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祖先的遗产.多彩的艺术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8547917
  • 作      者:
    田战省主编
  • 出 版 社 :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艺术是开启人类心灵的钥匙,它是人类走向文明旅程不可缺少的支柱,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令人惊叹的艺术瑰宝,从而使我们可以在这多彩的艺术世界里恣意遨游。《多彩的艺术》精选了大量珍贵的图片,配以丰富的史料知识,旨在从建筑、雕塑、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武术等多个方面系统详细地介绍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艺术遗产。这些辉煌灿烂、蔚为壮观的艺术成就为中华民族增添了无限光彩,也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让我们汲取艺术的精髓,共同感受伟大祖国艺术的多姿多彩和无穷魅力!
展开
精彩书摘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因为传说天帝住在紫微垣,皇宫是禁地,所以称为紫禁城。后来清王朝灭亡了,人们就称它为故宫,意思是过去的皇宫。它位于北京城的中心,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房屋9000多间,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是中国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和帝王宫殿。
    故宫筹建于明代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完工,已有近600年的历史。故宫布局严谨有序,主要建筑物沿南北中轴线排列,依次为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神武门,中轴线两侧的建筑也基本对称。故宫大体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以前面的三殿为主,其中太和殿也被称为“金銮宝殿”,建筑最雄伟,是皇帝进行重要活动的地方;中和殿是皇帝在举行活动时的休息室;保和殿则是举行殿试和宴会外宾的地方。内廷的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住的地方,两旁对称分布着东六宫和西六宫等,供皇帝的嫔妃居住。故宫四个城角还各有一座小巧玲珑的角楼,角楼九梁十八柱,造型奇特,十分美观。
    北京故宫体现着中国宫殿建筑的最高水平,庄严大气,充分展示着封建社会皇权的尊严;同时,它也是古代建筑师和工匠们智慧的结晶。
    北京天坛
    北京天坛是华夏文明的积淀之一,占地272万平方米,位于故宫正南偏东的城南,正阳门外东侧。它是中国古代明清两朝历代皇帝祭天之地。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后经明清两朝多次改建,是保存下来的封建王朝祭祀建筑中最完整、最重要的建筑群,也是现存的艺术水平最高、最具有特色的优秀古建筑群之一。
    天坛的主要建筑有两组,即每年冬至日祭天的圜丘和每年正月上辛日祈谷的祈年殿。圜丘为汉白玉石砌的三层露天圆坛,周围有石雕栏杆围绕。石块和栏杆的数目和尺寸都是奇数,以合“阳”的意思,中心的一块石块叫“天心石”。圜丘的北面有贮存“皇天上帝”牌位的皇穹宇,是一座蓝琉璃瓦顶的小殿。殿的外面有一圈围墙,就是著名的回音壁,它巧妙地利用声学原理,一个人对墙悄声说话或轻轻击掌,另一个人便可以在围墙特定的地方听到。祈年殿建在一个直径90.9米、高约6米、三层汉白玉砌成的祈谷坛上。殿直径24.5米,总高约38米,平面为圆形象征天,殿内四根龙井柱象征四季,12根金柱象征12个月,殿外12根檐柱象征12个时辰。蓝色琉璃顶的祈年殿是天坛的标志性建筑。
    远远望去,浑圆的造型,鲜明的色彩,金色宝顶直冲苍穹,进入天坛,像是来到了广阔无垠的空问。这里空旷开阔,有天地般胸怀,又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知识,在庄严肃穆中又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神秘。P12-13
展开
目录
建筑·雕塑
中国古代建筑
北京故宫
北京天坛
长城
颐和园
圆明园
雍和宫
拉萨布达拉宫
承德避暑山庄
苏州园林
扬州园林
黄鹤楼
滕王阁
岳阳楼
秦始皇陵
明十三陵
清代帝王陵群
赵州桥
卢沟桥
大雁塔
应县木塔
晋祠
隆兴寺
曲阜“三孔”
武当山古建筑群
平遥古城
丽江古城
皖南古村落
开平碉楼与村落
福建土楼
中国古代雕塑
四羊方尊
司母戊鼎
大禾人面纹方鼎
秦始皇陵兵马俑
霍去病墓前石刻
汉击鼓说唱俑
石辟邪
敦煌莫高窟
云冈石窟
洛阳龙门石窟
麦积山石窟
大足石刻
乐山大佛
唐三彩骆驼载乐俑
昭陵六骏
晋祠圣母殿侍女像
飞来峰弥勒佛造像
绘画·书法
中国古代绘画
岩画
彩陶纹饰
《人物龙风图》
《人物御龙图》
马王堆汉墓帛画
“画祖”顾恺之
敦煌壁画
张僧繇
《游春图》
“丹青神化”阎立本
“画圣”吴道子
唐代仕女图
《牧马图》
《五牛图》
《匡庐图》
《韩熙载夜宴图》
“宋画第一”李公麟
《千里江山图》
《清明上河图》
黄公望
明四家
董其昌
陈洪绶
朱耷
石涛
“扬州八怪”
任伯年
吴昌硕
年画
中国古代书法
甲骨文
金文
石刻文
简、帛、盟书
篆书
隶书
草书
颠张狂素
楷书
楷书四大家
行书
王羲之
飞白书
魏碑体
宋四家
篆刻
玉玺
印章
闲章
印谱
秦印与汉印
皖派与浙派
音乐·舞蹈
中国古代音乐
《涂山氏妾歌》
雅乐
《诗经》中的音乐
汉乐府
《高山流水》
《广陵散》
《十面埋伏》
《渔樵问答》
《夕阳箫鼓》
《平沙落雁》
《汉宫秋月》
《梅花三弄》
《阳春白雪》
《胡笳十八拍》
《阳关三叠》
燕乐
民歌
信天游
花儿
客家山歌
小调
纳西古乐
西安鼓乐
南音
蒙古族长调和短调
蒙古族呼麦
哈萨克族“安”类
藏族酒歌和箭歌
侗族大歌
中国民族乐器

编钟
古琴
古筝
笙、管、笛、箫
胡琴
琵琶
三弦
扬琴

唢呐
芦笙
马头琴
冬不拉
中国古代舞蹈
《凤来》和《扶犁》
《葛天氏之乐》
舞蹈纹彩陶盆
《大武》
《盘鼓舞》
《剑器舞》
《兰陵王入阵曲》
《秦王破阵乐》
《霓裳羽衣曲》
龙舞
狮子舞
鼓舞
木卡姆
维吾尔族赛乃姆
蒙古族盅碗舞
藏族锅庄舞
傣族孔雀舞
壮族扁担舞
土家族铜铃舞
哈尼族竹筒舞
朝鲜族长鼓舞
苗族芦笙舞
吸取·武术
中国传统剧种
昆曲
京剧
地方戏
秦腔
豫剧
越剧
黄梅戏
湘剧
赣剧
闽剧
粤剧
汉剧
川剧
河北梆子
中国古代戏曲
关汉卿
《窦娥冤》
《单刀会》
《赵氏孤儿》
《西厢记》
《琵琶记》
《荆钗记》
《宝剑记》
《鸣凤记》
汤显祖和《牡丹亭》
《玉簪记》
《清忠谱》
《桃花扇》
《长生殿》
《十五贯》
中国传统武术
少林功夫
武当功夫
峨眉派和南拳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