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孝悌——仁之本
孝是孝顺父母,悌是尊敬兄长。“悌”本写作“弟”,本义指兄弟,引申为“尊敬兄长”的意思,后来才有一个专字“悌”,不过,古书里用“弟”作“尊敬兄长”讲。由于孝可以包含悌义,能孝自然能悌,所以我们经常说“孝”而不及于“悌”。孝,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是一切德行的根本。古人说:“以孝治天下”、“忠臣必出于孝子之门”,孝是君臣士庶所共遵行的至德。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①(《学而》)
有子说:“一个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好冒犯君上,是极少的;不好冒犯君上而好作乱,是没有的。一个有心世道的君子,致力于根本的事情,根本的事情做好了,世界自然就会太平。孝悌,应该就是仁的根本吧!”
程子说:“孝弟,顺德也。”【见朱引注】一个人能孝悌,心情自然会和顺,自然就不会做出犯上、作乱的悖逆、争斗的事情。政治上没有乱臣贼子,天下自然太平,所以要天下太平,就得提倡孝悌之道,以期家家孝悌、人人和顺。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②(《为政》)
孟懿子问孝。孔子回答说:“不要违逆!”樊迟替孔子赶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曾向我问孝,我回答说‘不要违逆’。”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在世时,要依礼服事他们;父母过世后,要依礼葬他们,依礼祭他们。”
孝道虽有很多说法,但以顺为主,所以“无违”是一切孝行的基础,能“无违”自然能承顺亲志、承欢亲心。但是,天下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道理虽然容易说:临事却并不那么容易。让我们看看《左传》的记述:晋献公立了太子申生,并且有了重耳(后来的晋文公)和夷吾等子。有一次晋国打骊戎,骊戎献了骊姬,后来骊姬生了奚齐,就被立为夫人,但骊姬并不满意。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她希望立自己的孩子为太子。于是她和朝中小人勾结,游说献公把太子申生、重耳、夷吾群公子都驱离京城,派到比较偏远的地方去驻守,并且常挑拨他们父子间的感情,达成废长立幼、立奚齐为太子的目的。骊姬还和小人定下毒计:骊姬对申生说:“国君梦见你母亲,你一定要赶快祭祭!”当时申生的母亲已经去世了,申生立刻回到自己派驻的宗庙所在地曲沃祭拜。拜过后把祭肉和祭酒送到京城呈给父亲──这是古代的礼节。可这时,偏偏献公去打猎了。(这一切都在骊姬的算计之中!)骊姬把酒肉放了六天,(天呀!)献公回来了,她往肉里下了毒后呈了上去,献公用酒祭地,(我们现在拜完后,不也把酒洒一点在地上吗!)泥巴地隆起来了,(有毒嘛!)给狗吃,狗死了!给小臣吃,小臣也死了!(倒霉!)骊姬哭了:“祸害来自太子!”(恶人先告状!)献公火大了!(糊涂呀!)申生怕了,跑回驻地曲沃,献公杀了申生的老师杜原款消气。(冤!杜原款!)有人劝太子说:“你要把事情和国君说清楚,国君一定会调查真相的。”申生说:“父王如果失去了姬氏,一定居不安,食不饱。我去诉说:姬一定有罪,父王年纪大了,(可不是!)做儿子的不能让他开心,又怎能夺他所爱!”“那么你快逃吧!”申生说:“父王没有明察这件事,我担了个杀父的罪名逃,谁会收容我?”辩也不成,逃又无路,唉!申生在曲沃上了吊!顺了父亲和骊姬的意。申生一死,骊姬就不怕什么了,说:“群公子都知道这回事!”想一网打尽。重耳、夷吾可没死!他们都跑了。二十年后,重耳回到故国,重振晋威,成为后人口中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史家对这个事件记了一笔:“晋侯杀其世子申生!”申生为了顺父之意,甘把生命献了出去,但却使父亲背了杀子的恶名,所以后代史家称申生为“恭世子”,而不以“孝”许他!孔子说:“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不陷父于不义。”(《孔子家语》意思是父亲若用小棍子打我们,我们就忍着,若用大棍子打我们,我们就跑。要不然打死了可怎么办!这个故事,很值得我们深思:孝,是什么?怎么做算孝?如果只要“无违”就算孝,那天下事就不会这么纷纭了。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而不违,劳而不怨。”③(《里仁》)
孔子说:“服侍父母,如果我们觉得父母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要婉言劝谏。如果父母不听,我们还是要尊敬父母,但也不放弃我们的意思,这样我们也许很辛苦,但我们没有怨恨。”
《礼记?乐记》:“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统同,礼辨异,礼乐之说,管乎人情矣。”【郑注:管犹包也。】事实上任何事都当依乎事理、合于人情,方为合理,孝道,自不例外。以人情说:孝自以顺为德,但是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我们依旧顺从无违,那就是不合理的行为。我们从孔子在颜渊死后,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时的回答,可以体会出:孔子处事的合情合理。孔子虽然认为孝是“无违”,但绝不是不分是非、一味依从!既然不依,当然就是反对,即便是反对,也得合情合理。父母虽然有不是,但父母还是父母,这并不因父母有不是的地方就有所改变,既如此,就不能以待仇人、敌人、犯人的态度来对付父母,这不合情。我们劝了,如果父母不听呢?放弃吗?做事情受点挫折就放弃,这也不合理。《孝经》上说:“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争就是诤,是用言语劝谏。委屈从父之令,算不得孝!难怪申生不为“孝”了!“一个人事君,态度上太过急切,就会招来侮辱;一个人交友,态度上太过急切,就会被疏远。”【《里仁》篇: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邢疏:“此章明为臣结交,当以礼渐进也。”集解“数,谓速数之数。”“数”就是急切的意思。】事君、交友态度上固不可急切,劝谏父母尤当微言婉谏,若操之太急,不免伤了亲子之情。虽然孟子说:“如果国君把臣子当土当草看待,那么臣子就把国君当仇人看待。”【《孟子?离娄下》: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赵岐注:“芥,草也。”焦循《孟子正义》:“土芥谓视之如土如草,不甚爱惜也。”】虽然“如果一个人没有朋友,那么,他可以下台去。”【见《培根论文集?谈友谊》】但是友谊不可强求,也强求不来,正所谓合则来,不合则去。亲子不同!亲子关系不是登个报就能解除的,视父母如寇仇,更是匪夷所思!好了,亲子关系不容忽视,父母总是父母,而我们也有我们的看法、立场,为了求全,只好委屈。孔子既说“无违”,又说“事父母几谏”,显然孔子希望孝之为道,是合情合理的,如果因为承“无违”的教训,而弄出愚孝的行为,那实不是孔子说话的本意。我们不得不说一句:古代流传下来的二十四孝的故事,其精神是铄古耀今的,但我们如果只袭故事而忘其精神,那就是舍本逐末。比如王祥卧冰取鲤的故事,其精神很可取,但这个事就近于荒谬!(如果说成剖冰取鲤,是比较不会引起非议的,但故事的动人精神却也打了折扣!)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药可以医人,也可以杀人;知识可以帮助人,但有时也能误人……如果我们不能谨慎运用!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④(《泰伯》)
曾子病了,叫来学生们,说:“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诗经》上说:‘战战兢兢,好像立在深潭的旁边[就怕掉下去],好像踏在薄冰上面[就怕陷下去]。’从今以后,我知道我是不必怕[身体受毁伤]了!”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马曰:“武伯,懿子之子、仲孙彘;武,谥也。言孝子不妄为非,唯疾病然后使父母忧。”】(《为政》)
孟武伯问孝。孔子说:“一个人,如果能够使他的父母只为他的疾病而操心,那就可以算作孝了。”
《孝经》开宗明义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大戴礼?曾子大孝》篇:“乐正子春曰:‘善!如尔之问也。吾闻之曾子,曾子闻诸夫子曰: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矣。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唐代的诗人李贺(790─816)作诗的情形很特别。相传他每天早晨骑了弱马出去,命小奚奴背古锦囊跟着,如果得了一句半句,就写了投进囊中,到日暮黄昏回家后,才整合成篇。这种生活,除了大醉或丧吊,从不曾间断。每次他回到家中,母亲郑夫人命侍婢查看锦囊,看见写得多,就又怜又恨地说:“我儿是要呕出心,才肯罢休了!”尼采说一切文学我爱以血书的!每一件艺术品,对作者来说都是呕心沥血的成果,而“父母唯其疾之忧!”《诗经?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甚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⑤
幼嫩细柔的枣树芽,长成了粗壮坚实的枣树,母亲要付出多少苦心。小的时候,如果我们不满意,我们只要张开嘴扯开喉咙大哭,妈妈准忙不迭地赶来,又亲又哄又抱。渴了、饿了、湿了,果汁瓶、奶瓶、尿片。一个婴儿,母亲要为他洗多少尿片,消毒多少瓶子?我们肢体健全、头脑灵活,可知母亲操了多少心,担了多少惊?如果母亲一个没留神,我们可能把小手伸进了插头,我们可能错把墨水当果汁,我们可能弄翻开水壶,我们可能……父母给我们生命,使我们茁壮,我们不忍,也无权伤害这生命。如果我们爱父母,就从爱护自己的身体开始吧!当然人吃五谷杂粮,偶然染上疾病,也是难免,不过我们不能自己作孽,暴饮暴食,彻夜遨游,这些都不是惜生之道。父母在我们身上投注的心力,真是至矣尽矣!如果我们事事好自为之,父母自可少操些心。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⑥(《为政》)
子游问孝。孔子说:“现在人的孝,只是能养父母。甚至,对于犬马,人也喂养它,如果只养而不敬,那么养犬马和养父母,还有什么不同!”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⑦(《为政》)
子夏问孝。孔子说:“这和颜悦色最难。有事时,人子中年纪轻的来做。有了酒饭,让长辈吃,难道这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我们常常说物质不能代表一切,心意才是最重要的。小朋友寄给前方战士的一张卡片,学期末,同学献给老师的一束鲜花,礼虽轻,情却重。孝顺父母,不是富贵之家的专利,事实上“寒门出孝子”,我们只要尽自己的力量,侍奉父母,那就是孝。虽然是粗茶淡饭,虽然是陋居狭巷,只要拌和上敬意、孝思,就香甜、就舒坦。母亲节,小女生献上一张“童画”,唱一首“妈妈的眼睛像星星”,哦!宝贝!《盐铁论?孝养》篇:“上孝养志,其次养色,其次养体。”养志!养志!不是一时半刻,那是岁岁年年,时时刻刻!莫怪孔子要说“色难”,我们要记住:对待饿饭的人,都不能说:“嗟来!食!”⑧何况是对生身的父母。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孔曰:“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学而》)
曾子说:“我们对亲长的丧事谨慎料理,对祖先的祭祀恭敬从事,那么风俗便自然趋向敦厚了!”
孝道多端。我们要尽孝,可以从许多方面做。比如,父母的年龄,不可不知,一方面我们为他们的年龄增加而高兴,一方面也为他们的身体衰老而担心。【《里仁》篇: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郑注:见其寿考则喜,见其衰老则惧。】比如,父母在的时候,不到远方去;如果出游,必有一定的方向。【《里仁》篇: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没有一个子女不希望和父母永远在一起,我们见他们年龄增加自然高兴,但是再一想,年龄增加人也必衰老了些,心里自然害怕,害怕和父母没有太多共处的日子。实在,人有一种共同的毛病,缺什么希望什么,至于眼前有的就不知珍惜。生病的人希望健康,没有父母的人渴慕亲情的关爱。可是,健康的人就不知爱护身体,甚至糟蹋身体,父母在眼前的人每每不知承欢膝下,甚至会迕逆顶撞、伤父母的心。人们从历史得的教训并不多,所以历史经常重演。“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警言,并没有唤醒多少人,所以父母忧愁、子女怨怼的眼神也常出现。我们静心想想,人生在世,没有什么比做人难的了,“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的困扰也常有的,不是吗!我们对人太亲近了,别人说我们虚伪,甚至说我们想讨便宜;较疏远吧,别人又说我们摆架子,有啥了不起!事实上,子女要尽孝固然不易,父母要让子女满意也大不易。晚上要到外面晃荡的儿子,听到外面一声吆喝,抬脚就要走,他老妈可说话了:“带件衣服,别凉着。过马路小心呀!早点回来,我给你等门。”“好了!好了!烦不烦嘛!”儿子可不耐烦了。见了面,外面的说话了:“你老妈真不错,挺关心你的。我就是死在外边,我老爸老妈也不会疼。我要是你,我才不出来荡。”另一个开腔了:“我为什么不出来!我不出来我会疯,啰唆!烦不烦嘛!”父母多难呀!关心是啰唆,放任是冷淡!有一段笑话很有意思:有两兄弟牵着一匹驴子走在街上。哥哥骑驴,弟弟走路,旁人看了就讲:这哥哥太不爱护弟弟了。于是弟弟骑驴,哥哥走路。这时又有人说:弟弟不明理,为什么不让哥哥骑呢?然后两兄弟都骑驴,别人又批评他们虐待驴子。最后两个人都不骑了,别人又说他俩有驴不骑是愚蠢。我们要说:哪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只要我们心意够,就够了。我们无法活在别人的评论中,而一个人想要每个人都说他好、都说他对,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投一粒石子到水塘,立刻会引起一阵水分子的骚动,我们可以看见的是一波一波的涟漪。同样的,人和人相处,就该顾虑到别人的感受,因此我们要自我约束──我们并不奢望别人的好评,但我们要自我要求!我们要要求自己,我们不能也无法要求别人!有父母,才有子女;同样的,有子女,才称其为父母。这关系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这个道理,墨子说得最明白:
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兼爱》)
墨子这个文章,乍读不免生累赘之感,但墨子之所以不烦费词,从子、弟、臣的立场说:又从父、兄、君的立场说,不外强调人伦间的双轨关系。为子、为弟、为臣的由于自私而亏父、亏兄、亏君,这是“天下之所谓乱”。同样的,为父、为兄、为君者为了自利而亏子、亏弟、亏臣,这也是“天下之所谓乱”。那么天下的乱,莫不是由于人为利己至损人,因自私而不相容了。只要人人爱人如己──君臣、父子、兄弟都包括其中,无一例外!这种“兼爱”的精神和孔子的泛爱、基督的博爱并无二致。
现在社会上犯罪的事件越来越多,而青少年的犯罪比率相当高,这反映出青少年的问题已经相当严重,即便在父母师长心目中可以放心的孩子,也许还有好多怨怼──怨社会、怨学校、怨老师、怨父母。几年前老人院传出杀人凶案,老人问题也因此而爆发!为人父母的,年轻时为子女忙碌,年纪大了,体力衰了,子女飞了,一个人闯自己的天下去了,老人心里好生怨恨,怨恨子女。两代之间彼此“交相恶”,于是代沟产生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