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第八卷,战时苏联对华政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7074699
  • 作      者:
    汪金国著
  • 出 版 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汪金国,1971年出生,甘肃省甘谷县人。民盟盟员。1993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俄罗斯语言文学系。1993-1996年在甘肃省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从事外贸翻译。1996-1999年在兰州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99以来,在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从事俄罗斯东欧中亚问题研究和教学工作。2000-2003年,在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学习,获博士学位。2002-2003年,在哈萨克国立大学访学。2004-2007年,在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2006-2007年,在哈萨克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任中方院长。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译著1部:《阿富汗焦点和中亚安全问题》(合译),专著2部:《哈萨克跨国民族社会文化比较研究》(合著)和《多种文化力量作用下的现代中亚社会》(独著);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规划项目1项,承担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子项目1项,获博士后流动基金资助项目1项。
展开
内容介绍
  反法两斯战争时期的苏联对华政策,内容千头万绪,其中,同美国、日本、中国国民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等问题相互交织,构成了多国多方关系;在中苏关系中,新疆问题、外蒙古问题和东北问题层出不穷,错综复杂。本卷以反法两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为背景,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俯瞰苏联在此期间对华政策的方方面面,就上述这些盘曲扭结的关系和纷繁复杂的问题予以细致分析和判刖,努力恢复历史的本来面貌,使人们能够正确地了解这段曲折的历史。
  本卷采取历史顺叙和专题研究相结合的体例,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历史脉络的概述(1-4章),第二部分是专题研究(5-8章)。之所以做出这样的结构安排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关于这一时期历史脉络的研究已有多项成果问世,为避免重复研究,本卷第一部分仪仅是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一时期的历史脉络进行史实性的陈述,而将重点放存第二部分的专题研究上,力图将苏联、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以及新疆问题、东北问题和外蒙古问题置于整个苏联对华政策的大背景中进行研究,使读者对这一阶段苏联对华政策的历史脉络以及相关的专题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
展开
精彩书摘
  早在“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次日,苏联就向日本提出中东铁路不应当受事变的影响。在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后,苏联为了保有自己在中国东北领事权的存在,允许伪满洲国在赤塔等地设立领事馆。当伪满洲国的中东铁路督办到任时,苏联派人前去祝贺并开始在中东铁路上使用伪满洲国的“国旗”,承认伪满洲国对中东铁路的主权,这一切都表明苏联已经在事实上承认了伪满洲国。但是日本并不满足于和苏联分享在中东铁路上的权益,因此,一方面,日本对中东铁路进行破坏,据中东铁路苏籍局长鲁迪的一份报告称:“自1932年初到1933年5月5日,中东铁路所受之损失,计有56人被杀,826人受伤以及593人被绑架……此种毁坏以及路方因客运的停顿所受之损失,总数可达百万卢布。”①另一方面,日本又唆使伪满洲国当局出面对中东铁路进行赎买。鉴于此时日本已经占领中国东北全境,中东铁路的军事和经济价值大打折扣,再加上当时日本为逼迫苏联让步而对满洲里等地进行封锁,最终苏联为避免战争而采取了妥协的态度。1933年5月2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向日本驻苏大使说明愿意将中东铁路售与日本或伪满洲国,日本接受了这一建议。5月9日,中国政府就此发表声明,指出中东铁路的权利系中国和苏联共有,非经中国同意,苏联单方面的处理无效。中国驻苏大使颜惠庆还就此向苏方递交了备忘录,指出苏方此种做法的不当,但是苏联对中国的这些抗议置若罔闻。6月26日,苏联与伪满洲国就此问题举行了有日本代表参加的谈判,最终于1935年3月23日签订协议,以1.4亿元的价格将铁路出售给伪满洲国。②而这一事件也标志着苏联变相地承认了伪满洲国政府,苏联成为当时世界各国中除日本之外与伪满洲国保持官方关系的主要国家,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展开
目录
引言
一、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二、本书的相关思考
第一章 苏联对华政策的修好与波折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与苏联的反应
一、“九一八”事变前的苏中关系状况
二、“九一八”事变后的苏联对华政策
第二节 苏联对华政策的调整与苏中复交
一、苏联对华政策的调整
二、苏中关系的重新恢复
第三节 苏中复交后的波折
一、从苏联方面看复交后的波折
二、从中国方面看复交后的波折
第四节 《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与苏中结盟
一、关于条约的谈判与条约的签订
二、《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影响

第二章 苏联援助中国制衡日本政策
第一节 苏联对中国的政治和道义支持
一、政治上的支持
二、道义上的支持
第二节 苏联对中国的军事援助
一、军事贷款与物资援助
二、军事顾问援助
三、空军援助
第三节 苏联援华制日政策的评价

第三章 苏联对华政策的逆转与恶化
第一节 苏中两国在苏联对日参战上的分歧
第二节 《苏日中立条约》与苏联对华政策
一、《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
二、《苏日中立条约》对苏中关系的影响
第三节 美国介入、国共摩擦与苏联对华政策
一、美国介入与苏联对华政策
二、国共冲突与苏联对华政策
三、新疆问题与苏联对华政策

第四章 苏联对华政策的改善与重建
第一节 苏联对华政策的改善
一、苏联对华政策改善的历史背景
二、德黑兰会议——苏联对华政策的转机
第二节 苏中关系的重建
一、苏联在雅尔塔会议上的对华政策基调
二、苏中谈判与两国关系的重建

第五章 苏联、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政策
第一节 “保卫苏联”与中国革命
一、“九一八”事变前苏联、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
二、“九一八”事变后苏联、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
第二节 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一、共产国际“七大”的召开
二、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第三节 苏联偏袒国民党与中苏两党关系紧张
第四节 国际形势的变化与中国共产党的完全自主
一、苏德战争的爆发及苏共对中共政策
二、延安整风与中国共产党取得完全自主
三、战争后期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

第六章 苏联对华政策中的新疆问题
第一节 杨增新、金树仁时期的苏联与中国新疆的关系
第二节 苏联与中国新疆的“同盟”关系
一、苏联与中国新疆的“同盟”关系的表现(1933-1941年)
二、苏联与中国新疆关系密切的原因
第三节 苏联与中国新疆关系的破裂与修复
一、苏联与中国新疆关系的破裂(1942-1944年)
二、苏联与中国新疆关系的修复(1945-1946年)
三、苏联与中国新疆关系转变的原因

第七章 苏联对华政策中的外蒙古问题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对苏联与外蒙古关系的影响
一、“九一八”事变对苏联利益的影响及苏联的反应
二、外蒙古情势与苏联的远东政策
第二节 七七事变后苏联与外蒙古关系的深化
一、诺门坎战争
二、《苏日中立条约》中的外蒙古问题
三、苏联吞并唐努乌粱海
四、苏联对外蒙古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三节 苏联与外蒙古的独立
一、外蒙古的独立
二、苏联的民族利己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
三、美国因素的作用
四、中国的抗争、妥协及原因

第八章 苏联对华政策中的东北问题
第一节 战争前期苏联与东北的关系
一、日本入侵东北与苏联的国家安全
二、苏联谋求对日和解
三、苏联出售中东铁路
第二节 抗战全面爆发后苏中在东北的合作
一、《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二、苏联对中国东北抗战的援助
第三节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一、苏联出兵东北对日作战
二、苏联出兵东北与对华政策
三、新中国成立后苏联对东北的政策
本卷综论
一、战时苏联对华政策的发展历程
二、战时苏联对华政策中的诸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出版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