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第六卷,战时美国对华政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7074392
  • 作      者:
    陶文钊主编
  • 出 版 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陶文钊,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中美关系史研究会会长、武汉大学珞珈讲座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长期从事近代中国对外关系史研究。1982年至1984年作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在美国乔治敦大学、斯坦福大学以及国家档案馆等处做学术进修和研究。1993年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公共档案馆等处做学术访问和研究。曾任美国研究所副所长、中华美国学会秘书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9年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主要著作有《中美关系史(1911-2000)》(三卷本),《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华政策》(主编),《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对外关系》(合著),《日本侵华七十年史》(合著),《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1949-1972》(三卷六册,主编)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第6卷):战时美国对华政策》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从“九一八”事变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美国对华政策。以太平洋战争爆发为标志,这十五年可以分为两段。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对中日战争的政策总的说来是由最初的置身事外逐渐向着援华制日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受到国内国际多种因素的牵制:美国的大萧条、笼罩国内的孤立主义、西方世界普遍的对法西斯绥靖,等等。尽管如此,美国对华政策仍然在发生曲折的变化。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中成为盟国,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罗斯福从战后国际格局和美国在这个格局中的领导地位的长远考虑出发,认定对华关系将是美国亚洲政策的基石,他不顾英国和苏联的反对,努力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构建与中国的特殊关系。他把支持蒋介石的领导地位作为这种特殊关系的基本点,把蒋介石视为中国的化身。在大战中建立起来的美中关系以及美国在中国内政中的介入是中国近代史上罕见的。但在军事方面,美国又不能给予中国所需要的援助,在缅甸战役、租借物资分配权、军队指挥权等问题上一再与中国发生分歧,使太平洋战争期间的两国关系变得十分错综复杂。
    本卷大量使用了美国的第一手档案资料,具体细致地描述了美国政策的变化过程,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后果,勾画了这一时期美中关系的生动多彩的画面。
展开
精彩书摘
    一、借款的磋商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工业的主导产业是面粉、棉花、丝绸和纺织业,其次是烟草和火柴制造业,其他诸如化妆品、肥皂、瓷釉陶器等工厂则刚刚兴起。在主导产业中,面粉业在达到一定高度以后似乎已经稳定,棉花业则保持年年增长的态势,因此,在中国,小麦和棉花的产量不仅反映了农业的好坏,也是工业繁荣与否的保证。在一定程度上,市场上棉麦的多寡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但20世纪30年代初的中国经济总体说来无疑是孱弱的。
    首先,日本侵略步伐的加快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利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步步进逼,严重威胁南京国民政府的核心统治区;在经济上,日本一方面大量向中国内地倾销商品,在这个过程当中,满洲成为日本对华侵略的桥头堡,大量来自满洲的商品严重冲击了关内尤其是华北地区的经济;另一方面,日本大量在关内各地兴建工厂,就近取材,就近销售,挤压中国民族企业,当时几乎所有的中国工厂无论在产品价格还是质量上都远远落后于日本工厂。①日本侵华的加剧使国民政府内部“亲英美派”抬头,他们主张停止对日妥协,积极向英、美寻求帮助,以制衡日本的侵略势头。
    其次,南京国民政府收入减少、支出增加,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困难。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税收减少。东北的沦陷以及上海的战事导致这些地区对外贸易以及相当数量关税、盐税的损失。
展开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九一八”事变与美国对华政策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与“不承认主义”
一、美国对事变的判断
二、日本轰炸锦州与美国的反应
三、国联会议与李顿调查团的成立
四、“不承认主义”声明
五、“一·二八”事变与列强调停
第二节 棉麦借款
一、借款的磋商
二、美国国内的不同意见
三、中国的反应
四、日本的反应
五、《天羽声明》及赫尔照会
第三节 《中美白银协定》
一、美国的白银政策
二、中国的反应
三、中国酝酿币制改革
四、美、英的干涉
五、《中美白银协定》的订立

第二章 突破孤立主义的桎梏
第一节 “七七”事变与罗斯福的芝加哥演说
一、赫尔声明
二、国联会议
三、罗斯福芝加哥演说
四、布鲁塞尔会议
第二节 道义禁运
一、中立法与中日战争
二、道义禁运
三、格鲁照会反驳“东亚新秩序论”
第三节 桐油借款·美国修改中立法
一、桐油借款的达成
二、美国废止《日美商约》
三、美国修改中立法
第四节 华锡借款与钨砂借款
一、华锡借款
二、钨砂借款
三、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支持中国抗战

第三章 太平洋战争前夕的美国对华政策
第一节 美国开始对华租借援助
一、居里访华
二、《租借法》与中国
三、飞虎队的组建
第二节 美日谈判
一、日本的南下方针与美日谈判
二、美国冻结日本全部资产
三、美日谈判的破裂
第三节 美国与中共关系
一、斯诺与《西行漫记》
二、美国记者在苏区
三、卡尔逊访华
四、美国与皖南事变

第四章 太平洋战争与美国对华军事合作与援助
第一节 美中军事合作关系的确立
一、军事合作主张的提出
二、重庆军事会议的召开
三、中国战区的建立
第二节 第一次缅甸战役与史蒋分歧
一、第一次缅甸战役与美国的对策
二、“保持中国于战争之中”及其困境
三、居里第二次访华
第三节 缅甸反攻与史迪威的召回
一、缅甸反攻与盟国内部的纷争
二、对华空军援助与陆战、空战之争
三、中国正面战场的溃败与史迪威的指挥权问题

第五章 美中特殊关系的形成
第一节 美国对华贷款、租借援助与修约
一、五亿美元贷款
二、美国对华租借援助
三、美中新约的缔结
第二节 开罗会议与美中特殊关系的形成
一、罗斯福关于战后世界的设想与开罗会议的酝酿
二、美中的“开罗构想”
三、美国废除《排华法》
第三节 美国在联合国问题上的对华政策
一、罗斯福关于联合国的构想
二、莫斯科外长会议与普遍安全宣言
三、美国支持中国参与联合国创建

第六章 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
第一节 美军驻延安观察组
一、美国派观察组赴延安
二、观察组与中共领导人
三、观察组的报告
第二节 赫尔利调处与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形成
一、赫尔利介入国共调处
二、赫尔利出尔反尔
三、美国使馆人员的不同意见
四、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
第三节 结束战争及战后的安排
一、美国与雅尔塔会议
二、美国与中苏条约的谈判
三、战争结束与杜鲁门一号命令
本卷综论:中美特殊关系与美国关于战后国际格局的构想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