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正不阿的宰相寇准<br> 寇准是北宋时期一位著名的大臣,封莱国公,世称寇莱公。他的刚正不阿和高风亮节令世人叹服,但他却也因此官场不顺,屡次被贬,虽然一度官至宰相,最后还是在被贬地溘然离世,惨淡地结束了一生。寇准一生力主抵抗辽国,一定程度上解除了北宋的边患。他还擅长作诗,其七言绝句意境新奇,语言工整,独具韵味。<br> 青年才俊,挽衣留谏<br> 寇准(961~1023),字平仲,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华州下邦(今陕西渭南)人。也有人误认为他是山西人,依据是刘兰芳女士在流传甚广的评书《杨家将》里,使着一口标准的山西方言,称寇准为“寇老西儿”,人们都很喜欢这种亲切的叫法。山西人有个“老西儿”的谑号,人们习惯在山西籍名人的姓氏后加上“老西”,如称阎锡山为阎老西儿。但事实上,寇准是陕西人,这在《宋史》中有具体的记载。<br> 寇准出生于书香门弟,从小就聪敏过人,喜欢学习。传说他五岁时,父亲带他去拜访一位达官显贵,那位权贵财大气粗,府上修了很高的门槛和长长的石阶,年幼的寇准只好手脚并用爬行而人。权贵戏谑地说:“小子足短。”机敏的寇准立即答道:“大人门高。”一语惊人。<br> 先天的优势加上后天的努力,让寇准顺利迈入仕途。十九岁时,他考取进士,被封为大理评事,第二年又去归州巴东(今四川奉节)担任知县。意气风发的寇准在地方上作出了很多成绩,很受百姓爱戴,现在当地还保留着很多纪念他的亭子、碑石。<br> 随后,他又被调到京城开封,当上了京官。<br> 寇准刚直不阿,经常直言进谏。关于这一点,还有个“挽衣留谏”的典故。一次,寇准向皇帝汇报一件事,并详细分析其中的利害关系,其中有些意见与太宗相左,于是太宗不想继续听下去。就在太宗转身打算离开时,寇准固执地拉住他的衣角,努力劝说他坐下来听完。<br> 太宗对寇准当时的做法非常满意,说:“我有寇准,正如唐太宗有魏征。”寇准也因此得到了太宗的器重,三十一岁就当上了相当于副宰相的同知枢密院事。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