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全日本都热爱的“当代一休”:小池和尚的心灵佛法小课堂.1,消除烦恼的练习册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9955063
  • 作      者:
    (日)小池龙之介著
  • 出 版 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风靡日本、韩国、台湾的年轻心灵僧人代表作。  ★用简单轻松的方式疾速消除您的烦恼,被称为“当代一休”。  ★简单易懂的文字,配以好玩轻松的四格漫画,是入门级的心灵读本。  ★随后翻开任何一页,您的烦恼就会少掉一个。  ★“哗啦哗啦”翻完《全日本都热爱的“当代一休”·小池和尚的心灵佛法小课堂1:消除烦恼的练习册》,烦恼就像气球一样“啪啪啪”都戳破了。  ★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翻翻,就能获得轻松无烦恼的人生。

  

海报:

  

展开
作者简介
<p>  小池龙之介,东京“月读寺”住持。<br />  从2003年创建“家出空间”博客以来,坚持以四格漫画的方式阐述佛法,十年间连载675篇。目前在进行自身修行的同时,也在“月读寺”积极举办面向大众的坐禅指导讲座。因为慕名而来的读者太多,所以往往需要提前几个月进行预约。<br />  目前著有18本出版物,《消除烦恼的练习册》则是其代表作之一,出版后长期盘踞畅销榜,荣获韩国2011年上半年全国总榜前三甲,在台湾也极受追捧。<br />  如果您还不满足本书收录的96篇四格漫画,欢迎浏览小池龙之介的“家出空间”看更多!</p>
展开
内容介绍
<p>  消除众生的万千烦恼,是佛陀三千年来最无量的佛果。在佛陀的眼中,烦恼的来源只有三种——贪、嗔、痴。<br />  贪:有了这个又想要那个的欲望,且永远不会满足。<br />  嗔:看这个看那个都不顺眼而产生厌恶、排斥之情。<br />  痴:因无法看清现实而开始胡思乱想。<br />  一间闹市中的小庙,庙里住着一个年轻和尚,只用入门级的简单佛法,就能在一问一答间消除你心中的烦恼。东京“月读寺”住持小池龙之介,是当下日本消除烦恼最疾速的心灵僧人,深受烦恼繁多者的热爱。小池和尚以其清秀的长相和问答的形式,被媒体亲切称为“当代一休”。<br />  随意翻开《全日本都热爱的“当代一休”&middot;小池和尚的心灵佛法小课堂1:消除烦恼的练习册》任何一页,都能在简单的文字和可爱的漫画中感到佛陀的智慧。看透烦恼,击退贪嗔痴,只需短短三秒!</p>
展开
精彩书评
<p>  他能用三言两语点穿你的烦恼本质,并用佛法的观点来解开你心中的死结。只能认为他是一位特立独行的心灵僧人。<br />  ——《产经新闻》</p> <p><br />  比谁都了解年轻人的烦恼,也比谁都适合消除他们的烦恼。<br />  ——《朝日新闻》</p> <p><br />  一开始你大概会心不在焉地浏览本书,但是读着读着您会发现,这也许会成为一本帮你消除烦恼的练习册。<br />  ——小池龙之介</p>
展开
精彩书摘
    很多时候,虽然我们表面上看起来在发呆,可内心却一直在嘀嘀咕咕,悄悄冒出各种各样的念头。即使假装忘记,也只是往事情上加上“盖子”,当作视而不见而已。在心里看不见的地方,一直想啊想啊……甚至还可以同时想着不同的事情,说得更形象一点,我们的脑中常常演奏着刺耳的协奏曲。    要摆脱这种状态,最重要的是按照顺序一件一件处理当下应该做的事情。首先解决“现在应该做的事情”,然后再处理“接下来应该做的事情”,牢牢保持着这样明确的优先顺序。    这样的话, “好麻烦啊!”这种困扰内心的愤怒的抗拒力就能安静下来,到此为止。而如果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心底里就会不停挂念那件“明明现在非做不可,却没有在做”的事情,压力便会倏然暴增,无法消停。    这样说来,学校里教育我们“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其实只会让人累积压力、心神不宁。    毕竟, “现在应该做的事情还没有做”是一份很大的压力,会让过去被欲望或愤怒缠绕的糟糕心情再次回荡于心中,紧紧束缚着潜意识,无法摆脱。    总之,在自己都不知道的心中某个角落,巨大的压力正在无止境地叠加,由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会招致更多不良的事情。    为恶则心抑。 (做坏事,会产生压力。)    为恶不论久远,心皆抑。 (无论是多久以前做的坏事,还是在很远的地方做的坏事,都会产生压力。)    阴恶亦抑。 (偷偷摸摸做的坏事,也会产生压力。)    恶因必致恶果,故心抑难避也。 (因为造成了不好的结果,所以就会产生压力。)    《自说经》二十八章三十四节    消除愤怒的方法二    “我在主气、我在生气……”    在前面的话题中说到,业是自动增加的,而想要摆脱其控制,就要切断消极情感与自身的联系。是的,如同在观众席上观望别人的事情一样,完全客观,不夹杂感情,再冷静地处理。现在就让我来说明一下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方法——“心念”的初级入门。    某天,你把碗里的汤喝了个精光,然后一脸满足地慢慢打开记事本。突然,你发现日程排得满满的。 “自己一点儿时间都没有了。”你也许因此而产生了忧郁的情绪。难道永远这样,一生都被时间追赶,庸碌地度过空虚的人生吗?想到这里,毫无意义的不安情绪也许开始在你的头脑中蔓延开来。    内心受到这种负面感情控制,就是愤怒的业。要是不想被这种情绪吞噬,光是想着“不可以变得不安”其实没有什么用处。因为过于压抑自己的情绪,只会让自己变得更加不安而已。    我们不必去否定“不可以变得不安”的情绪,而是要承认自己正处于不安这种状态。所以不妨反其道而行,反复地念叨: “我正在不安,我正在不安,我正在不安,我正在不安……”    于是,内心就能客观地感受到, “啊,原来是自己变得不安,所以才让自己痛苦了”,我们的心真的拥有改变这种状态的力量,能自然地将不安消除。再者,与其念叨“我正在不安,我正在不安,我正在不安……”,不如彻底地理解这种不安的背后是愤怒的业在作祟,因此念叨“我正在愤怒,我正在愤怒,我正在愤怒,我正在愤怒,我正在愤怒……”可能更加有效一些。    像这样把消极的业通过语言表达出来,那么无论怎样讨厌的情绪都会燃烧殆尽。业被燃烧殆尽的话,愤怒的温度计自然降低。 
展开
目录
<p>第一章:小和尚的烦恼常识课<br />第一节:愤怒是什么东西?<br />第二节:欲望是什么东西?<br />第三节:愚痴是什么东西?<br />第二章:控制烦恼<br />第三章:消除烦恼<br />附录:佛法超入门迷你讲座<br />后记</p>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