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与模制葫芦同时出现。这种葫芦现在亦不难见到,也有晚清遗物,距今已有百年左右。表面上看,它的工艺算不上复杂,但令人奇怪的是,它是如何弯曲而成的?明代谢肇涮的有关记载前文已引,谢是个经多见广的博学之士,他对模制的方葫芦并没有感到奇怪,却对这种挽结的葫芦何以能如此而困惑不解,可见这种工艺在当时就是颇为神秘的,只有少数人掌握。直到前些年,尽管有不少人在努力探讨其中的奥秘,却始终不得其解。要把葫芦打成一个结,看来首先必须是长柄葫芦,而且柄愈长愈细愈好,这恐怕是没有问题的。但正像谢肇涮所说的,嫩葫芦很脆,要使它弯曲得能够挽成一个结,必然会折断,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呢?民间有一种说法,说是要在旱天的中午时分,趁葫芦秧子打蔫的时候,这时葫芦也变得很柔软,容易挽成。不过有人按此法试验,屡屡失败。谢肇涮在其记载里还提供过一个方法,即用酒浇在葫芦秧子的根部,便可使葫芦变软,能够挽而成结。究竟此说有否根据,不得而知,因为谢肇涮也是说“或云”,即听别人说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