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苏??电影教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9071672
  • 作      者:
    吴小丽,张成杰著
  • 出 版 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吴小丽 女,1950年生,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教授。著有《九十年代中国电影论》、《影视批评:理论与实践》(合作)等著作。
展开
内容介绍
    《苏俄电影教程》作为一部有关苏俄电影的参考教材,在上编中对苏俄电影的历史发展、创作观念、社会背景、风格样式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介绍;在下编中重点介绍了塔尔科夫斯基、索库洛夫、米哈尔科夫等六位享誉影坛的苏俄电影导演,并从思想、艺术等诸方面对他们蜚声世界的代表作品进行了详尽的读解和分析,以使读者对苏俄电影的创作现象和文化内涵及其复杂性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并激起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展开
精彩书摘
    这一时期,爱森斯坦、普金夫金等许多极有才华的艺术家一个接一个地受到整肃和严厉批判。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回避现代题材而转向历史题材,大拍特拍传记片,如《米丘林》、《巴甫洛夫》等。另一种倾向是在表现现代题材上的“无冲突论”和“粉饰现实”。这种倾向又表现在两种类型的影片中。一类是风行一时的所谓“艺术性纪录片”或“纪念碑式的史诗片”,如《宣誓》、《攻克柏林》、《第三次打击》、《斯大林格勒大血战》、《难忘的岁月》、《伟大的转折》等。这类被誉为苏联电影“新样式”的影片,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将之塑造成一个全知全能、高大完美的天才。另一类是回避矛盾冲突、粉饰现实生活的现代题材影片,如《金星英雄》、《顿巴斯矿工》、《幸福的生活》等。因此,在40年代至50年代初,苏联电影处于衰退与停滞状态,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她在保卫祖国》、《青年近卫军》、《乡村女教师》等优秀影片寥寥无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便逐渐变成了僵死的公式,题材狭窄,内容雷同,风格样式单调,表现手法干篇一律,概念化的“理想人物”代替了活生生的真实人物。个人的命运、情感、家庭、爱情、人性、人道主义乃至生活中的矛盾曲折,统统成了禁区,艺术创作完全走进了死胡同,苏联电影在战后陷入了低谷。<br>    随着50年代中期,苏联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与发展,文艺理论界展开了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方法的讨论。1954年苏联作家第二次代表大会和1959年第三次代表大会都对此进行了讨论和修订。达成的共识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在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理解中,强调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内容,赞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充分反映了人的丰富的内心世界;二是强调“方法”应鼓励艺术手法上的多样性和独创性,鼓励不同的流派和风格的百花齐放。这次讨论推动了又一个创作高潮的掀起。50年代中,大批真实地反映苏联人民精神面貌,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不同流派的优秀影片应运而生。如《第四十一》、《雁南飞》、《一个人的遭遇》、《士兵之歌》、《我住的房子》、《共产党员》、《生活的一课》、《没有说完的故事》、《狂欢之夜》、《高空》等,这一创作势头延伸至60年代。
展开
目录
前言<br>上编 苏俄电影发展简介<br>第一章 20世纪20年代:大师辈出的黄金时代<br>一、库里肖夫<br>二、维尔托夫<br>三、普多夫金<br>四、爱森斯坦<br><br>第二章 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初: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br>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提出、基本原则及其发展<br>二、战时和战后电影的曲折与发展<br><br>第三章 20世纪50年代中至60年代中:苏联电影的“新浪潮”<br>一、政治“解冻”带来的创作观念转变<br>二、“新浪潮”代表作品<br>三、“新浪潮”使苏联电影发生的根本性变化<br><br>第四章 20世纪60年代中至80年代中:题材与风格的多样化<br>一、两个发展阶段<br>二、题材与风格的多样化<br>三、这一时期的代表作<br><br>第五章 苏联解体之际和解体之后的电影状况<br>一、1985-1991年:全面改革带来的影坛变化及其代表作<br>二、1991年至今:解体之后的俄罗斯电影<br><br>下编 苏俄电影重要导演及其作品分析<br>导论<br>一、作者·影像·文本<br>二、民族·风格·文化<br><br>第六章 电影大师:塔尔科夫斯基<br>一、塔尔科夫斯基的生平及其创作概况<br>二、塔尔科夫斯基电影的创作特点<br>作品分析:《镜子》——梦、回忆与第二现实<br>作品分析:《乡愁》——“1+1=1”<br><br>第七章 严肃深邃的电影作者:索库洛夫<br>一、索库洛夫的生平及其创作概况<br>二、索库洛夫的代表作品<br>作品分析:《母与子》——镜像中的“自我”和人性意识的表达<br>作品分析:《俄罗斯方舟》——穿越时空的文化迷航<br><br>第八章 传承与创新的影像力量:萨金采夫<br>一、萨金采夫的生平及其创作概况<br>二、萨金采夫的代表作品<br>作品分析:《回归》——影像构建的当代“神话<br><br>第九章 民族身份的自我确认:帕拉让诺夫和阿布拉泽<br>一、帕拉让诺夫的生平及其创作概况<br>二、阿布拉泽的生平及其创作概况<br>作品分析:《石榴的颜色》——虚构的自由<br>作品分析:“阿布拉泽三部曲”——民族性的觉醒与地域身份的自我确认<br><br>第十章 跨出国界的文化扩张:米哈尔科夫<br>一、米哈尔科夫的生平及其创作概况<br>二、米哈尔科夫的代表作品<br>作品分析:《烈日灼人》——历史与现实的思考<br>作品分析:《西伯利亚理发师》——走向世界的俄罗斯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