顾茅庐”的两个最早的历史记载。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记载,同样出自西晋,作者是比陈寿晚了近60年的常璩,其作品的名字叫《华阳国志》。在该书《刘先主志》中也有相关的记载:<br>    颍川徐[庶]元直,致琅琊诸葛亮曰:“孔明,卧龙也。将军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先主遂造亮。凡三往。<br>    从《华阳国志》的记载看,很明显是按陈寿的《诸葛亮传》加以修改的,大体的内容与陈寿没有丝毫的差别。<br>    以上的这两种史料说的都是“三顾茅庐”的故事,但是在三国时期还有一个截然不同的版本:登门自荐。这个故事的作者叫做鱼豢,是三国末期曹魏集团的郎中,其作品的名称叫做《魏略》,可惜后来该书失传,南北朝裴松之在为《三国志》做注的时候还引用过著作中的部分内容。先将这个登门自荐的说法摘录如下:<br>    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耳毛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耳毛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br>    裴松之还特别加上了一句:“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九州春秋》是西晋司马彪的作品,此人卒于公元306年,与鱼豢、陈寿大致处于同一个历史时期,裴松之虽然看到了司马彪关于登门自荐的记载,但是并没有专门把具体的内容注入,随着该书的失传,也就’看不到司马彪的记载到底说了些什么了。<br>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到底哪一个是正确的呢?最早提出自己看法的是裴松之。他在《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了鱼豢的《魏略》之后,发表了自己的意见:<br>    臣松之以为亮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则非亮先诣备,明矣。虽闻见异辞,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br>    从裴松之的观点来看,显然他是不认同鱼豢的记载的。<br>    近些年来,关于三顾茅庐和毛遂自荐的争论又重新被热议起来。而且就这个问题争论的相关范围越来越广,说法也越来越多样化。针对这些争论,笔者想谈谈自己的看法。<br>    首先,三顾茅庐的说法不但从上面列举的记载中可以找到依据,而且作者陈寿的个人经历也决定了他比鱼豢更有权威性,这是三顾茅庐说的最大优势。陈寿(233-297年),字承祚,巴西安汉人,师从蜀汉大儒谯周。陈寿在蜀汉政权曾经担任过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长平太守、治书待御史等职。从他的生平来说,他对蜀汉人物的了解显然要比鱼豢、司马彪要熟悉得多。因此,在同样的几率下,关于蜀汉人物的记载上,陈寿的作品的可信度自然也要比鱼豢、司马彪高的多。同样的道理,有一些登门自荐的说法中拿鱼豢要否定陈寿的记载是没有依据的。<br>    其次,三顾茅庐的说法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可以找到一个最关键的佐证:诸葛亮的《出师表》。有人认为《出师表》中的说法是诸葛亮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而编造出来的。这种说法就很有问题了。首先,编故事要看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出师表》是诸葛亮上奏给后主刘禅的一份官方文件,上奏的时间距离“三顾茅庐”也就20年,诸葛亮上《出师表》的时候,虽然刘备已死,但很多同刘备、诸葛亮一起从荆州到益州的大臣都在,这个瞎话编出来是自取其辱,这与诸葛亮的性格特点明显是不符的。登门自荐的说法大都不被后人采信,最大的原因就出在这里。<br>    第三,采信登门自荐说法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诸葛亮不可能等着刘备来三顾。这个观点没有多大的说服力。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意见有两个,一是认为诸葛亮是一定要出山的,二是诸葛亮出山就一定要找刘备的。笔者认为诸葛亮这两个理由并不能完全成立。首先,如果诸葛亮想出山,他也可以去找刘表,他和刘表原本就沾亲带故的;也可以去找孙权,哥哥在江东也很受重用。之所以这二者诸葛亮没有去找,是因为他们的性格特点和理念与诸葛亮有很大的差异。诸葛亮看不上刘表,因为刘表只知道闭关自守,不符合诸葛亮的政治理想;诸葛亮不选择孙权,是因为孙权“能贤亮而不能尽亮”,说明了诸葛亮要的是完全而彻底的发挥,在孙权手下做不到这点,此外,孙权的政治理念也不符合诸葛亮的理想。所以诸葛亮选择了继续隐居。因此,诸葛亮出山是有很多先决条件的,如果这些条件不能满足诸葛亮,很有可能诸葛亮就会在隆中隐居一辈子了。其次,诸葛亮也不见得一定就要去找刘备。虽然刘备的声望很高,袁绍、刘表甚至曹操对他都十分敬重,但是刘备的政治声誉却是很差的。这个可以从史料的记载中找到很多的例证。而且刘备在荆州数年时间,诸葛亮可以选择在任何的时间去找刘备,但为什么一定要等到刘备在荆州寄寓的最后一年才去找他呢?或许正是因为诸葛亮对刘备的性格特点和政治理念不是完全的了解,才导致了他高卧隆中,直到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才得以彻底了解刘备,认定刘备是自己可以终生为之奋斗的明君,这才答应跟随刘备的。<br>    第四,认为诸葛亮不会那么大的架子要刘备三顾也是登门自荐说的另外一个观点。这个观点其实忽略了一个最简单的假设:如果诸葛亮前两次真的不在呢?这种观点似乎有点搞错方向了。而且这种观点似乎是受了《三国演义》的影响,因为小说中把三顾茅庐安排在了两年的时间间隔里,但在历史中并没有这样的记载。<br>    第五,认为登门自荐与三顾茅庐都是历史真实的说法,也是经不起推敲的。这种观点是建立在同时承认《魏略》及《三国志?诸葛亮传》基础上的,而恰恰是这两种记载的并存就确定了这种观点的错误。因为按照《魏略》的说法,诸葛亮登门自荐,刘备是发现了诸葛亮的才能的。《魏略》中说:“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虽然不能证明刘备经过这次谈话就已经把诸葛亮留在了自己的身边,但也能够证明刘备对诸葛亮表现出了强烈的招纳意识。那么就不可能出现《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徐庶推荐诸葛亮时候说的“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之类的话了,因为诸葛亮已经是“屈致”了。另外,如果知道刘备的意图,也就不可能要等刘备三顾了,否则就真的成了摆架子了。<br>    笔者认为:无论这三种观点中的任何一点属于历史的真实,都对诸葛亮的历史地位没有丝毫的影响。之所以产生这么多种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反映的是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真相的一种探索精神。较之目前社会风气的一种浮躁,这种探索精神是非常值得提倡的。<br>    ……
展开
目录
    序言:三国——永恒的魅力<br>    诸葛亮——热议背后辨真伪<br>    刘备——久经疆场拙用兵<br>    费诗——直言进谏卒于家<br>    黄权——三易旧主不失节<br>    孟达——恃才好术屡反复<br>    郁正——颠沛守义不违节<br>    刘封——易世之后难制御<br>    张裔——机敏聪慧气量狭<br>    廖化——老骥伏枥作先锋<br>    孙夫人——深陷迷雾难辨清<br>    郭嘉——算无遗策轻行检<br>    刘晔——明智尚计轻德行<br>    程昱——急流勇退而善终<br>    苟攸——汉魏两朝之完人<br>    崔琰——智不存身世叹息<br>    毛玠——刚直固执遭免官<br>    董昭——识时务者为俊杰<br>    高柔——处法公允以寿终<br>    于禁——毅重著称晚受辱<br>    曹皇后——逼宫一怒为汉献<br>    田畴——坚守大节辞封赏<br>    孙权——立威之战显威名<br>    孙坚——匿玺背约难为据<br>    周瑜——天纵英才美周郎<br>    黄盖——管理一方受爱戴<br>    张绒——三大功劳修德政<br>    张昭——顾命辅政历兴衰<br>    诸葛瑾——东吴政坛不倒翁<br>    刘表——出让荆州是与非<br>    庞德公——琴书自娱隐田间<br>    张松——思得明君身丧命<br>    秦旦——千里单骑回故乡<br>    沮授——算无遗策多权略<br>    麴义——悍将谋反终殒命<br>    陈登——名重天下民敬爱<br>    陈宫——自负才智尚孝义<br>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