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毛泽东情感实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5128040
  • 作      者:
    张鹏, 张明林著
  • 出 版 社 :
    红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毛泽东已然成了一个内容丰富无比的历史名词。我们愈来愈强烈感受到,将来势必会强烈感受到一点,即中国历史已经为毛泽东留下了一个任何人无法取代的位置,正像华盛顿之于美国历史,拿破仑之于法国历史,列宁之于苏联历史。如同胡锦涛同志所说,毛泽东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毛泽东永远属于人民!书中描写了毛泽东与父母、与子女、与妻子。
  毛泽东与贺子珍、与周恩来、与彭德怀、与叶剑英、与陈毅、与罗荣桓、与刘亚楼、与李先念、与陈赓、与华国锋、与孙中山、与蒋介石、与程潜、与冯玉祥、与李宗仁、与傅作义、与卫立煌、与张治中、与龙志舟、与曾泽生等等友人的交往和情怀……
展开
作者简介
  张鹏,1964年1月生,毕业于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现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管理部副主任。
  主要从事有关中共党史、领袖著作、中国政治、近现代史等方面图书的收集、整理、分析及研究工作。担任《李先念》(画册)副主编。主编或参加编辑的图书有:《毛泽东著作是怎样编辑出版的》、《邓小平著作是怎样编辑出版的》等多部作品。
  
  张明林,1971年1月生,毕业于黑龙江大学历史系。曾任《中国商贸》、《中国改革报》报社编辑、记者;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会员,中国明史学会会员,黑龙江大学国际礼仪与跨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现为红旗出版社编辑部门主任。
  曾出版《海尔管理》、《毛泽东评点古今人物》、《与信仰对话——提问党史青年读本》、《明朝十六帝系列丛书》、《清朝十二帝系列丛书》等多部著作。
展开
内容介绍
  《毛泽东情感实录》囊括了毛泽东从公元1893年诞辰到逝世前的八十年风云岁月里,在战斗、工作、学习、生活中流传的180多个情感的故事。包括父母恩情,子女情深,战友之情,思乡情感,师友交往,诗友唱和,关怀下属和平民百姓,爱情世界,思古幽情,与科学家和外国友人的交往,与国民党领袖,将领和友人的情感世界等等,这些故事源于历史事实,内容生动有趣,情节真挚感人,有些故事则是鲜为人知的。读着它,将带你走进伟人的情感世界,在情感的海洋中探究伟人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领悟其亲情、乡情、友情、赤子之情的真谛。
展开
精彩书摘
  一、父严母慈皆是爱
  毛泽东儿时的名字叫“石三伢子”,山脚下的一块大石头是他的“干娘”。
  石三伢子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毛姓农家。那年是清朝光绪皇帝统治的第十九个年头,族人们头上都扎着大辫子,这是大清王朝臣民的标志。
  石三伢子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的儿子。他出生在农民家庭,由农民养育成人。他的父母、亲戚、族人都是农民,少年时期他本人也当过农民。他终生对农民怀着割舍不断的深情和敬意,保持着农民的许多品质和生活习性。他多次说:“我就是农民的儿子。”
  白三伢子对农民的这种感情是天然的,追根溯源,来自他对韶山冲老家和亲人们的爱。
  这个山村农家是他父母建立的家,是他生长的地方。从呱呱坠地,到走出群山去省城长沙求学,石三伢子在这个家中生活了18年。
  这是他83年漫长人生中的第一个家,是他生命和亲情的依托,是他的“根”。
  宽厚博爱慈母范
  毛泽东身上流淌着父母两人的血脉。父母两人,如水如火,如雾如电,交织叠映在他的精神世界里。
  文七妹生于清朝同治六年(1867年)正月初八日。她长得慈眉善目,有着宽阔的额头、敏感的大眼睛和甜蜜的笑容。文七妹共生了五男两女,活下来的只有三个男孩。石三伢子是头一个。年近三十的文七妹很疼爱这个来之不易的孩子。她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他,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她怕他像他的两个哥哥那样溜走。她要留住他。但她个人没有这样的力量。她只能像当时的妇女们一样,求神拜佛。
  文七妹拜的主要是观世音菩萨。在佛教中,这尊菩萨是救苦救难的神。文七妹长年坚持初一、十五吃“观音斋”,经常到韶山冲周围的寺庙里烧香磕头。同时,还遵照佛的教导,行善积德,祈求神明保佑她的宝贝儿子平安。
  像封建时代许多专制的家长一样,毛顺生在家庭里是个严厉的家长。他是一家之“主”、家庭里的绝对权威,专横而粗暴。文七妹则是性情温和的人,她是孩子们的“保护神”。
  毛顺生相信“棍棒出孝子”的古训,常常打石三伢子和他的弟弟,对他们进行棍棒教育。一到这个时候,文七妹就出面平息丈夫的火气,设法保护她的孩子。有时,倔强的石三伢子挨父亲的打,站着不动,也不哭,更加激怒了父亲。文七妹赶快跑过来,左劝右劝,充当调和人。当然,在保护孩子时,她不会、也不敢冒犯丈夫的权威,那是妇女的“美德”所不能允许的。有时,她能做的就是劝说儿子。当石三伢子对父亲流露出明显不满,或者公开反抗时,文七妹立即予以批评,告诉他做“人”不允许这样,那是不孝的行为。
  石三伢子16岁那年,想进新式学堂继续上学。毛顺生不同意,想让儿子到湘潭县城里一个跟毛家有生意来往的米店当学徒,将来帮他撑起这个家。在决定儿子命运的时刻,文七妹站在儿子一边,为他说话,并搬来娘家兄弟做儿子的“救兵”。两个舅舅对症下药,对毛顺生说:接受那个学堂的“先进”教育,比到米店当学徒更能增加孩子赚钱的本领。他们还承诺接济石三伢子部分学费。最后,文七妹搬来的“说客”说服了毛顺生。石三伢子如愿以偿,由舅舅接到湘乡,进了东山学堂。
  文七妹是个心地善良、宽厚仁慈的农村妇女。她带着石三伢子到庙里进香时,常听和尚讲“众生皆苦”、“慈悲为怀”、“普渡众生”之类的话。她虽然不识字,但明白其中的道理。佛家慈悲的胸怀深深感染了她。她崇拜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赞同佛教讲的做人的道理,时时将心比心,行善积德。
  对周围的人,无论远近亲疏,她都以诚相待,施以爱心,从不说谎,从不欺心,赢得了邻里和族人的尊敬。毛德臣的儿子毛尉生靠给地主打长工谋生,39岁就死了。患有肺病的妻子带着女儿菊妹子和三个儿子毛泽华、毛泽连、毛泽青,靠乞讨为生。三九寒冬,菊妹子还穿着单衣单裤,吃不上饭。文七妹看不下去,和丈夫一起将可怜的菊妹子过继过来,当作女儿养育。
  文七妹特别可怜穷人和弱者,随时愿意接济别人。灾荒年头,遇到上门讨饭的穷人,文七妹总是给他们饭吃。
  文七妹的善念善行,与贫苦农民毛顺生积累资本的经济要求发生了矛盾。毛顺生一个铜板一个铜板地积累资本。他心疼来之不易的收获,不赞成妻子施舍,为此多次与文七妹争吵,甚至责骂她。文七妹感到不被理解的痛苦。每当丈夫在场时,她都不敢拿食物给讨饭的穷人,只能遗憾地看着他们带着失望离去。
  1903年,毛顺生从一贫如洗的堂弟毛菊生手中买进了七亩水田。当时,毛菊生正遇到生活困难,不得已才卖田。文七妹觉得都是同族兄弟,乘其之危,“夺”去他一家赖以活命的田地很不道德。极力劝说丈夫不要买,并建议接济堂弟家渡过难关。石三伢子站在母亲一边。毛顺生却认为用钱买田是天经地义的事,不存在什么对不起兄弟的问题,妻子怎么劝说,他都听不进去。最终,扩大私有财产的强烈欲望撕下了宗族内部温情脉脉的面纱。文七妹对未能阻止住丈夫非常遗憾,心中一直感到对不起堂弟一家。
  文七妹为自己倔强而吝啬的男人不信佛、不行善而苦恼万分,担心会因此给家庭招来灾难。她祈祷丈夫和儿子都成为信佛的、有慈悲心肠的人。据毛泽东回忆,“她向自己的孩子灌输宗教信仰”,让他“学好”。令她欣慰的是,石三伢子听从了她的教诲。农历每月初一、十五,他都在堂屋的神龛前烧香磕头。后来他回故乡省亲时笑着说,神龛前是他“工作”的地方。
  母子俩还尝试“改造”顽固的家长。毛泽东对此这样回忆:我们都因为父亲不信佛而感到伤心。我九岁的时候,曾经同母亲认真地讨论过我父亲不信佛的问题。从那以后,我们好几次想把他转变过来,可是没有成功。他只是骂我们。在进攻下,我们只好退让,另想办法。但他总是不愿意和神佛打交道。尽管改变丈夫信仰的努力没有成功,但私下里,文七妹仍冒着被丈夫呵斥的风险,继续做乐善好施的事。
  一天下午,她发现石三伢子从私塾放学回到家,又钻进厨房里吃东西,感到很奇怪,就问儿子:早晨去上学的时候已经带了午饭,为什么还找饭吃?儿子告诉她,黑皮伢子因为家里穷,没有午饭吃,自己就把带的饭分给他吃了,所以没有吃饱。文七妹听了,对儿子说:孩子,你莫瞒我。我知道你把饭给别人吃了。你的好心,妈也赞成。不过,你自己总得吃些才好。从那以后,文七妹每天都背着丈夫,给儿子带一大碗饭,让他分给黑皮伢子吃。后来,孩子们饭量大了,一大碗饭不够,大碗就换成了小钵子。
  文七妹一连生下七个孩子,饱尝生育之苦。四个孩子夭折,使她痛心不已。为了把活下来的三个孩子抚育成人,她协助丈夫持家创业,费尽心血。她头脑清晰,一丝不苟,成天拾掇,把家整理得有条有理。她又要带孩子,又要照顾全家的衣食起居,给丈夫、雇工们做饭送饭,还要参加田地里的劳动,冬天与男人们一起碾谷,而吃得又是那样的清苦,备历艰辛。
  然而,更大的痛苦是精神上的。按照沿袭了一两千年的规矩。“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丈夫具有法律和伦理道德所赋予的“父权”和“夫权”,他是孩子们和妻子的统治者、主宰者,而妻子和孩子在家庭里是没有平等地位的,也没有发言权。顺从是他们的义务,也是他们的“美德”。即使家长做错了什么,他们也得服从,否则就是“不贤”、“不孝”。而为妻“不贤”、为子“不孝”,被认为是最恶劣的德行!
  毛顺生虽然生财有道,在养家糊口方面取得了成功,但过分的节俭和严苛持家,伤害了妻子和孩子们的尊严和感情。他性情暴躁,动不动就发火。面对比自己小三岁、性情暴躁而专制的丈夫,文七妹备受压迫,精神上极为痛苦,毛泽东说她“有志未伸,有求不获。精神痛苦,以此为卓”。但是,她无可奈何。父母把她嫁了出来,“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是那个时代女人们的命运。对于丈夫,文七妹很多时候都选择了忍耐,默默地把苦和泪咽在肚里。她一生如此,“中间万万,皆伤心史”!
  母亲爱儿子,儿子也深深爱着母亲。在父母两个人中,与石三伢子感情最深的是母亲。他曾开玩笑地说,他家分为“父党”和“母党”,他是“母党”的人。
  1909年,文七妹生病。为了求神治好母亲的病,15岁的石三伢子从韶山冲出发,长途步行去南岳山“朝拜香”。他手拿小木凳,每走上十来步就跪下去一次,口唱“南岳圣帝阿弥陀佛”,试图用他的诚心感动神明。
  1918年,文七妹患结核性淋巴炎。脖子上长了一个包。由于毛顺生和毛泽民忙于种田和贩米生意,毛泽东在外求学,家中缺人照料,她住到娘家养病。毛泽东十分挂念在外婆家养病的母亲,在长沙特地请人开了一个药方寄给舅父。他写道:七、八二位舅父大人座下:
  家母在府上久住,并承照料疾病,感激不尽。乡中良医少,恐久病难治,故前有接同下省之议。今特请人开来一方,如法诊治,谅可收功。如尚不愈之时,到秋收之后,拟由润连(泽民)护送来省,望二位大人助其成行也。
  1919年春,在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的毛泽东得知母亲“病势危重,不得不赶回服侍”。他3月12日离京,14日到上海欢送赴法勤工俭学的湖南青年。4月6日由上海回到长沙。他让弟弟毛泽民将母亲从舅家接出来,送到长沙诊治。毛泽东对母亲“亲侍汤药,未尝废离”。4月28日,他给舅舅写信汇报母亲的病情说:“病状现已有转机,喉哦十愈八九,疡(疬)子尚未见效,来源本甚深远,固非多日不能奏效也。”
  兄弟三人簇拥着从未到过省城的文七妹走进照相馆,留下了他们一生中惟一的母子合影。
  在长沙,文七妹自感寿限将至,特意嘱咐长子毛泽东:“你父亲兄弟四人,只有泽建(菊妹子)一个女儿,你要把她当亲妹妹看。我不行了,只希望你们好。”
  文七妹返回韶山冲后没过几个月,颈部发炎穿孔,病情恶化,1919年农历八月十二日(10月5日)去世,终年52岁。临终前,她心酸无比,连声呼唤儿子们的名字,叮嘱他们学好人做好人,好好生活。她实在放心不下她的孩子们:大儿子虽已成人,但妻亡后还没有续娶,小儿子才14岁,还有可怜的养女菊妹子也是同龄,“如果未熟,介在青黄”。
  毛泽东在长沙得到母亲病危的家信后,马上与三弟毛泽覃一起赶回家中。当他俩走到上屋场时,映入眼帘的是母亲的棺材。文七妹两天前已入棺。当听到弟弟毛泽民讲述母亲临终呼儿的情景时,毛泽东心如刀绞,泪水模糊了视线,口里呼唤母亲不止。
  秋天的夜晚,他守在母亲灵前,脑海中一幕幕浮现出往日沐浴在母爱中的情景。他对着摇曳的油灯,含泪执笔,追忆母亲的“养育深恩”。作为备受母亲疼爱的长子,他受母亲的养育之恩最大,也最了解母亲一生的艰辛和内心的痛苦:
  呜呼吾母,遽然而死。寿五十三,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即东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艰辛备历。摧折作磨,因此遘疾。
  中间万万,皆伤心史。不忍卒书,待徐温吐。
  今则欲言,只有两端。一则盛德,一则恨偏。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
  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
  不作诳言,不存欺心。整饬成性,一丝不诡。
  手泽所经,皆有条理。头脑精密,劈理分情。
  事无遗算,物无遁形。洁净之风,传遍戚里。
  不染一尘,身心表里。五德荦荦,乃其大端。
  合其人格,如在上焉。恨偏所在,三纲之末。
  有志未伸,有求不获。
  精神痛苦,以此为卓。天乎人欤,倾地一角。
  次则儿辈,育之成行。如果未熟,介在青黄。
  病时揽手,酸心结肠。但呼儿辈,各务为良。
  又次所怀,好亲至爱。或属素恩,或多劳瘁。
  小大亲疏,均待报赉。总兹所述,盛德所辉。
  必秉悃忱,则效不违。致于所恨,必补遗缺。
  念兹在兹,此心不越。养育深恩,春晖朝霭。
  报之何时?精禽大海。呜呼吾母,母终未死。
  躯壳虽隳,灵则万古。有生一日,皆报恩时。
  有生一日,皆伴亲时。今也言长,时则苦短。
  惟挈大端,置其粗浅。此时家奠,尽此一觞。
  后有言陈,与日俱长。写完《祭母文》,他又挥笔写下了挽联,其中一幅是:
  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
  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
  毛泽东含泪给他的一位同学和好友写信说:世界共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利己不损人的、可以损己以利人的,母亲便属于第三种人。
  母亲深深影响了毛泽东。他心很软,听不得穷苦老百姓的哭声,看到他们受苦,忍不住要掉泪。年幼时,看到家乡的农民受苦,他宁愿自家吃亏,宁愿受父亲责骂,也要相助。
  据说,有一年春节前,做贩生猪生意的毛顺生,用两元钱订金,从一位贫苦的老婆婆家订购了一头猪。六天后,毛顺生让毛泽东把猪赶回来。巧的是,双方刚预订完,猪价就涨了。按照道理,涨价的钱,该毛家赚。老婆婆对毛泽东哀愁地说:“我们时运不好,该倒霉。要不,我得多卖三四块钱!”那时。韶山冲周围的农家都靠养猪养鸡维持油盐零用,三四块钱可不是个小数目。特别是一到年关,银钱紧张得不得了,一厘一分,在一个家庭都是做过预算的。三五块大洋招惹来劫匪,肇了杀身之祸的并非没有。毛泽东看老婆婆可怜,主动退了这笔有利可图的生意。他拿着订金回到家时,挨了父亲一顿斥责。他争辩说:“我们少赚点没关系。她地少,很苦,少卖几块钱是很可惜的。”
  这颗慈悲的心,毛泽东保持了一生。
  但毛泽东不是妇人之仁。在革命过程中,他将年幼时在母亲影响下形成的朴素的慈悲情怀,升华为对劳动人民的爱和为穷苦人民谋幸福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后,他多次与堂弟谈及父亲从堂叔毛菊生手中买水田的事:旧社会那种私有制,使兄弟间也不顾情义。我父亲和二叔是堂兄弟,到买二叔那7亩田时,就只顾自己发财,全无兄弟之情,什么劝说都听不进去。我后来思考这些事,认清只有彻底改造这个社会,才能根绝这类事,于是下决心要寻找一条解放贫苦农民的道路。此时,翻了身的农民都称毛泽东为“大救星”。西藏的翻身农奴则把毛泽东奉为“文殊菩萨”的化身。
  “菩萨”,是文七妹最敬仰的神。
  年过花甲倍思亲
  毛泽东对父母的缅怀之情并没有随时间的流逝而淡薄,年过花甲追思更浓。
  1959年6月夏,毛泽东终于回到老家。他离开故乡已经有32年。离开时,他才是33岁、风华正茂的青年,为国家和农民大众的命运在危险中奔波。重回家园,他已是65岁的老人,并早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袖。虽然随着岁月流逝,年过花甲,毛泽东心中仍对父母怀着无限的依恋。
  他看到韶山冲的青山绿水,不禁想起儿时的生活,想起与亲人们离别的情景。他走进上屋场旧居,在父母的照片前伫立,凝视良久,对随行人员缓缓地说:“那个时候医疗条件差,要是现在就不会死了。”
  他走进自己当年的卧室,一眼看到他们三兄弟与母亲的合影,顿时激动起来,家乡土话脱口而出:“咯是从哪里拱出来的呀?”亲人已作古,温情依依在,在场的人都受到感染。
  早晨,毛泽东要去看看长眠的父母。不过,他谁也没有告诉。他走在最前面,默默爬上故居对面的楠竹,那里有他父母和妻子大秀的坟墓。他来到父母坟前,献上了临时用松枝扎成的“花圈”,深情地三鞠躬:“父亲、母亲,我看望你们来了!前人辛苦,后人幸福。”回到住处,他对随行人员说:“我们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信什么鬼神。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党、同志、老师、朋友也,还得承认。”
  他年轻时,在外求学,没能在他们生前尽孝。父母逝世时,他均不在身边。后来,南北征战,国务缠身,无法像普通人那样每年清明到父母坟前上香添土。多年埋藏在心底的怀念和遗憾,化成了两句深情的话:
  “我下次再回来,还要去看他们两位。”
  对没有见过面的先人,毛泽东也怀着感佩和怀念之情。路过毛氏宗祠时,毛泽东说:“管他三七二十一,进去鞠几个躬再说。”边说边走进祠堂,在放有祖宗牌位的敦本堂三鞠躬。走到家庙毛震公祠时,毛泽东又进去看了看。当发现没有先祖牌位时,他马上问先祖牌位哪里去了。陪同人员说,有人将它们烧了。毛泽东听了有些生气地说:“你们这样有得柴烧?!”接着正色教育族人说:“菩萨是迷信,应该打倒,烈士墓和祖宗牌位是纪念。要不信迷信,至少也要到50年以后。”毛泽东还专门查阅了毛氏族谱,缅怀祖先。
  二、孩儿立志出乡关
  毛顺生尽管脾气暴躁,但却是有头脑的人。
  他按照自己的理想和生活方式培养儿子,送儿子上私塾,教儿子记账、打算盘,希望儿子学会务农经商致富之道,继承他创下的家业。像父亲当年对他那样,他也为自己的儿子安排了成家立业的人生大计。然而,命运似乎总是与这位说一不二的倔强农民开玩笑:他“克隆”出来一个与他同样倔强的儿子。一年年过去了,儿子一步步远离这个家,最终走出他和妻子的视线,走到了他们管不到的地方。
  青少年时代的毛泽东,曾经五次“出家”。一次是逃学,一次是在家“出家”,一次是到东山学堂读书,一次是到长沙读书,最后一次是带领全家离开韶山冲。时代的风云际会,个人的孜孜求索,使毛泽东最终走出了这个传统的农民家庭。他摆脱了祖辈父辈的命运,并与那个旧的时代告别。
  勇于抗争的山里娃
  石三伢子是个顽皮的山里娃,自小就有一股“猴气”。
  1902年,毛顺生将8岁的石三伢子领到韶山冲南岸私塾,交给50多岁的塾师邹春培老先生。邹老先生把石三伢子带到私塾东墙下的神龛前,教他给孔子的牌位作揖:“这是孔夫子的神位,从今天起,你每天早晨进来,都要对圣人作揖。以后,你就会文思发达,连中三元。”
  石三伢子恭恭敬敬对孔夫子的神位行礼。这是他平生第一次与孔夫子打交道。70年后,他发动了“批林批孔”运动。“林”是林彪,“孔”即孔子。
  石三伢于是私塾里的“小孩王”,他长得比同龄的孩子们都高。
  私塾后边,是邹四阿婆的家。她的房屋边上,种着不少果树,那是她家赖以生活的“摇钱树”。每当果实成熟,石三伢子都馋得流口水,带着私塾里的小伙伴们,爬到树上偷吃枇杷、梅子和桃子。一天,他们刚鬼鬼祟祟爬上树,庆幸“偷袭”成功,不想邹四阿婆突然从树下冒出来,挥动青皮竹竿就打。石三伢子紧呼“快跑”,邹四阿婆紧追:“石三伢子,你充头领,我先逮住你!”石三伢子顾不得沿树干滑落,从树上纵身跳进一条土沟,然后跃出沟外,箭一样跑向两棵大枞树,抱住其中一棵,像猴子一样蹿了上去。他躲在树叶中伸头露脑,向气喘吁吁的邹四阿婆做鬼脸,气得邹四阿婆找文七妹告状。
  50多年以后,毛泽东还记得这段往事,用韶山冲的土话问乡人这两棵树还在不在,并风趣地说:那两棵树“还是我的救命恩人呢!”
  石三伢子在学堂里也不老实。一天,先生离开课堂一会儿,要求学生们老老实实地在草屋里背书。可先生一走,石三伢子就背着书包溜到房后的山坡上,边背书边摘毛栗子。摘满了书包,回到课堂,每个同学分几个,还献给先生几个。先生责问他为什么乱跑,他竟回答:“闷在屋里头昏脑涨,死背硬读也是空的。”先生大怒,找茬儿整他。可让他背书,没难住他。带他到院中作诗赞井,他出口成诗,也没难倒他。古文和诗词歌赋是他的强项,他为此十分得意。
  石三伢子也有苦恼。在私塾里,粗暴严厉的老师常常在课堂上打人、罚跪,用体罚的手段“规矩”他们,有时还把状告到家里。而在家里,粗暴严厉的父亲也常常打他。为此,他学会了恨自己的父亲。
  棍棒教育在那个时代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家长和老师们都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出“好孩子”来。而孩子必须听任家长和老师打骂,不能有任何反抗,否则就被认为“大逆不道”。
  受父亲熏染,石三伢子从小就不是怯懦、顺从的孩子。儿童自由的天性也使他不愿忍受蔑视儿童人格尊严、损害儿童身心健康的教育方式。对家长和老师的压迫和摧残,他选择了消极反抗。10岁的时候,他逃了学。他的女儿李敏这样讲述他闹“学潮”的来龙去脉:一天中午,天气炎热,先生又不在私塾,爸爸就提议大家去游泳。老先生回来看见学生们赤身露体游泳,以为不雅,要惩戒他们。爸爸却引用《论语》上的话说,孔夫子是赞成到河里去洗冷水澡的,并把《论语》打开,把孔夫子的原话念给教师听。老先生一听,想起确实有这样一段书,但一时又下不了台,就到上屋场,找爷爷告状,火气很大地说:“你家润之了不得啦,他的才学比我高,我教不了啦!”
  爷爷历来家教很严,听说儿子带头闹学,同老师顶嘴,格外恼火,顺手在路上捡了一根楠竹板子,向南岸私塾奔跑过来。看见爸爸,不问情由,便劈头盖脸地打来。爸爸急忙躲避,回头就跑。爷爷怎么也追赶不上他,急得跺脚骂着:“我看你跑到哪里去!你敢回来,我就要打死你这个没王法的东西!”爸爸知道父亲的性情,这时候要回到家里。那准定要挨一顿死打,连母亲都劝解不住。就决定不回家,去县城。《论语》上的话是这样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石三伢子确实会活学活用,难怪老师气得够呛!
  可怜的石三伢子气鼓鼓地朝县城的方向走去。他听说过县城,但从没有去过,以为县城在一个山谷里。这样,他一连乱走了三天,但只是在山里兜了几个圈,总共才走出离家8里路。石三伢子离家出走,急坏了他的母亲,也急坏了爷爷、父亲和老师。他们动员亲戚邻居到处寻找,终于把他找到。至于那三天他是怎么过的,睡在哪里,吃什么,至今还是个谜。
  这次消极抵抗,产生了一点点效果。石三伢子回到家后发现,氛围有了一点改善,父亲对他比以前稍微体谅了一些,先生的态度也比较温和了。
  在家中,石三伢子对“父皇”开始时也是消极反抗,挨了父亲的打,既不逃跑也不告饶,倔强地站着一动不动。后来,他选择了积极反抗的应对方式。
  石三伢子大约13岁时,毛顺生请了许多客人到家里,因事当众责骂他“懒而无用”。石三伢子被激怒了,他感到很伤面子,当场与父亲对骂了起来,弄得父亲在客人面前下不来台,十分恼怒。石三伢子“无法无天”地骂了父亲后,一气之下就离家出走。一方面,作为一个小男子汉,他不愿在家中继续受父亲的气,另一方面,他骂了父亲,担心因此挨打,也不敢留在家中。
  这时,已经“失去”过他一次的母亲忙追上来,苦苦劝他回去。已经“领教”他离家出走厉害的父亲也赶来。不过,毛顺生仍保持着“暴君”的架子,一边骂,一边命令儿子乖乖回家。石三伢子不能容忍父亲这种态度,他采取了一个极端的方式,跑到门前的池塘边,威胁说:如果你再走近一步,我就跳下去,死给你看。父亲停下了脚步和辱骂,母亲趁势把石三伢子拉回家。
  客人散了,毛顺生气得躺在床上。母亲在两个男人之间充当“和事佬”和“和平天使”。她拉着儿子走进卧室。毛顺生坚持要石三伢子磕头认错,石三伢子则“有理、有利、有节”地提出,如果父亲答应不打他,他可以单腿下跪磕头,而不愿双腿下跪,因为他感到自己没有错到那种程度。协议就这样达成了。可是,在石三伢子单腿跪下时,母亲在一旁冷不防用手使劲向下按他的肩膀,使他双膝跪了下去。母亲这一按,给了丈夫一个十足的面子,也保全了倔强的儿子的面子。家庭“战争”就这样结束了。
  随着知识的增长,13岁的石三伢子还学会了用智慧与父亲斗争。毛顺生喜欢依据儒家关于“孝”和“勤劳”的训条,责备石三伢子“不孝”和“懒惰”。石三伢子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引用儒家关于“父慈子孝”的话,回敬父亲说:要儿子孝,父亲必须慈,“父慈”才能“子孝”。父亲指责他“懒惰”,他就反驳说:年纪大的应该比年纪小的多于活,你年纪比我大两倍,应该干得比我多。石三伢子还宣称:等我到你这样的年纪,会比你勤快得多!
  只上过两年私塾的父亲,说不过这个已上了五六年私塾的儿子,干生气。只剩下动拳这一招了。他没有想到,辛辛苦苦供着儿子上学,竟给自己培养出一个“对手”来。父子俩都是倔强的人,倔强对倔强,勇者智者胜。后来毛泽东笑着回忆说,父亲的严厉态度到头来是“自招失败”。
  在反抗家长专制和棍棒管教方式的过程中,石三伢子得出了一个朴素的认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只有反抗才能争得自己的权益:“我如果公开反抗,保卫自己的权利,我父亲就软了下来;可是如果我仍温顺驯服,他反而打骂我更厉害。”
  石三伢子朴素的人格意识和独立意识已经觉醒。作为家庭里的“被压迫者”,他明白了“人权”和“斗争”。此后,他一生都在与强大的对手斗争。他显示了智慧和力量,并尝到了其中的乐趣。
  在家“出家”的小丈夫
  在汉语中,“国家”这个词是一个奇妙的组合。“国”与“家”密不可分,国影响家,家也影响国。这一点,在毛泽东一生中,表现最为明显。
  石三伢子开始上学的那年,二弟已5岁,三弟还没有出生,母亲照样能下田劳动。参加科举考试、考取功名,还是农家子弟改变社会地位的一条途径。金榜题名、光宗耀祖的梦想,让无数学子热血沸腾。但是,1905年,家里、家外出的两个事情,影响了石三伢子的命运。一件事是,清朝政府推行“新政”,废除了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度,开始兴办新式学堂。科举一废,断了成千上万读书人考取功名的路,读书不能直接做官了。在讲究实际的一些农人们看来,读书没有用了。另一件事是,这一年,三弟毛泽覃出生。母亲哺育幼儿,暂时不能下田劳动。家里缺少劳力,22亩田单靠父亲和长工忙不过来,再说,家中还有其他生意需要帮手。既然读书无用,不如回家种地、做生意来得实在。
  这样,1907年,13岁的石三伢子下了学。他成了一个专职的农民,整天在地里帮着长工干活。回到家里,喂猪喂牛,清除猪圈和牛栏里的粪便,堆起来作为田地的肥料。此外,还种菜、种树和养鱼。他小小年纪,白天已能做一个全劳力的活儿,晚上则替做米商的父亲记账。有时,他也为父亲在生意方面打打下手,比如赶赶猪,要要账等。从劳动中,石三伢子深深体会到了耕耘的艰苦和收获的快乐,也明白了“脏”与“净”的辩证法:农民们看起来很脏,但思想上最干净;瞧不起农民、认为农民脏的“干净”人,实际上最脏。
  转眼,毛家的长子成了14岁的棒小伙子。他高高个儿,细长的身体尽管还不那么粗壮,但全身是劲。他嘴边长出了毛茸茸的胡子。青春期已经到来。
  儿子大了,到了该成家的年龄。毛顺生、文七妹夫妇开始为毛泽东的终身大事张罗。他们希望长子能成个家,并认为这是做父母的责任。他们按照当时通常的做法,想娶一个年龄大、会过日子的女子做儿媳,让她管住这个倔强得好像不懂事的孩子。此外,二儿子和三儿子都还小,毛家确实缺少劳动力。
  毛顺生、文七妹替儿子定了一个比他大四岁零两个月的姑娘,并不管儿子是否满意,就把她娶进了家门。这一年是1908年。
  新娘姓罗,韶山冲附近杨林村人。据《韶山毛氏四修族谱》齿录卷十五记载,她生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九月二十六日(农历),乳名叫“秀妹子”。由于她在三姐妹中最大,所以父母叫她“一秀”或“大秀”。大秀的父亲罗合楼是个通文墨、有田产、生活殷实的农民,与毛家可以说是门当户对。这门婚姻与传统农家的许多婚姻一样,是“亲上加亲”。大秀的祖母毛氏与毛泽东的祖父毛翼臣是堂兄妹,大秀的父亲与毛泽东的父亲是表兄弟,且有生意往来。两家关系密切,彼此信得过。而且,毛家有子无女,罗家有女无子(五子二女夭折),正好互补。
  未满19岁的大秀嫁到毛家时,正当人生的好年龄,丰满的身材透着青春的气息。她受过良好的家教,生性温顺善良,勤劳俭朴,又是操持家务的好手,公婆都喜欢。
  不幸的是,毛泽东对这位原配夫人并不感兴趣。不知是因为从父母的不幸婚姻中受到了刺激,还是脑子中早就勾画好了理想伴侣的形象,或者压根儿看着这个大姐姐不顺眼,毛泽东对父母强迫他接受这桩婚姻,心理上非常反感。
  毛泽东结了婚,成了一个小丈夫。他闷闷不乐。在举行婚礼时,他衣着整齐,与从花轿上下来的新娘一起,在唢呐声中拜了天地和列祖列宗的神位,拜了父母,并规规矩矩地向舅舅等来宾磕头致谢。但晚上“圆房”时,他出乎意料地什么也没有做。
  也许,一个乳臭未干的大孩子,在小伙伴们的哄笑中,红着脸,可怜巴巴地与成熟丰满的新娘子站在一起,像木偶一样履行结婚仪式的场景,成了毛泽东痛苦的回忆。
  28年后。毛泽东在谈到这段婚姻时说,“我并不认为她是我的妻子”,“我从来没有和罗氏一起生活过,后来也没有”。
  1907年秋至1909年夏,毛泽东停学在家,白天参加农业劳动,晚上看书。1909年秋至1910年夏,复学到韶山乌龟井和东茅塘私塾读书,但基本上在家住宿。在结婚近两年的时间里,大秀与毛泽东同居一个屋檐下,但没有怀过一个孩子。
  看来,毛泽东确实对这桩婚姻进行了坚决的消极抵抗,尽管有时候他也有青春的冲动。
  不从父母之命完婚,是不孝的行为,无论在家庭里还是在社会上都会有压力。这个14岁的大孩子还没有力量战胜他的父母和强大的习俗,但他坚定地战胜了自己。
  他不愿盲从,也不顺从。他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喜好生活。尽管此时,他被笼罩在上屋场祖居的屋檐下,无法自主地决定自己的命运。但是,在压力之下,面对父亲和家庭已经安排好的“命运”,他还是没有选择放弃自己的独立和主见。只不过,他的翅膀还不够硬,没有办法冲破上屋场的屋顶。四年前,他在山里跑了三天都找不着北。现在他还得依赖家庭,即使造反也不敢太过火。
  毛泽东在家住着,他有了一个自己的小“家”,但过着“出家人”的生活。他守着新娘子,却当起了光棍汉。
  这一次,毛泽东没有离家出走,但他拒绝了这个“家”的安排,他一直没有走进这个小“家”。
  对毛家而言,这似乎预示着,毛家的这个长子开始了拒绝旧家庭的时代。
  他不想按照父辈的样子生活下去了。
  这年秋。毛泽东走出了上屋场。后来,他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找到了他的爱情、婚姻和幸福。
  而“屋里的”那位,坚守她的操守,照旧下田劳动,操持家务,帮婆婆照顾小叔子,减轻了公婆许多负担。她深得毛顺生夫妇喜欢,与两个小叔子、一个小姑子和后来过门的二弟媳王淑兰也相处融洽。
  不幸的是,宣统二年(1910年)正月初二日,大秀因患痢疾突然去世,时年20岁。
  大秀的死,对毛家是个打击。年轻轻的儿媳死了,他们感到痛惜,同时也哀叹家庭的多灾多难。他们精心营造的这个家突然少了一根支柱,所有的负担重新落到老两口身上。16岁的儿子成了鳏夫,让他成家立业、传续香火,再度成为毛顺生夫妇的心事。
  毛泽东虽然不爱大秀,但她毕竟是他们家的人。一个活生生的人死了,他从内心里感到悲凉和感伤。他也是多么的无奈和痛苦啊!
  夫妻两人,一样苦,却是两样情!
  也许,大秀不会埋怨毛泽东。她不幸去世时,毛泽东才是16岁的大孩子。
  大秀是上屋场毛泽东同辈人中第一个去世的人。去世后,作为毛家人,被葬在韶山南岸土地冲楠竹圫。后来,她的公婆去世后,也葬在那个山坡上,在大秀坟墓上方几步的地方。他们继续相伴。
  大秀是毛家明媒正娶的媳妇,毛氏宗族郑重地将她作为毛泽东的“元配”,列入《韶山毛氏族谱》,并高度评价。1941年,毛氏宗族四修族谱时,将毛泽东与杨开慧的第三个儿子毛岸龙列在大秀的名下承祧,以慰亡灵。他们尊重和依循的是传统。
  与婆婆一样。在某种程度上,她也是封建包办婚姻的受害者。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寸草难报三春晖
——毛泽东与父母的情感世界
一、父严母慈皆是爱
宽厚博爱慈母范
年过花甲倍思亲
二、孩儿立志出乡关
勇于抗争的山里娃
在家“出家”的小丈夫

第二章 树犹如此人何堪
——毛泽东的兄弟子女情结
一、满门英烈铸丰碑
二、手足之情泽后人
三、手心手背都是肉
四、宽严相济慈父心
五、带头送儿上战场
六、春风化雨育娇儿
七、无情未必真豪杰

第三章 望极天涯不见家
——毛泽东的乡情世界
一、魂牵梦萦故园情
著名诗作《到韶山》的诞生
父母坟前寄哀思
离别难舍乡亲情
二、又来南国踏芳枝
归乡下榻滴水洞
韶山水库再畅游
依依不舍别韶山
一封家书意味长

第四章 芙蓉国里尽朝晖
——毛泽东的爱情世界
一、人间知己吾和汝
巾帼不作俗人举
几多欢喜几多愁
惟愿润之早成功
二、患难夫妻难忘怀
初次相识井冈山
井冈山上结情缘
患难夫妻成诀别
久别重逢在庐山
阴阳永隔长相忆

第五章 国有疑难可问谁
——毛泽东的革命战友情结
一、并肩战斗两巨人
周恩来兵困赣州城
全力支持毛泽东
周纳毛谏在黎平
周毛联手斥李德
坚决维护毛泽东
同心协力反分裂
抗日大计共谋划
二、唯我彭大将军
误杀袁王留遗憾
“王明路线急先锋”
代人受过难申辩
百团大战是与非
横刀勒马彭将军
挥师入朝扬国威
历史悲剧在庐山
身死尚负不白冤
三、吕端大事不糊涂——毛泽东与叶剑英
主席亲点叶剑英
“三反大将”美名扬
“吕端大事不糊涂”
亲迎主席进北京
精心选定中南海
奉命主政回广东
四、“陈毅是个好同志”——毛泽东与陈毅
陈毅主政上海滩
三次召见见深情
同车谈诗乐融融
主席亲临悼陈毅
五、记得当年草上飞——毛泽东与罗荣桓
主席器重罗荣桓
关心备至见深情
国有疑难可问谁
六、智勇双全大将才——毛泽东与刘亚楼
将帅之间有默契
先锋大将趟血路
主席亲点刘亚楼
天津战役创奇迹
接受任命建空军
主席召见刘亚楼
七、“果真英雄出少年”——毛泽东与李先念
懋功会师初相遇
先念三见毛泽东
肩负重任回湖北
钦点先念进北京
八、“还是你去干吧”——毛泽东与陈赓
亲选陈赓主云南
临危受命显将才
主政云南建新功
接受任命办军校
九、“讲老实话,是老实人”——毛泽东与华国锋
坦言“田瘦”受称赞
沉着应变一“老人”

第六章 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与中国国民党领袖、将领及友人感情世界
革命先行孙中山
政治对手蒋介石
主席亲临迎程潜
胸襟坦荡冯玉祥
抗日名将李宗仁
北平功臣傅作义
支那虎将卫立煌
和平将军张治中
滇军主帅龙志舟
援朝悍将曾泽生

第七章 落花时节读华章
——毛泽东与文人诗友情结
文学巨子成旗手——毛泽东与茅盾
“文小姐”变“武将军”——毛泽东与丁玲
风物长宜放眼量——毛泽东与柳亚子
“劝君少骂秦始皇”——毛泽东与郭沫若

第八章 花开花落两由之
——毛泽东与身边工作人员感情世界
赞美青年如朝阳——陈文新
难忘当年献花时——蒋含宇
一张照片凝深情——高智
投身基层做调研——沈剑心
警卫共饮祝寿酒——申虎成
全心全意为人民——陈耀
花开花落两由之

第九章 坐地日行八万里
——毛泽东与科学家感情世界
毛泽东与地质学家李四光
毛泽东与气象学家竺可桢
毛泽东与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

第十章 五洲震荡风雷击
——毛泽东与外国友人交往情结
鲜血凝成战友情——毛泽东与金日成
结下同志兄弟情——毛泽东与胡志明
患难之中见知己——毛泽东与西哈努克
人生乐在相知心——毛泽东与埃德加·斯诺

第十一章 卅年又到赫曦台
——毛泽东的师生情结
一、终身难忘启蒙恩——毛泽东和文正莹
童年寄居“棠佳阁”
蒙学馆里育神童
二、“蒙以养正圣之功”——毛泽东和邹春培
踏上求学第一站
先生当年是严师
三、一代师表启后昆——毛泽东和徐特立
“不动笔墨不看书”
“现在仍是我先生”
一日为师终身敬
四、“欲栽大木拄长天”——毛泽东和杨昌济
道德楷模人人敬
“精神导师”启后人
“毛蔡二君皆英才”

第十二章 喜看稻菽千重浪
——毛泽东的爱民情结
一、百姓疾苦在心间
扶危济困因博爱——毛泽东与佃户、乞丐
南游莫忘武昌鱼——毛泽东与东湖客舍厨师杨纯清
二、劳动英雄是领袖
吃水不忘挖井人——毛泽东与劳动模范杨步浩
劳动模范是铁人——毛泽东与王进喜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