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早期北京的剧场和电影院
三、老北京的“戏园子情结”
从前的老北京人对于戏曲,尤其是京剧经常怀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姑且称之为“戏园子情结”。不论出身门第富贵与贫穷,不论从事职业高贵与低贱,许多人都能在京胡的伴奏下字正腔圆地唱上几口;而对于京剧中各派唱腔、各路行当和当红名伶,人们更是如数家珍。据专家考证,上世纪20年代时的北京一般文化人收入水平属中上等,平日里的嗜好有下饭馆;听京戏;看文明戏、话剧或电影;泡茶馆;逛琉璃厂买书籍、碑帖、文物等。
过去的老戏园一般临街,门前竖着一个木制单门牌坊,坊额上写着戏园的名号。戏园子不预先售票,通常开戏时间从上午10时一直演到下午5时左右,随到随进,茶资中包含戏资。观众席前面为散座,中间设包桌,后排是军、警的“弹压席”;楼上设包厢。场内有茶水行、小卖行和手巾把行等。戏园内,售卖各种小食的商贩不停走动;伙计将冒着热气手巾把儿准确地甩向楼上或楼下某个座位上的客人,口中吆喝:“手巾把儿来喽!”消费随时收取,不用计较。台上的唱戏声、乐器伴奏声和台下的叫卖声、观众的叫好声混成一片。从前人们在戏院“听”戏,不兴鼓掌,而兴“叫好”;演员在演出过程中,常凶某一句精彩唱腔,或某一个优美身段、高难动作赢得台下观众满堂喝彩声。人们边“听”戏、边吃东西、边抽烟,边议论,乱哄哄的。大文人梁实秋曾有一段描述:
我小时候喜欢听戏,在北平都说听戏,不说看戏。真正内行的听众,他不挑拣座位,在池子里能有个地方就行,“吃柱子”也无所谓,在边厢暗处找个座位就可以,沏一壶茶,眯着眼,歪歪斜斜的缩在那里——听戏。实际上他听的不是戏,是某一个演员的唱。戏的主要部分是歌唱。听到一句回肠荡气的唱腔,如同搔着痒处一般,他会猛古丁的带头喊一声“好”!若是听到不合规矩荒腔走板的调子,他也会毫不留情的送上一个倒彩。真是曲有误,周朗顾!
(梁实秋:《听戏、看戏、读戏》,载《雅舍杂文》,第60页,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8月。)
当时有一首哼唱的小调:
微风吹来,多么凉爽。北京的茶园,多么热闹。
有说有笑,还有闹呀;捧角儿的叫声,吓我一跳。
过去,演戏的舞台三面都是观众,无幕无景。台前的柱子上常挂有楹联,宣示本戏园的经营宗旨理念。有的戏院挂出楹联体现出人们旧的伦理观念,如“金榜题名虚欢乐”和“洞房花烛假姻缘”之类;重修后的广和楼戏园,楹联用红底黑漆写道:“学君臣,学夫妇,学朋友,汇千古忠孝节义,重重演来,漫漫逢场作戏;或富贵,或贫贱,或喜怒,或哀乐,将一时离合悲欢,细细看来,管教拍案惊奇”。在上下场中间悬有横匾,上书“盛世元音”。京城中有名的文明茶园内有一副对联:“强弱本俄顷,愿同胞爱国正宗,此日漫谈天下事;古今无常理,祝团结文明进步,他年都是戏中人。”经常有人沉浸于剧情之中难以自拔,有人形容为“顷刻驰驱千里外”,“古今悲欢一宵中”。
民国成立后,戏园子改称谓为戏院。20年代时,北京城最有名的戏院当属第一舞台和开明大戏院。第一舞台由京剧名武生杨小楼、名旦姚佩秋与商人集资兴建,开业于民初,剧场建筑和灯光仿照上海三马路大舞台的样式。据资料显示,戏园内设有三层楼观众坐席,一层分池座和廊座,座位是横向长条靠背椅,茶具和食品可放在椅背上方;二层为包厢;三层为散座;全场可容纳观众数量为2600名,剧场拥有过去少见的转台设备和灯光,舞台为椭圆形,台口为镜框式,并在京城各家戏院中首次自由变换由院方出资制作的平面布景片子;同时,使用了大幕,并以天幕代替门帘台帐。过去的剧场将“场面”(即伴奏的乐队)安置在舞台后部,以后逐步移往台侧,第一舞台也是这样。有人将这座戏园子概括为五个第一:京城中第一家拥有三层楼观众席位的戏园子;第一个将方形舞台改为椭圆形舞台的戏园子;第一个没有台柱子的戏园子;第一个采用大幕和实行人工旋转舞台的戏园子。此外,第一舞台还创出了一个“第一”,在京城各戏园(院)中首创男女同厢看戏,开了风气之先。据记载,1930年有一次为江西水灾举行义演,京城中的名伶纷纷登台献艺,余叔岩与杨小楼合演《阳平关》,马连良与余叔岩共唱《定军山》。据说,这场演出,北平几乎所有的老生演员悉数到场,轰动一时。1937年的一场火灾使这座有名的戏院付之一炬,甚为可惜。
1922年9月17日,位于珠市口大街路南的开明大戏院正式开幕,对街就是赫赫有名的第一舞台。修缮一新的欧式风格大门为椭圆拱形,舞台风格介于向前稍突出的镜框式与中国传统三面敞开式之间,黑绒大幕显得十分华丽,观众席是一排排单人座椅,对号入座。开明大戏院是全市第一家设售票房预售戏票的戏院。新戏院开幕后,前来看戏的观众中大多为京城中达官贵人、淑女名媛;门外汽车、马车、包车云集,普通路人根本不敢问津。30年代初期以前,该戏院被视为高级观众专享之所。据《市井生活》一书记述,开明大戏院开幕当日的压轴大戏是梅兰芳的《贵妃醉酒》;这里是梅兰芳最喜爱的剧场。梅兰芳与杨小楼、余叔岩合演传统老戏的票价为一两块银元;梅兰芳演出新戏的票价为两三块银元。1923年1月,梅兰芳在此演出新排《上元夫人》时,票价为三元以上。当时,梅剧团一日演出的包银为450块银元,这在当时是很大的一笔数目。
随着新式戏院出现,新的经营方式开始施行,许多戏院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公布每日上演的剧目和演员阵容;同时在戏院门口也用木牌将一周将上演的戏和演员写出预告,上面写着“吉祥新戏,风雨无阻”。位于前门外香厂胡同的新明戏院,于民国八年(1919年)在京城中各戏园(院)首先使用“戏院”称谓,并实行看戏买票,凭票入场,对号人座。剧场内的座位分成包厢、池座、廊座三种,座椅上写有排号座号,观众购票时可按座位图挑选座位,并同时得到随票出售的戏单。对于一些因没钱买不起票的戏迷来说,只有想方设法溜入场内,人们将这种行为称为“听蹭戏”。
在戏剧舞台上,许多过去的陋俗或恶习随着社会进步被摈弃,舞台的布景和演员的行头也更追求清新、飘逸。如梅兰芳先生将中国传统的绘画图案、织绣图案运用在演出之中;马连良先生提出行头做到“三白”,即领口白、袖口白、靴底白;他还要求全体演员,包括龙套在内,上台之前一定要剃头,令观众感到耳目一新。
此外,在城南天桥附近,聚集许多民间艺人,分布有泰轩园、万胜轩、天乐园、开桂园、小桃园、小小戏园、小吉祥戏园等规模较小、设备简陋的茶园、戏园,以演出曲艺、杂耍和评戏、梆子等民间艺术为主。在这一带规模最大、名气最响的是建于1918年的城南游艺园。当时有一位名叫彭秀康的江西籍国会议员常来南城一带游玩,看到天桥西边的河边有一片绿荫空地,同时又觉得有钱可赚,便筹资用很短时间建立起了这座包括多种娱乐项目的游艺园。园中不仅有京剧戏台、木偶剧场、电影院、魔术场、杂耍场、文明戏,还有旱冰场、保龄球、露天电影、茶座等。其中最大的是京剧场,二层楼的观众席,男女不分座,京剧不论文行、武行、龙套,一律由坤角(女演员)担当。由于票价便宜,每人花上两毛钱门票,就呵以在园内随意看戏、娱乐,因此卖座很好。但因游艺园建筑质量很差,开幕没几天就发生了大门口彩色牌坊被风吹倒,压坏了20多辆黄包车的事件。后来,在京剧场内发生了塌楼事故,一位名叫燕三的京城名媛从楼上掉下来,当场摔死,赔了许多钱,游艺园也被当局封闭,元气尽失,一蹶不振,终于在一片萧条中关门歇业。
1919年2月另一家仿照上海大世界建造的游艺场所新世界在城南香厂开业,与城南游艺园花园式布局不同,新世界是一座四层船形大楼,设有当时很少有的电梯(据记载,上世纪20年代初,只有北京饭店、六国饭店和新世界有电梯)。楼内有曲艺、杂耍、露天电影、文明戏、中外百货、西餐馆、咖啡馆及屋顶花园。大楼的一层有一部分是专营南、北大菜的“小有天饭店”,另一部分是剧场,专门演出京剧;一代名伶孟小冬及苏兰舫、金凤奎、张玉凤、胡振生等名角曾在此登台。有人描述,开业当日,观众爆满到将座椅踩坏的地步,甚至发生因抢乘电梯而被拥挤致死的事件。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