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马克思的实践辩证法思想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38038
  • 作      者:
    熊文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熊文,湖北黄冈人,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获哲学二十学位,现任教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
展开
内容介绍
  目前对马克思实践辩证法思想的研究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对传统的辩证唯物主义体系往往采取了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二是在对实践辩证法的解释上重新造成了人与自然、自在之物与为我之物的对立;三是相关研究有意无意地割裂了实践辩证法的历史联系。针对以上问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年学术文库:马克思的实践辩证法思想研究》从四个方面着手,力图切实推进对马克思实践辩证法思想的研究:第一,深入研究了马克思实践辩证法思想与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关系。第二,深入研究了马克思实践辩证法产生的逻辑进程。第三,深入研究了马克思实践辩证法的构成要素。第四,深入研究了马克思实践辩证法的具体内涵。
展开
精彩书摘
  大部分学者认为,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标志,马克思宣告了实践唯物主义的诞生。这种新唯物主义不同于以往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它牢牢地奠基于人的现实的感性的实践基石之上。同时,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手稿或著作来看,把马克思的辩证法理解为实践辩证法符合马克思创立的实践唯物主义的实质。但目前国内学者对实践辩证法的具体理解尚存在分歧,持反对意见者有之,持赞同意见者在对实践辩证法的阐述和论证上仍有未臻完善之处。如一些学者对辩证唯物主义体系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在辩证法领域重新造成人与自然的对立、自在之物与为我之物的对立,有意无意地割裂实践辩证法的历史联系,等等。这些在实践辩证法研究过程中出现的理论问题都亟待解决。<br>  因此,论证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实践辩证法,正确地阐述实践辩证法,不仅有利于深入推进马克思辩证法思想研究,而且对于更好地理解和坚持马克思创立的实践唯物主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br>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br>  国内外学者对马克思辩证法思想的研究已逾百年。<br>  在国外,相关研究有着两条迥然不同的道路:一是从晚年恩格斯对辩证法思想的探索开始,逐步发展到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辩证唯物主义体系的形成;二是从卢卡奇等人对马克思辩证法思想的重新理解开始,逐步发展到以西方马克思主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学为代表的对马克思辩证法思想的各种不同解读。<br>  在国内,对马克思辩证法思想的研究呈现出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一是从1923年瞿秋白首次把唯物辩证法引入国内起到“文革”前,马克思主义者在不懈的革命实践和理论探索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二是从“文革”到改革开放前,对于马克思辩证法思想的研究陷入扭曲的状态;三是从改革开放至今,在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随着西方马克思主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学以及现代西方哲学著作的大量引进,国内的马克思辩证法思想研究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br>  ……
展开
目录
导论&nbsp;深入推进马克思辩证法思想的研究<br>一、问题的提出<br>二、国内外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br>三、本书的研究思路<br><br>第一章&nbsp;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br>一、马克思批判黑格尔辩证法的前提性问题<br>(一)马克思批判黑格尔辩证法的根本目的<br>(二)马克思批判黑格尔辩证法的时间起点<br>(三)马克思批判黑格尔辩证法的切入点<br>二、对黑格尔辩证法神秘形式的批判<br>(一)对《法哲学原理》的批判与对《逻辑学》的批判<br>(二)黑格尔《逻辑学》辩证法的根本问题<br>(三)黑格尔《逻辑学》中的二元论辩证法思想<br>(四)马克思对黑格尔二元论辩证法的批判<br>三、对黑格尔辩证法神秘主体的批判<br>(一)马克思人本学思想的基本观点<br>(二)黑格尔对主体一实体的理解<br>(三)马克思对黑格尔神秘的主体一实体的批判<br>四、批判的汇流——从《神圣家族》到《德意志意识形态》<br>(一)《神圣家族》对黑格尔辩证法神秘形式的彻底批判<br>(二)《德意志意识形态》对黑格尔辩证法神秘主体的彻底批判<br><br>第二章&nbsp;马克思辩证法思想发展的逻辑进程<br>一、自我意识辩证法阶段<br>(一)鲍威尔哲学思想对马克思的影响<br>(二)《博士论文》中自我意识辩证法的特征<br>(三)马克思对鲍威尔自我意识辩证法的批判<br>二、人本学辩证法阶段<br>(一)费尔巴哈人本学对马克思的影响<br>(二)马克思对人本学辩证法的理解<br>(三)人本学辩证法的表现<br>(四)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思想分歧<br>三、实践辩证法阶段<br>(一)人本学辩证法中的实践辩证法雏形<br>(二)实践辩证法主体的确立<br>(三)实践辩证法形式的确立<br><br>第三章&nbsp;马克思实践辩证法的基本要素<br>一、自在自为性的自身规定性<br>(一)黑格尔对自在自为性的理解<br>(二)马克思对自在自为性的理解<br>二、自在自为性的纵向规定性<br>(一)否定生成性<br>(二)具体历史性<br>三、自在自为性的横向规定性<br>(一)反思关系性<br>(二)对象中介性<br><br>第四章&nbsp;马克思实践辩证法的丰富内涵<br>一、自然辩证法<br>(一)马克思对自然辩证法的态度<br>(二)自在自然辩证法与人化自然辩证法的关系<br>(三)自然辩证法与实践辩证法的关系<br>二、历史辩证法<br>(一)历史辩证法的确立<br>(二)历史辩证法的发展与成熟<br>三、思维辩证法<br>(一)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定性<br>(二)黑格尔思维辩证法的基本特征<br>(三)马克思对黑格尔思维辩证法的继承<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