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入选《中国教育报》“影响教师的100本图书”。台湾建国中学校长指定必读书目。
2. 夏烈:《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长子,台湾成功大学、清华大学最受学生欢迎教授。
3. 书中文章甫一发表,即引起巨大反响,马英九、白先勇、王旭明、考拉小巫等各界名人纷纷撰写回响参与讨论。
4. 这本书涵盖了爱情、交友、政治、金钱、人格、创造力、领袖观、国际观、文理选择、大学填报、出国留学等19项,是男女高中生最想知道的世界,也是家长、老师、教育家会有兴趣的话题。
5.全书无一句老生常谈,无任何“假大空”,全是基于现实,且不排除功利的实用性建议。文章以理性知性为主,感性为辅,文字浅白生动,阅读此书犹如和夏教授面对面交流。
6.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王旭明、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李小玉、黄绍光、麻省理工终身教授陈敏、斯坦福大学教授庄顺连、台湾成功大学、清华大学校长、台湾建中、北一女校长联合推荐。
7. 本书装帧精美,内含夏烈教授亲笔题字书签,是送给高中生的最好的礼物。
有一点小孩,又有一点大人,这就是高中生!明明还未脱去稚气,却要面临决定未来人生的重大抉择。《夏烈教授给高中生的19场讲座》涵盖了爱情、交友、政治、金钱、人格、创造力、领袖观、国际观、文理选择、大学填报、出国留学等19项,是男女高中生最想知道的世界,也是家长、老师、教育家会有兴趣的话题。
夏烈出身名门,是工程博士,又是外国文学及电影课程的教授,他在《夏烈教授给高中生的19场讲座》里一针见血的论述,令你在最短时间内,体验到极多的人生及生命,让你看到真实世界的残酷与温柔,给你最真诚的建议——基于现实,不排除功利!
《夏烈教授给高中生的19场讲座》书中主文在台湾发表后,收到包括马英九、白先勇、王旭明、考拉小巫等两岸三地各界名流,以及大学中学教师、家长、学生的众多回响。他们的回响里,有与夏烈观点的交流与碰撞,也有各自的人生经验,《夏烈教授给高中生的19场讲座》收录了其中一部分,以开拓视野、启迪思考。
《夏烈教授给高中生的19场讲座》还收录了三篇作者曾发表过的,与高中生活有关的文章,以飨读者。
第6讲
选系不选校,离家念大学最好
从Blue and Gray Game 说起
美国的南北战争是因南北双方经济及生产方式相异酿成,与人道主义解放黑奴没有什么关系——种族优越感重的白种人会因黑奴的人权而自相残杀吗?1861年至1865年的四年内战死亡人数竟仅次于二战。
进入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体育不是篮球、棒球、网球、田径、足球或高尔夫球,而是只盛行于美国的美式足球。每年全国大学联赛后圣诞节时,有一场南方各大学联队对北方大学联队的美式足球大赛,正式名称是Blue and Gray Football Classic,因南北战争时,北军着蓝色军服,南军是灰色军服。此南北大赛1939年启战,持续65年至2003年始因经费而暂时中断。
近数百年,西方人显然比东方人远具冒险犯难精神,所以发现新大陆,航行世界一周,征服南北极,登上圣母峰,进入外层空间,登陆月球……全是他们。他们可以在全世界建立殖民地(19世纪只有美国及日本不是,中国是“次殖民地”),极尽搜括之能事,才有今日欧洲各国的富裕发达。反观1405年郑和开始下西洋,船队240艘,远超过1492年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的3艘船。但是似乎并未横渡太平洋、印度洋或大西洋,大多只是沿着岸航。因为那时不确定地球是圆的,怕航到世界尽头,坠落瀑布!而且航到南洋各国,随后并未派军队去驻扎,如此如何能强力控制南洋丰富的资源、土地及劳力?如何注入优异的中国文化?
文章开头言及这两件不同的事,是要表明先进的美国也有南北之战,以及西方人有冒险犯难的精神。也因如此,近600年来西方在科技及文化上遥遥领先中日韩的东方。
离家念大学及选校
目前世界上最进步的民族是盎格鲁撒克逊族(Anglo-Saxon,英德为主)。美国是民族大熔炉,主流文化就是盎格鲁撒克逊文化,不是南欧的拉丁,不是北方的斯拉夫或斯堪地那维亚。在教育上,盎格鲁撒克逊族鼓励孩子及早独立,所以许多十七八岁高中生毕业即出外念大学或工作。如在本城念书或工作,也会离家租屋住。中国大陆的孩子离家念大学也相当普遍。最近15年,我观察到留美生以中国大陆为主,奖助学金也多给他们,台湾学生获取越来越少,和我留学念书时极不相同。台北高中生被称为一踩即扁的草莓族,近又有水蜜桃族之称,不踩自己会烂掉。我们大学毕业约22岁,工作到66岁退休,有44年的工作生命,所以念大学住在家里享受也只有那么四年的时间,下去44年还要拼斗厮杀。
所以我鼓励学生到外地念大学。短期游学或外地训练没有什么用,和旅游相同。
这里所说的离家不一定是去外省,也包括去港澳台及欧美日本念大学。年轻时性向及观念可塑性强,不同的社会及居地经验当然有利未来的发展。独立生活必须被迫和多种人打交道,这些在家里都是由父母料理。不要小看这种经验,即使没遭遇什么困难,带给你的影响还是潜移默化,不只是生活上待人接物的训练,也是观念思维的训练。你会变得比较机警,对人对事都比较有判断力,也增加了你的筹划力,甚至增加想象力及创新创造力——许多事情是由小看大。
一个有大志的人要有冒险的精神。我常对学生说:人最大的危险就是不冒险。你不要为了眼前的方便及容易而失去大方向。再说到选校,如果你是男孩,社会对你的期许要比女孩高——而且高很多,你跑不掉。要选的是系,不是选校,因为入了大学要转热门系很困难,转成功常不及五分之一,轮得到你吗?大部分的科系出路不好,选对了学校也没用。我们选校及选系要顾及的排行顺序是:
(1)出路;
(2)个人的兴趣;
(3)个人的特长(譬如我是文学教授,但文学并不是我的兴趣,却是我的特长及天分);
(4)该校给业界的印象;
(5)读书、生活及运动的环境;
(6)成长的训练。
这六个顺序可以互调,但“离家近”绝不在顺序之内。
选系,不是选校,因为尔后的发展是以就业出路及个人的兴趣为主。
我要再强调一点,未来发展,不论是公司企业,政府机关,学术教育,商场,甚至黑道争老大,专业只占20%,沟通占80%,其中书写沟通(Written Communication)占20%,口头沟通(Oral Communication)占80%。换言之,口语沟通占三分之二(80%×80%=64%),专业只占五分之一,所以EQ 比IQ 重要。
由上观之,聪明的高中生应可明眼看出你应如何衡量。
我的个人经验
我念成功大学工学院是因为大专联考物理惨遭滑铁卢只考20分(数学分数却极高,拉补回来),没考上台大。那时清交二校大学部尚未设立,排名顺序是台大、成大、东海、中原、政大、中兴、师大。我是家中唯一男孩,自幼家境优裕,养尊处优,因某种原因,我在成大四年只是混过关,不想也不能斩将。在密西根(州立)大学念博士却出类拔萃。如今名利双收,我回忆成大四年给了我许多想法。
17岁离家生活,使我成长得快,更负责任,学习到与人沟通。我结识台湾南部地区的人,了解他们的传统、思维及习性作风,尊重他们,甚至获得灵感。我觉察到南部人的纯朴 (所以容易被狡猾的政客欺骗),不及台北人复杂及西化。然而实质上,却感觉不出他们和台北人有什么大不同。毕业后服预备军官役,入野战部队轻装师步兵连带兵,多次移防,实战演习,外岛守炮位,守山头,都很调适,不觉得苦。有预官抽到野战部队的签,竟然哭起来,娘娘的。后来去美国念研究所,因大学成绩太坏,根本申请不到助教金补助,靠打体力工维生,也无怨言,也不觉得辛苦。入了社会已成为比较会混的人——这是成大四年打下的EQ基础。
台湾一共出了两位诺贝尔奖得主,第一位是建中及成大机械系出身的丁肇中;另一位是新竹中学及台大、清华出身的李远哲院长。后来成大出身的朱经武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听说数度与诺贝尔奖擦身而过。这情形与日本第二的京都大学很像。东京大学一直以争取为日本第一大学为目标,然而京都大学却产生了更多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有人分析是因为京都大学位处人口比东京小十倍以上,保守朴实的文化古城,有宁静的校园,学生容易静下心来读书,在大学时期奠定尔后做学术突破的基础。京都大学的学生入学时是排第二,输给东京大学,但他们一点不觉得自逊,反而努力以赴。成大的学生有些相像,所以多年来被企业界票选为最受欢迎的毕业生。我个人虽在成大没好好念,却深受感染, 20岁左右就觉察到勤能补拙,脚踏实地的成大美德。更像京都大学学生一样,以自身为豪,这对我后来能名利双收影响不少。
结语
一个人的格局就是他的结局。社会在变,国家在变,大学在变,职场也在变。高中生及家长不能将自己禁锢在思维的锁国状态,要及早应变。以不变应万变绝对失算。你的生涯规划或盘算,专科训练,人生态度,生活经验,沟通技巧……一切在大学部扎根及形成,不是研究所或博士后。我再强调,年轻时不同的经验对未来影响至巨。我把这些写出,也邀有经验,有见地,有成就的人士写回响,分享他(她)们的看法,反驳,赞同,抗议,补充……
回响
早离家的孩子更重亲情
黄煌辉(台湾成功大学校长)
详阅夏祖焯教授撰写《选系不择校,离家念大学最好》一文后,感触良多,也再次勾唤起感恩与思念父母之情。 13岁小学毕业后,糊里糊涂在老师的期许与怂恿下,参加台南市初中联考,也在老师及家人紧张的气氛下,共同收听收音机播放的录取名单。考上台南一中的初中,可是乡里间的一件大事,犹如电影中考状元、中进士一样的风光荣耀。乡下离台南约有30公里,当时因交通极为不便,感觉上就如同今天从台北到台南那么远,因此父母亲托人寻找可以寄宿的处所,新生训练时就离家寄宿求学。
到了新的寄宿家庭,与不同年级、不同个性的同学共同生活,因此如何与他人相处,乃是年纪轻轻的我所面临的第一难题。如何结交谈得来的朋友,如何处理不喜欢的室友,都在这期间慢慢地自我体会,而培养日后在中学、大学、研究所及未来进入社会服务,能获得同学、朋友、同事喜爱相处的好EQ,但也保有自我内心选择的原则。对于人与人相处的敏锐感觉,乃是初中离家求学时,因应环境配合下培育出来的独特个性。在此不得不感谢父母、老师当时的选择决定,让我有机会获得人生的磨炼。
另外,第一年寄宿期间,父母亲每个月给240元,其中180元交给房东付房租、包饭及洗衣,其余60元为零花钱与购物。为了担心月初富裕、月底没钱的窘境,13岁的我即需自行分配控制60元零花钱的使用,由于长期累积处理金钱运用的经验,使得日后生活都能平顺愉快。另外值得一提的,乃是初三参加童子军露营活动,因为骑单车下斜坡,不慎撞及年老妇人而遭索赔200元的医药费。由于担心父母知情而不敢明言,因此向同学借了200元。为了偿还此借款,只好3个月忍着省下零用金,以清偿债务,了结人生第一次的经济危机。此事件也让我个人领会出应付急难、渡过危机的处理之道。
夏祖焯教授在文中以清楚的数据道出“我们大学毕业约22岁,工作到66岁退休,有44年的工作生命,所以念大学住在家里享受也只有那么四年的时间,下去44年还要拼斗厮杀”。此意谓现今的家长或年轻学子为了舍不得让孩子或自己离家求学,而选择居家附近的大学。结果是四年的大学可以放心而舒服地度过,然而却因此减少个人独自处理人、事、物的磨炼经验,更遑论能有机会去欣赏不同地域的风情文化、不同环境习俗,以开阔人生视野。我们都了解,经验的累积攸关一生的成败,在学习过程中最容易体会个中道理。尤其一个趋近成熟的大学生,正是人格形塑、健全心智、接受专业的黄金时段,更需要利用这难得的时空环境,接受自我训练与挑战。因为在此时,纵使有所不适或不足,都还有机会弥补,否则日后进入社会所面临的挑战,更将是十分的残酷、严峻。聪明的父母亲如果为了疼惜孩子而过度地保护,只是延后孩子进入社会接受环境挑战的时间而已——终究最后还是需要进入社会的历练。
综观古今中外,成功的人不都是在成功过程中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心力,而且历经更多的心志考验吗?所以我们平常只看见别人成功的一面,而忽略成功背后的付出。再者,在年轻的时日离家求学,将能体会出父母平时照护的爱心,也容易感受到亲人相处时的温馨,对于亲情的体认,将有助于父母兄弟姐妹感情的维系。年轻人只要你能超脱自己、选择自己、勇于尝试、接受挑战,几年后,你将是父母眼中坚强独立的孩子,对于未来的任何挑战都将能迎刃而解,开创未来数十年的坦途,也将体会真正的人生。希望你能像穿着蓝军服、灰军服,走过南北战争的年轻人体会出美国天地之大,白人黑人平等和谐相处的重要,开阔人生的眼界和视野。
……
自序燕京赋
1.你告诉我高中生该去谈恋爱吗?
男孩女孩大不同
高中生重视什么?
恋爱中遇到困难怎么办?
提前了解:适婚及婚后的男女
如何正确看待同性恋
我的婚姻和爱情
2.你要念理工农医还是人文社科?
科技与人文的本质
科技或人文,你要怎么选
人文素养对未来发展有多重要
如何培养人文素养
3.你要不要从政?
政治的特质
政治家为下一代,政客为下一次选举
高中生从政
由工程师变成政治家?
4.你告诉我生命的真相是什么?
生命的意义和本质
年轻人有困惑
5.你为什么快乐或不快乐
短暂的快乐与长期的幸福
知足常乐?
何种人较快乐
快乐基因
快乐或不快乐的某些性质
如何面对不快乐
6.选系不选校,离家念大学最好
从BlueandGrayGame说起
离家念大学及选校
我的个人经验
结语
7.你适合去美国留学吗?
美国人讨人喜欢?
宗教是他们的人生大事
美国人没有阶级观念
球员受重视
美国的国定语言
在美国的华人都光鲜亮丽?
留学美国学什么
8.向社会大学高材生多多学习
别轻视无学位的高材生
社会大学里有大学问
9.看重自己才是高人格
人格是“人品”及“格调”
人格教育的养成
我的夏九项
10.你要又会读书又会玩
在高中培养多元化的生活
多元化生活为你带来什么?
我的经验
11.记得,菁英不一定是功课好
菁英教育符合社会利益
谁是菁英?
希腊与尼采
菁英的培养
结语
12.做一流学生,也做一流领袖
一流学生,一流领袖?
社会尊敬领袖
经理对事,领袖对人
领袖是在“给予”,而不是在“收取”
领袖要有语言沟通能力
领袖的特质
13.顶尖高中生要懂文学
从现实看文学的功能
文学的某些性质
文学创作——独持偏见、一意孤行
建议书单
14.没创造力爬得更快?
创发的种类及成因
高中生是否应该有创造力或创发精神
如何培养创造力
结语
15.高中生迈向成功之道
性格的养成
心性的养成
气质风度的养成
讲求效率的培养
培养观察及判断力
终曲
16.节俭未必是美德,先花了再说?
贫富的性质
如何爱钱爱到没有铜臭气
一些个人观点及建议
17.宗教于你是否有必要?
宗教的起源
宗教的分布
宗教的特质
宗教是缘分
为什么不信教
死亡的缠结
宗教是否有必要?
18.我们的民族性可爱吗?
汉民族的民族性
中华民族的长处
中华民族的缺点
以日本为借镜
19.我们要如何培养国际观?
国家的性质
国家的对外
国际观的重要性
日本及武士道精神
国际观的培养
——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有许多不同的智慧,如语文、数学、音乐、美术、对自己及对别人的了解等等。但是学校极端的偏重语文及数理成绩,以致品学兼优的学生并不一定能达成预期的发展。夏教授聪慧、苦心而恳切的写出青年成长要多元化,即使对已有成就的我辈,也是极大的激励。
——哈佛大学医学院临床及生殖医学教授、前英格兰华人专业学会董事长李小玉
夏教授是位典型的建中人,言行中充分表现出聪颖、自信、多才多艺、悲悯济世的特质。与他相识多年,许多观点很相近。读完他的书,感触良多。的确是值得所有成长中的高中和大学同学们详细阅读,既汲取教训为培养自己的高尚情操努力,也为将来成为正直的社会中坚分子铺路。
——哈佛大学核磁共振实验室及贵重仪器中心主任、华美化学学会董事及前会长黄绍光
夏教授以科技专业人士敏锐精准的目光,人文素养的细腻观察,分析快乐与幸福的成因,比较中外文化的异同,看似随兴写来,实际上写出过来人的体验,言简而意义深厚。可供后来学子借鉴深思。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物理系终身教授陈敏
夏祖焯教授见解独特,以他的人生经验,激励高中生独立思考,慎选人生方向,培养科技和人文素养,生命和价值观,交友及建立国际观和领袖气质。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启发高中生和师长,我极力推荐。
——美国伊利诺大学电机系教授、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洪堡研究奖得主庄顺连
夏祖焯教授是一位兼具科技专业与人文素养的杰出学者,夏教授在本校期间,每学期课程皆为同学热门首选,他的文章不同于一般老生常谈,其思维观点细腻,更有许多宏观建言,对高中生、大学生、家长甚至于老师,皆有相当大的启发,连我亦觉得获益良多。
——台湾成功大学校长黄煌煇
本校夏教授的这些议论文有相当大的启发性,不但适合高中生,也适合大学生,甚至家长、老师阅读。
——台湾清华大学校长陈力俊
夏祖焯先生的这本书,引领青年学子进行一场场思辨之旅,助其建立立身处世不可缺少的重要价值观。从国际观、宗教观、金钱观、爱情婚姻观的辨析,到菁英教育、品格教育的省思,延伸至文学价值与生命意义的深究,在人格形成期的风雨云雾中,对于这些人生课题有所定向,必是丰厚羽翼的重要滋养,相信这本书将能帮助每个徘徊于成长十字路口的孩子,翱翔向宽广高远的天空。
——台湾建国中学校长陈伟泓
夏教授一针见血、简短有力的文章,令读者很快吸收到许多知识及分析,启发他们的思考。
——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