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通常将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作品看做是巴罗克音乐发展的巅峰。但是当我们意识到在巴赫生前他所有的作品既没有得到广泛的流传也没有获得普遍的认同时,上面的断言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变得具有讽刺意味了。确实,巴赫的作曲方式为他与始于18世纪30年代的莱比锡权威之间的相处,带来相当多的麻烦。当时所产生的具有决定性且令他难以达到的变革,如同发生在以往任何一段音乐史中的一样深远,使巴赫的音乐听起来无足轻重、艰深(当时限定用“learned”来形容),并且老套.对于巴赫自己来讲,从善意的角度理解最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他的儿子们却成为了新音乐风格发展中的重要人物。据推断,他的儿子卡尔·菲利浦.埃曼纽埃尔(CarlPhilippEmanuel)称巴赫为“旧式假发”,希望这是出于敬意。另一方面,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分析性注释表明,在18世纪30年代及其之后的时期,巴赫的音乐作品显示出了他对新风格的接纳。
调查某个历史阶段的变革往往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在18世纪,因为有大量的材料及许多相反的观点,这里是旧观念的延留,那里又出现新观念早期萌生的迹象,且常常是二者兼而有之。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