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当代北京剧场影院史话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1708786
  • 作      者:
    柯小卫著
  • 出 版 社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北京戏楼、戏台、戏园子是京味文化组成部分;而新文化、新艺术从改造旧戏班和演出场所开始;“文革”时期的红色剧场与红色影院;二十一世纪北京影剧院面面观……
  历史是需要用文字、图片等记录下来的。《当代北京剧场影院史话》既体现“史”的宗旨,即以真实的史料为依据,注重完整性、科学性、知识性,纵向脉络清晰,横向展现充分;又具有“话”的特点,即力求叙述的通俗生动和议论的简洁明了,使老百姓愿意读、喜欢读。
展开
作者简介
  柯小卫,1957年9月生汉族,文化学者。 
    上世纪80年代曾供职于中国作家协会,现为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理事、北京市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理事、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 
    主要作品出版长篇人物传记《陈鹤琴传》;文化丛书《当代北京餐饮史话》;发表散文《今夜月最明》;纪实文学《梅州大侠廖安祥》、《晚年陈立夫》、《孤岛往事》、《松林中新生的学校》、《我的父亲柯在铄》、《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全国学联》、《又到香江涨潮时》等,学术论文《陈鹤琴与晓庄》、《重读“活教育”》、《为了人的教育》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当代北京社会生活史话》丛书属于当代北京编辑部组织编写的《当代北京丛书》中的史话系列,它的目的是记录和宣传北京在新中国成立后,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发展和进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绩;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当代北京史的研究成果,帮助大家了解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同时,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向世人展示当代北京的成就和风貌。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本书是其中的一册《当代北京剧场影院史话》。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早期北京的剧场和电影院
  三、老北京的“戏园子情结”
  从前的老北京人对于戏曲,尤其是京剧经常怀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姑且称之为“戏园子情结”。不论出身门第富贵与贫穷,不论从事职业高贵与低贱,许多人都能在京胡的伴奏下字正腔圆地唱上几口;而对于京剧中各派唱腔、各路行当和当红名伶,人们更是如数家珍。据专家考证,上世纪20年代时的北京一般文化人收入水平属中上等,平日里的嗜好有下饭馆;听京戏;看文明戏、话剧或电影;泡茶馆;逛琉璃厂买书籍、碑帖、文物等。
  过去的老戏园一般临街,门前竖着一个木制单门牌坊,坊额上写着戏园的名号。戏园子不预先售票,通常开戏时间从上午10时一直演到下午5时左右,随到随进,茶资中包含戏资。观众席前面为散座,中间设包桌,后排是军、警的“弹压席”;楼上设包厢。场内有茶水行、小卖行和手巾把行等。戏园内,售卖各种小食的商贩不停走动;伙计将冒着热气手巾把儿准确地甩向楼上或楼下某个座位上的客人,口中吆喝:“手巾把儿来喽!”消费随时收取,不用计较。台上的唱戏声、乐器伴奏声和台下的叫卖声、观众的叫好声混成一片。从前人们在戏院“听”戏,不兴鼓掌,而兴“叫好”;演员在演出过程中,常凶某一句精彩唱腔,或某一个优美身段、高难动作赢得台下观众满堂喝彩声。人们边“听”戏、边吃东西、边抽烟,边议论,乱哄哄的。大文人梁实秋曾有一段描述:
  我小时候喜欢听戏,在北平都说听戏,不说看戏。真正内行的听众,他不挑拣座位,在池子里能有个地方就行,“吃柱子”也无所谓,在边厢暗处找个座位就可以,沏一壶茶,眯着眼,歪歪斜斜的缩在那里——听戏。实际上他听的不是戏,是某一个演员的唱。戏的主要部分是歌唱。听到一句回肠荡气的唱腔,如同搔着痒处一般,他会猛古丁的带头喊一声“好”!若是听到不合规矩荒腔走板的调子,他也会毫不留情的送上一个倒彩。真是曲有误,周朗顾!
  (梁实秋:《听戏、看戏、读戏》,载《雅舍杂文》,第60页,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8月。)
  当时有一首哼唱的小调:
  微风吹来,多么凉爽。北京的茶园,多么热闹。
  有说有笑,还有闹呀;捧角儿的叫声,吓我一跳。
  过去,演戏的舞台三面都是观众,无幕无景。台前的柱子上常挂有楹联,宣示本戏园的经营宗旨理念。有的戏院挂出楹联体现出人们旧的伦理观念,如“金榜题名虚欢乐”和“洞房花烛假姻缘”之类;重修后的广和楼戏园,楹联用红底黑漆写道:“学君臣,学夫妇,学朋友,汇千古忠孝节义,重重演来,漫漫逢场作戏;或富贵,或贫贱,或喜怒,或哀乐,将一时离合悲欢,细细看来,管教拍案惊奇”。在上下场中间悬有横匾,上书“盛世元音”。京城中有名的文明茶园内有一副对联:“强弱本俄顷,愿同胞爱国正宗,此日漫谈天下事;古今无常理,祝团结文明进步,他年都是戏中人。”经常有人沉浸于剧情之中难以自拔,有人形容为“顷刻驰驱千里外”,“古今悲欢一宵中”。
  民国成立后,戏园子改称谓为戏院。20年代时,北京城最有名的戏院当属第一舞台和开明大戏院。第一舞台由京剧名武生杨小楼、名旦姚佩秋与商人集资兴建,开业于民初,剧场建筑和灯光仿照上海三马路大舞台的样式。据资料显示,戏园内设有三层楼观众坐席,一层分池座和廊座,座位是横向长条靠背椅,茶具和食品可放在椅背上方;二层为包厢;三层为散座;全场可容纳观众数量为2600名,剧场拥有过去少见的转台设备和灯光,舞台为椭圆形,台口为镜框式,并在京城各家戏院中首次自由变换由院方出资制作的平面布景片子;同时,使用了大幕,并以天幕代替门帘台帐。过去的剧场将“场面”(即伴奏的乐队)安置在舞台后部,以后逐步移往台侧,第一舞台也是这样。有人将这座戏园子概括为五个第一:京城中第一家拥有三层楼观众席位的戏园子;第一个将方形舞台改为椭圆形舞台的戏园子;第一个没有台柱子的戏园子;第一个采用大幕和实行人工旋转舞台的戏园子。此外,第一舞台还创出了一个“第一”,在京城各戏园(院)中首创男女同厢看戏,开了风气之先。据记载,1930年有一次为江西水灾举行义演,京城中的名伶纷纷登台献艺,余叔岩与杨小楼合演《阳平关》,马连良与余叔岩共唱《定军山》。据说,这场演出,北平几乎所有的老生演员悉数到场,轰动一时。1937年的一场火灾使这座有名的戏院付之一炬,甚为可惜。
  1922年9月17日,位于珠市口大街路南的开明大戏院正式开幕,对街就是赫赫有名的第一舞台。修缮一新的欧式风格大门为椭圆拱形,舞台风格介于向前稍突出的镜框式与中国传统三面敞开式之间,黑绒大幕显得十分华丽,观众席是一排排单人座椅,对号入座。开明大戏院是全市第一家设售票房预售戏票的戏院。新戏院开幕后,前来看戏的观众中大多为京城中达官贵人、淑女名媛;门外汽车、马车、包车云集,普通路人根本不敢问津。30年代初期以前,该戏院被视为高级观众专享之所。据《市井生活》一书记述,开明大戏院开幕当日的压轴大戏是梅兰芳的《贵妃醉酒》;这里是梅兰芳最喜爱的剧场。梅兰芳与杨小楼、余叔岩合演传统老戏的票价为一两块银元;梅兰芳演出新戏的票价为两三块银元。1923年1月,梅兰芳在此演出新排《上元夫人》时,票价为三元以上。当时,梅剧团一日演出的包银为450块银元,这在当时是很大的一笔数目。
  随着新式戏院出现,新的经营方式开始施行,许多戏院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公布每日上演的剧目和演员阵容;同时在戏院门口也用木牌将一周将上演的戏和演员写出预告,上面写着“吉祥新戏,风雨无阻”。位于前门外香厂胡同的新明戏院,于民国八年(1919年)在京城中各戏园(院)首先使用“戏院”称谓,并实行看戏买票,凭票入场,对号人座。剧场内的座位分成包厢、池座、廊座三种,座椅上写有排号座号,观众购票时可按座位图挑选座位,并同时得到随票出售的戏单。对于一些因没钱买不起票的戏迷来说,只有想方设法溜入场内,人们将这种行为称为“听蹭戏”。
  在戏剧舞台上,许多过去的陋俗或恶习随着社会进步被摈弃,舞台的布景和演员的行头也更追求清新、飘逸。如梅兰芳先生将中国传统的绘画图案、织绣图案运用在演出之中;马连良先生提出行头做到“三白”,即领口白、袖口白、靴底白;他还要求全体演员,包括龙套在内,上台之前一定要剃头,令观众感到耳目一新。
  此外,在城南天桥附近,聚集许多民间艺人,分布有泰轩园、万胜轩、天乐园、开桂园、小桃园、小小戏园、小吉祥戏园等规模较小、设备简陋的茶园、戏园,以演出曲艺、杂耍和评戏、梆子等民间艺术为主。在这一带规模最大、名气最响的是建于1918年的城南游艺园。当时有一位名叫彭秀康的江西籍国会议员常来南城一带游玩,看到天桥西边的河边有一片绿荫空地,同时又觉得有钱可赚,便筹资用很短时间建立起了这座包括多种娱乐项目的游艺园。园中不仅有京剧戏台、木偶剧场、电影院、魔术场、杂耍场、文明戏,还有旱冰场、保龄球、露天电影、茶座等。其中最大的是京剧场,二层楼的观众席,男女不分座,京剧不论文行、武行、龙套,一律由坤角(女演员)担当。由于票价便宜,每人花上两毛钱门票,就呵以在园内随意看戏、娱乐,因此卖座很好。但因游艺园建筑质量很差,开幕没几天就发生了大门口彩色牌坊被风吹倒,压坏了20多辆黄包车的事件。后来,在京剧场内发生了塌楼事故,一位名叫燕三的京城名媛从楼上掉下来,当场摔死,赔了许多钱,游艺园也被当局封闭,元气尽失,一蹶不振,终于在一片萧条中关门歇业。
  1919年2月另一家仿照上海大世界建造的游艺场所新世界在城南香厂开业,与城南游艺园花园式布局不同,新世界是一座四层船形大楼,设有当时很少有的电梯(据记载,上世纪20年代初,只有北京饭店、六国饭店和新世界有电梯)。楼内有曲艺、杂耍、露天电影、文明戏、中外百货、西餐馆、咖啡馆及屋顶花园。大楼的一层有一部分是专营南、北大菜的“小有天饭店”,另一部分是剧场,专门演出京剧;一代名伶孟小冬及苏兰舫、金凤奎、张玉凤、胡振生等名角曾在此登台。有人描述,开业当日,观众爆满到将座椅踩坏的地步,甚至发生因抢乘电梯而被拥挤致死的事件。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早期北京的剧场和电影院
追溯北京的文化娱乐业发展历史,大约在二三百年前出现了茶园,以后演变成戏园,到了清末民初时期,发展为新式戏院和电影院。
一、早期的“茶园”
二、戏楼、戏台、戏园子
三、老北京的“戏园子情结”
四,“大观楼”与早期电影院
五、新式戏院和电影院
六、旧艺人的生活情形
七、解放前夕的北平演出场所

第二章 新中国的文化建设高潮
新中国建立后,北京形成了新的文化格局,各种艺术门类百花齐放,欣欣向荣。在1959年建国十周年大庆期间,新中国文艺达到了第一个高潮。
一、解放初期对影剧院的恢复
二、“青艺”与“人艺”
三、对旧戏班和演出场所的改造
四、新建的一批专业剧场
五、50年代的电影院
六、新中国电影的“第一”
七、儿童剧场与儿童电影院
八、大观楼立体宽银幕电影院
九、遍布全市的文化宫和工人俱乐部
十、辉煌的1959年

第三章 与共和国一起成长
60年代初,国家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然而文化事业却未停下发展的脚步,人们保持了乐观、向上的情绪,与共和国一起成长。
一、“四不要”礼堂
二、周恩来与文艺事业
三、新中国的电影明星
四、人民舞台的兴旺
五、《东方红》在人民大会堂首演

第四章 “文革”中的剧场和影院
“文革”时期,剧场和电影院与整个社会一样,处于红色漩涡的中心, “样板戏”和“红色电影”是这一时期社会文化的主要标志。
一、“文革”时期的剧场
二、“文革”中的电影院
三、“红色电影”
四、关于外国电影的记忆
五、“内参片”

第五章 春潮喷涌而发
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经济开始复苏,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剧场和电影院的经营主体、计划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不断受到新的冲击,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一、体育馆成为演出场所
二、“话剧热”遍京城
三、“内部礼堂”对外开放,电影出现“井喷”
四、“鸳鸯座”与“夜场”
五、带有时代标记的新剧场

第六章 老剧场的困境与出路
从80年代开始,许多老剧场面临拆迁,文化界人士大力呼吁保护;随着文化管理体制开始改革,各剧场纷纷采取措施,努力扭转经营亏损局面;剧场经营出现新的转机。
一、老剧场的不景气
二、“旧长安”与“新长安”
三、“老舍茶馆”、“天桥乐”和“梨园剧场”
四、传统京剧的振兴

第七章 电影院市场机制的形成
随着电影院的市场运营机制逐渐形成,各种类型的新式电影院应运而生;电影管理体制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繁荣局面。
一、电影市场寻找新的出路
二、由一部进口大片引起的改革
三、电影院小厅与多厅影城
四、商业院线
五、数字电影和3D电影

第八章 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于2007年12月22日建成,前后历时五十载,成为规模宏伟、设施先进、国内等级最高的演出场所,标志着中国剧场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准,从而树立起中国作为大国的文化开放新形象。
一、国家大剧院建设方案的确定
二、大剧院建设中遇到的困难
三、大剧院创造的奇迹
四、大剧院开业前的准备
五、国家的文化标志

第九章 21世纪剧场面面观
进入21世纪,剧场的功能和作用已完全市场化,北京的剧场形成了新的格局,从而使城市文化更加多元、丰富,出现了许多新的亮点。
一、梅兰芳大剧院
二、小剧场的生存之忧
三、周末相声俱乐部
四、高票价的困惑
五、旅游演出市场
六、中国评剧大剧院
七、“刘老根大舞台”
八、郭德纲与德云社

第十章 新世纪的文化振兴
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结束后,奥运场馆成功转型;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在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拉开帷幕,标志着新世纪文化振兴的到来。
一、奥运场馆的华丽变身
二、复兴之路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