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中毛泽东还提出,要通过精耕细作,使中国“变成世界第一个高产的国家”。他说,有的县现在已经是亩产千斤了,半个世纪搞到亩产两千斤行不行呀?将来是不是黄河以北亩产八百斤,淮河以北亩产一千斤,淮河以南亩产两千斤?到21世纪初达到这个指标,还有几十年,也许不要那么多时间。我们靠精耕细作吃饭,人多一点,还是有饭吃。我看一个人平均三亩地太多了,将来只要几分地就尽够吃。①
扩大的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1956年到1967年全面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这个修正草案是以1956年1月最高国务会议通过的纲要草案为基础,通过修改、补充后形成的。与原草案相比,基本内容没有太多的变化,但由于已经在全国实现了农业合作化,故而删除了合作化速度的要求,增加了巩固合作社的内容。其序言中强调:“在农业发展的道路上,困难还是会继续出现的。但是,事在人为。对于我们解放了的人民来说,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不怕困难,是我们劳动人民本来的伟大性格。”②
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专门讲到了修改后的《农业发展纲要》问题。毛泽东说:经过两年的实践,基本要求还是那个四、五、八,就是粮食亩产黄河以北400斤,淮河以北500斤,淮河以南800斤。12年要达到这个目标,这是基本之点。整个纲要基本上没有改,只是少数条文改了。有些问题已经解决了,如合作化问题就基本上解决了,相应的条文就作了修改。有些过去没有强调的,如农业机械、化学肥料,现在要大搞,条文上就加以强调了。还有条文的次序有些调动。这个修改过的《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经过人大常委和政协常委联席会议讨论以后,要重新公布,拿到全国农村中去讨论。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