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昆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5967274
  • 作      者:
    王强,李洋,谷依曼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文联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趣味浓郁的经典故事,全面展现国粹艺术悠久亘长的发展轨迹。
    赏心悦目,生动反映光辉灿烂的国粹艺术图片,立体凸显中华五千年民族艺术的非凡成果。
    一部让青年学子轻松愉快地走进国粹艺术大门的普及读本。
    一部让每个家庭了解国粹文化与营造艺术氛围的首选图书。
    一部具有多重便捷实用的检索功能的中国国粹艺术百科全书。
展开
内容介绍
    《昆曲》是我国民族艺术瑰宝中的奇葩。为了让广大读者能够了解昆曲,作者以通俗易懂的讲述方式,以其独特的理解,对昆曲的起源、发展、繁荣、衰落、复兴等对昆曲六百年的悠久历史进行了全新演绎和解读。该书文笔流畅、通俗幽默,且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可读性、艺术性。
展开
精彩书摘
    五、数风流时代,还看今朝
    3.姹紫嫣红紫谱写新纪元
    转眼间,新世纪的钟声敲响了。屈指算,昆曲已然走过了六百个年头。这六百年,昆曲可是走了一条异常艰辛的道路,从鼎盛转向衰败,又在奄奄一息中顽强挣扎,但是它不放过每一次机会,也从来没有停止过艺术上的精进。时代的变迁注定塑造了昆曲不同时期的艺术风貌,这段跨越了六个世纪的回忆未免太过遥远,咱们还是看看当下的情况吧。这都21世纪了,我们的昆曲又要面临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了呢?仔细想想,前几年我们的日子可是不好过啊,外来文化这么一冲击,可是让昆曲摔了个跟头。但我们是“老字号”啊,是传统,是精华啊,不能就这么眼睁睁地走下坡路!国家虽然昌盛了,但不能把传统文化丢了吧。此时的昆曲,最需要的是一针强心剂!
    就在昆曲一筹莫展的时候,从遥远的巴黎传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郑重宣布了首批列入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您猜猜怎么着,咱们的昆曲成为了十九个“代表作”中四个被国际评审委员会一致通过的项目之一!大伙看看啊,昆曲可是全票通过啊!这说明什么?说明咱们昆曲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和赏识,全人类都有义务去保护的一项世界级艺术瑰宝啊!再说,昆曲代表的是什么?代表的可是咱们整个中华民族啊,这等于在国际上给咱们国家争了大光啊!想想看这昆曲真可谓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不过话说回来,还是我们自身的艺术水准在那儿摆着呢,六百年的传统积淀啊,可绝非一朝一夕的功夫。因此,昆曲能得到这个荣誉,既值得骄傲与庆贺,但也是在情理之中,我们当之无愧!
    昆曲在国际上得到承认的消息一经传开,梨园圈一下子沸腾起来了,昆曲界的同仁也是兴奋不已。谁也没料到,我们唱了一辈子的昆曲,居然也能唱出国门,唱到世界上去了!但是短暂的兴奋过后,留给我们更多的应该是思考。昆曲是在国际上得到了承认,可是国内的状况是什么样的呢?我们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得到我们自身的足够重视了么?翻翻各大剧场的演出报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昆曲演出的天数,还不及零头这几天呢!而且,再看看我们在国际上得到的这个称号“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落脚点在这个“遗产”上面,也就是说明,如果我们要是再不及时抢救的话,昆曲很快就要面临着灭亡,也就是说到时候,人们只能到博物馆去参观这些已经变成遗产陈列在里面的昆曲艺术了!一门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经典的舞台艺术,它的魅力就应该体现在舞台上,而最终却落得陈列在冰冷的展馆之中,这将是何等的可悲啊!因此,国际上给予我们的不仅仅只是一个荣誉,我们应该看到,更多地是为我们敲响着警钟,告诉我们,再不采取积极的措施,昆曲可就保不住了啊!
    谁说不是这么回事儿呢,国家一接到这个喜信儿,就召集各地文化厅和各相关剧团的负责人,立马开了个会。会议主要还就是围绕着这次昆曲被评以后,咱们该怎么进一步更好地去保护这门艺术,并且还要制定一些“规矩”,有具体的措施,就好按章办事啊!大家纷纷进言献策,会议气氛那是相当浓厚。后来大家都瞅准了这样一条路,首先得保护,保护什么呢?主要就是这些昆曲的剧目,都得进行系统的整理编纂,看着人家京剧现在干吗呢么?搞配像工程!咱们昆曲也得抓紧了!其次就是继承,这个主要就是看看,我们昆曲的后备力量足不足,各院团和戏曲学校都抓紧培养人才吧,这儿由国家政策给撑腰呢,一准儿有保障!接着就是创新了,这个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六百多年了都是一个样子演下来的,现在说到改革了,一时半会儿也改不过来啊!不过,这是个长期目际,急不得,毕竟时代在变,任阿的一尘不变最终只会把路越走越窄,不利于自身发展的。最昏,就提到了发展问题,只有前面三者的基础,昆曲才能实现最终的发展,即符合自身艺术生命拘同时,还能不被这个时代所抛弃,也就是说,发展才是我们昆曲需要努力的最终方向!
    规矩定下来了,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我们应该怎么针对问题解决问题,怎样去实现我们的目际。其实,我们都能深刻地体谅到昆曲以及戏曲在当代文化背景下所在的尴尬地位,它们一边可以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和保护,一边却又不得不去面临日渐低靡的演出市场。用戏曲人经常会说的一句话来概括:“我们爱戏,可是观众爱不爱我们啊?!”这才是实话呢,演戏就是给人看,让人去欣赏体味的,连观众都没有了,我们演给谁去啊?说得更无奈一些,我们学了十多年的唱念做打,都有什么用啊?!国家就是再制定方针策略,可他没法落实到观众意愿上,掏钱看戏那才是正常,只认市场,可是不认人情!我们的前景实际上并不容乐观,即便偶尔会有虚假繁荣的景象出现,但我们自身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并且要树立一个信念——爱戏,就要接受它有高峰有低谷的客观规律,站在高峰上,我们不自负骄傲;处在低谷中,我们也绝不妄自菲薄。坚守住这片看似寂寞的土地,并且相信,我们的明天一定会美好!
    2001年,历史会把这一页留给昆曲,新世纪也会把祝福与希望留给昆曲,留给戏曲,留给能代表我们中华民族特色的所有传统艺术。
    ……
展开
目录
前言
一、昆山有曲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末识
1.村坊里巷藏正声,士子文人存慧眼
2.明初曲坛多寂寥,夜奔一出惊四座
3.水磨荡尽烟火气,伯龙浣纱传昆声

二、姹紫嫣红吴中曲,飞入寻常百姓家
1.参不破的禅与道,皆因草木都关情
2.曲学宗师沈璟,隐退官场潜心创作
3.江山常有才人出,各领风骚好几年
4.前辈风流零落尽,遗民犹度旧时曲

三、辉煌的兴盛
1.洪昇和《长生殿》
2.孔尚任和《桃花扇》
3.方成培和《雷峰塔》

四、一怠尚存的消衰
1.“花雅之争”
2.昆曲的专播流布
3.昆曲传习所

五、数风流时代,还看今朝
1.建国后国家对昆曲的扶植
2.今朝有酒今期醉
3.姹紫嫣红紫谱写新纪元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