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升平戏乐?澳门戏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3945670
  • 作      者:
    张静著
  • 出 版 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升平戏乐:澳门戏曲》充分展示澳门文化艺术发展的历史及其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系统梳理与深入探讨澳门独特文化现象的内涵,从不同侧面反映澳门文化艺术历史发展。
展开
精彩书摘
    16世纪下半叶,葡萄牙人开始在澳门长期留居并逐渐划地自治,西方传教士很快随着葡商接踵而至,成立澳门教区,创建圣保禄学院,并以澳门为根据地,努力进入中国内地。于是,澳门除了作为东西方交通和贸易的重要港口,在当时的世界经济交流中发挥较大作用外,还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举足轻重,从16世纪到18世纪,由这里出发踏上中国土地的耶稣会士,如罗明坚、利玛窦、金尼阁、汤若望等人,书写了中国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华彩篇章。<br>    澳门既是西方传教士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字、认识中国文化和礼仪的加油站,摸索对华传教政策、采取适宜应对措施的演习场,也是他们遭遇挫折后的容身之处,寻求东山再起的退守之所,甚至是他们最后客死他乡的安息之地。扮演如此重要角色的澳门,被教会苦心经营,而天主教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不可避免的矛盾,也较早在澳门显露出来,包括演戏在内的中国人娱乐,即遭到教会的强烈反对。<br>    18世纪澳门的中国人在舞台上和游行中展示出来的节日欢乐,为教会所不容,教会尝试使用各种方法消除他们讨厌的景象,这在19世纪初瑞典人龙思泰的《早期澳门史》中有清楚的记述。该书根据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梳理了葡萄牙在华居留地的历史以及在华罗马天主教会及其布道团的历史。书中提到教会不仅曾命人推倒中国人正在演戏的舞台,宗教裁判所还正式下令杜绝任何表演和游行。1816年,更有一位主教发出软硬兼施的告诫书,以慈父般的口吻严厉劝告教徒无论在街上还是在家中,都不能偷看游行队伍,否则将被革除教籍。<br>    中国人怎能拒绝节日张灯结彩、赴祠肃拜、锣鼓喧腾的民俗以及乐而多趣的中国戏?尤其是这些节日,通常还凝结着浓厚的中国文化和民间信仰。后世学者研究证明,当年主教发出告诫书的时间,正逢天后诞临近,天后对于靠海为生的澳门人来说,是慈悲的庇佑之神,具有神圣的地位,逢其神诞,当然要隆重庆贺。教会一味硬性规定,终遏制不了教徒观看游行表演。可以说,希望更多神灵保佑的一般民众,可能只是把传教士口中的“天主”当做其他诸神一样信奉,并非独尊,而教会禁止中国人娱乐,显然不够明智,无怪乎清康熙帝后来谕令禁止西洋人在中国行教,免得多事。
展开
目录
前言<br>潮涌濠江<br>被反对的中国娱乐<br>志士班优天影<br>战时繁荣<br>红色豪情<br>烽火梨园(一)<br>十年一剑——任剑辉<br>成长岁月——红线女、白雪仙、邓碧云<br>了了神童——郑碧影、小龙剧团、九叔剧团<br>断肠音声——歌伶、曲家<br>太平有象<br>天后诞神功戏<br>土地诞神功戏<br>谭公诞神功戏<br>哪吒诞神功戏<br>其他神诞演剧<br>知音同乐<br>先进后学<br>春风化雨<br>花间亭下<br>粤韵风华<br>烽火梨园(二)<br>蔚为大观——戏班<br>争奇斗艳——剧目<br>妙笔生花——编剧<br>大爱仁心——善长<br>歌台何处<br>繁华旧梦——清平戏院<br>落英缤纷——域多利、国华、平安<br>独领风骚——永乐戏院<br>且看今朝——综艺馆、文化中心、旅游塔剧院<br>盛世新声<br>粤剧的新机遇<br>戏曲百花园<br>澳门艺术节<br>澳门粤剧曲艺发展之思<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