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孝文化研究集成(1):天经地义论孝道》为第一卷,从《孝经》解读开始,汇集了近世以来海内外学者从各个角度对孝文化所进行的论述与阐发。希望能够为更深入地研究孝道,开展、光大孝道的活动,以及孝文化的研究提供丰富全面的参考。
《孝经》解读
骆承烈
一、曾子与《孝经》我国儒家著名的经典“十三经”,洋洋洒洒,足有60万字。其中一部仅有1800多字的古籍,其字数仅占“十三经”的1/300,但却被古人推崇为“百行之宗,五教之一”,这便是《孝经》。
《孝经》这部古籍几千年来被人尊崇、奉行,至今仍是一部光彩夺目的名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古籍的代表作,至今仍有其现实的社会价值。
(一)《孝经》的作者及成书时间
《孝经》这部书的作者,有几种说法:
一为孔子作。《汉书·艺文志》本刘歆《七略》说“《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东汉郑玄亦持此说。《孝经·纬钩命诀》引孔子的话说“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但此说有漏洞,如孔子不该称其弟子为“曾子”,文中有孔子死后一些书(如《左传》《孟子》《荀子》)的内容,书中有些内容和《论语》不完全一致等。
一为曾子作。《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曾参,南武城人,字子舆,少孔子四十六岁。孔子以为能通孝道,作《孝经》,死于鲁。”元朝人熊禾在为董鼎《孝经大义》一书作序时也说“曾氏之书有二:曰《大学》、曰《孝经》”。有人对此说也提出怀疑,因为把《孝经》原文与《礼记》《大戴礼记》中曾子论孝的内容相比,发现一些矛盾。
一说曾子门人作,甚至具体地说是曾子的弟子孔伋(子思)作,更不足信。宋人邢《孝经注疏序》中说:“曾子在七十弟子中,孝行最著,孔子乃假立曾子为请益问答之人,以广明孝道,既说之后,乃属于曾子。”就是说,孔子问,曾子答,曾子记录下来。因此可以说《孝经》是孔子的思想,曾子所记。一部《论语》由孔子的许多弟子或再传弟子记录编成,《孝经》一书由曾子编成。故可以说,曾子作《孝经》,最后由其弟子定稿。
至于此书完成的时间,《孝经》曾引《孟子》《荀子》之文,曾袭用《左传》之文,《吕氏春秋》曾引《孝经》之文。孟子死于公元前305年,荀子死于秦始皇即位前不久,《吕氏春秋》是吕不韦及其门客编著之书,成书于公元前240年,书中对《孝经》内容抄录很多,可知曾子的弟子将《孝经》正式整理成书时间,应在公元前3世纪中叶,或在公元前230年左右。
关于《孝经》的标题,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就曾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举大者言,故曰《孝经》”。可知在此书入“经书”之前,已被尊为“经”。原因是“天之经也”之“经”,意为:孝是天下的大经大法。
《孝经》有许多不同的版本,主要有《今文孝经》和《古文孝经》两种。
《今文孝经》源自西汉初年,由河间人颜芝原藏。因为是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成,故称“今文”。东汉大儒郑玄为之作注。《古文孝经》则是汉武帝时鲁恭王从鲁壁中得到。《汉书·艺文志》载:“《孝经》古孔氏一篇,二十二章”,孔安国为之作注。现在通行的是唐玄宗注,宋人邢疏的《孝经正义》。实际上是立足《今文孝经》,参考《古文孝经》而成。
(二)历代对《孝经》的序、跋、注、疏
既然历代帝王对《孝经》如此推崇,围绕这部经典便产生了许多对其阐发、提倡、解释的序、跋、注、疏。最早为《古文孝经》作序的是西汉孔安国。汉朝以“孝”为国策,对此经典不敢动一字,更无人敢对其妄加解释、阐发。只有东汉时期,集今古文之大成的郑玄作《孝经注叙》,将《孝经》推崇为“三才之经纬,五行之纪纲”。解释“孝为百行之首,经者不易之称”(《孝经》注疏“序”)。到了唐朝,强盛的封建大帝国建立,为了巩固政权,皇帝提倡《孝经》。唐玄宗亲自为《孝经》作注(《全唐文》卷四十一元(玄)宗二十二《孝经注序》),同时还有元行冲奉敕撰《孝经序》,李齐古《进御注孝经表》(《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七),司马贞《孝经老子注易传议》(《全唐文》卷四百二),郑氏《进女孝经表》(《全唐文》卷九百五十四)。宋朝邢的《孝经注疏》最为完备,最具权威,为后世《十三经注疏》所采纳。还有司马光《进古文孝经指鲜表》(司马光《传家集》卷十七)《进孝经指解子》(司马光《传家集》卷四十九)《古文孝经指解序》(司马光《传家集》卷六十八),董鼎《孝经大义序》。甚至僧人释契嵩也作《孝论》(释契嵩《镡津集》卷三),附会《孝经》。元朝陆文圭《古今文孝经集注序》(陆文圭《墙东类稿》卷五),吴澄《孝经叙录》(吴澄《吴文正集》卷一),程文海《孝经直解序》(程文海《雪楼集》卷九),陈栎《孝经衍义跋》(陈栎《定宇集》卷三)。明朝项霖《孝经述注序》,黄道周《孝经集传序》。清朝蒋赫德《御定孝经注序》,卢文《新刻石文孝经序》。清朝康熙、雍正皇帝令儒臣编辑《孝经衍义》一百卷,刊行海内之前,皇帝御定作序。
不但国内历代对《孝经》极力推崇,《孝经》一书流传国外,亦受重视。如日本国藏有孔安国《古文孝经、古文训传序》,日本学者太宰纯在日本享保十六年(1731)为重刻石文《孝经》作序等。上述大量资料,均说明历代朝廷都重视和提倡《孝经》。其目的十分明确:综观我国历史,自战国、秦汉以来,是地主阶级统治的封建社会。社会基础是小农经济,正需要孝这一上层建筑对封建社会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进行维系,也就是说孝的观念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存在着其应有的社会价值。
……
总序/李宝库
前言/骆承烈
凡例
第一卷 孝道阐释
《孝经》
一颗闪耀人伦之光的璀璨明珠/李宝库
《孝经》解读/骆承烈
《孝经》内涵及其现代价值/周海生
《孝经》的流传及社会作用/骆明
孝为社会和谐之基/骆承烈
孝为仁之本 孝为“五常”根/骆承烈
论儒家孝道/徐儒宗
跟《孝经》学教子/阎合作
诚敬孝亲反愚孝 /骆承烈
诚敬孝亲 厚养薄葬/骆承烈
泰山石刻《孝经》考/周郢
《女孝经》评介 /骆承烈
第二卷 各家论孝
孔、曾、孟孝亲箴言/骆明 整理
论《孔子家语》中的孝道/李治中
《管子》的孝文化及与孔子之比较/孙君恒
《墨子》孝文化的主旨和当代意义/孙君恒
《淮南子》的孝德论/孙君恒 安晓晶
佛教对中土孝亲观念的因应之道/韩焕忠
各种宗教与孝道 /骆承烈
孝文化对朝、日、越的影响/骆承烈
孝道对中华民族与全人类的贡献 /汤恩佳
道德实践的重要科目:孝/[韩]赵骏河
第三卷 古代孝星
中华第一大孝子--舜/骆承烈
齐鲁文化与中华孝道/苗枫林
儒孝之源五孝星/骆承烈
曾子孝行述评/骆明
孝悌贤儒闵子骞/骆承烈
岳飞孝母/孙君恒 安晓晶
将民间孝文化引向正路/骆承烈
《新编二十四孝图》/骆承烈 执笔
孝星闪闪光汗青/骆承烈
第四卷 孝亲敬老
中国古代节日民俗中的孝亲敬老/骆承烈
古代三十六良母/骆承烈
表彰孟母 建议设立“中华母亲节”/骆承烈
岁岁重阳父亲节/骆承烈
重阳登高敬老人/骆承烈
中国戏剧中的孝文化/骆承烈
《天下父母》人间正道/吕明晰 张楚晨
第五卷 影视倡孝
《孔子与儒家思想》之二十集 孝悌古为仁之本/骆承烈 骆明
《文化巨人孔子》之十二集 孝悌亲亲/骆承烈
《演说论语》之四十四集 孝悌家和(一)/骆承烈
《演说论语》之四十五集 孝悌家和(二)/骆承烈
《演说论语》之四十六集 大孝为忠/骆承烈
电视脚本:《中华孝道》/骆承烈
电视脚本:《首届中华母亲节》/骆承烈
附录
附录一 中华孝亲四字歌/骆承烈
附录二 孝亲敬老歌/骆承烈
附录三 新百孝篇/骆承烈 改编
附录四 联合国老年人原则
附录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附录六 全球华人孝亲敬老研讨会《香港宣言》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