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玛神的“元信息”解读 代自序
绪言
第一章侗歌艺术的传统样式及其传承模式
第一节侗歌艺术历史分期“背离”模式说
一、原始文化时期:作为生产活动的产物
二、古代文化时期:作为观念形态的产物
三、泛历史文化时期:作为审美对象的产物
第二节传统表演方式、种类及格局划分
一、耶的分类
二、嘎的分类
三、款的分类
四、侗歌种类及其分布格局
第三节民问“诗史”与“诗论”
一、歌师
二、《歌师传》
三、歌论
第四节场域的核心性要素、标定性表演与动态性环节
一、场域的核心性要素:侗歌艺术的“创造者与承担者”
二、场域的能动性要素:标定表演和程式化创作
三、场域的动态性环节:师徒、家庭、社会传承
第二章转型期侗歌艺术传承场域衍化模式描述
第一节 口头传承模式与族群社区的表演结构法则
一、与族群社区民俗语境的密切性关联
二、与族群社区基本规则的调控性关联
三、与族群社区表演结构要素的特殊性关联
四、与族群社区文化体系的互动性关联
第二节创生性衍化与传承模式的多维建构
一、市场传承模式与“背景性预期”
二、校园传承模式与“新生性文化”选择
三、政府行为传承模式与“元叙事”模式建构
第三章转型期侗歌艺术传承场域场所化与歌师精神皈依
第一节场域衍化模式的多维走向与价值位移
一、民间性与精英性
二、神圣性与世俗性
三、民间精英化与神圣世俗化
第二节艺术化生存的淡化与歌师归位
一、传承场域衍化与艺术化生存的日趋淡化
二、歌师类型及其概念内涵、外延的变化
三、歌师的生存状态、价值归位与精神皈依(Conversion)
第四章转型期侗歌艺术场域
衍化美学特征与意义系统多元整合
第一节传承场域意义系统的多元性
一、转型期传承场域要素构成的仿像性倾向问题
二、转型期传承场域衍化过程的消费性倾向问题
三、转型期传承场域衍化过程
遭遇挑战性和选择性问题
四、转型期传承场域模式的“狂欢化”诗性意味问题
第二节传承场域的话语空间与信息域生成
一、意义系统整合与感知审美世界方式
二、传承场域话语空间与审美感受力生成
三、跨文化对话与审美境界推崇
四、“养心”论的理论意义与超越性宇宙情怀
第三节案例描述与意义系统整合的可能
一、人文暖流的释放:两场“哆耶”两种效果
二、“祛魅”与“复魅”:“哆耶”
遭遇生态文明的抉择
三、“刷新”与“呵护”:“哆耶”
呼唤人文深度与意义整合
跋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英一汉术语、人名对照表
附论.四题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