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推荐者序<br /><br />序<br /><br />导论<br /><br />1.知道和行动<br /><br />2.不可分析的知识<br /><br />3.事实性心理状态<br /><br />4.知识作为信念和断定的证成<br /><br />5.认识透明性的神话<br /><br />6.不可知的真理<br /><br />第1章 一种心灵状态<br /><br />1.1 事实态度<br /><br />1.2 心理状态、第一人称的可通达性和怀疑论<br /><br />1.3 知识与分析<br /><br />1.4 知道作为最一般的事实性心理状态<br /><br />1.5 知道与相信<br /><br />第2章 宽广性<br /><br />2.1 内在主义和外在主义<br /><br />2.2 宽条件和窄条件<br /><br />2.3 知道和相信之间的心理差异<br /><br />2.4 知识的因果有效性<br /><br />第3章 首要性<br /><br />3.1 首要条件和合成的条件<br /><br />3.2 首要性的论证<br /><br />3.3 自由重组<br /><br />3.4 首要条件的解释价值<br /><br />3.5 普遍性的价值<br /><br />3.6 解释与相关性系数<br /><br />3.7 首要性与因果秩序<br /><br />3.8 非合取的分解<br /><br />第4章 反透明性<br /><br />4.1 认知家园<br /><br />4.2 透明性<br /><br />4.3 一个反透明性论证<br /><br />4.4 可靠性<br /><br />4.5 连锁论证<br /><br />4.6 总结<br /><br />4.7 科学的检验<br /><br />4.8 可断定性条件<br /><br />第5章 余地与迭代<br /><br />5.1 知道一个人知道<br /><br />5.2 进一步迭代<br /><br />5.3 接近的可能性<br /><br />5.4 点估计<br /><br />5.5 迭代的人际间知识<br /><br />第6章 一种应用<br /><br />6.1 意外的考试<br /><br />6.2 有条件的意外考试悖论<br /><br />第7章 敏感性<br /><br />7.1 预览<br /><br />7.2 反事实的敏感性<br /><br />7.3 反事实条件与怀疑论<br /><br />7.4 方法<br /><br />7.5 语境主义的敏感性<br /><br />7.6 敏感性与宽内容<br /><br />第8章 怀疑论<br /><br />8.1 计划<br /><br />8.2 怀疑论与认知可通达性的非对称性<br /><br />8.3 证据在好情形与坏情形中的区别<br /><br />8.4 证据同一性的论证<br /><br />8.5 现象的证据概念<br /><br />8.6 证据的同一性与连锁论证<br /><br />8.7 理性的非透明性<br /><br />8.8 无需证据同一性的怀疑论<br /><br />第9章 证据<br /><br />9.1 知识作为证成的信念<br /><br />9.2 证据总体<br /><br />9.3 证据的通道<br /><br />9.4 一个论证<br /><br />9.5 证据作为命题的<br /><br />9.6 命题证据作为知识<br /><br />9.7 知识作为证据<br /><br />9.8 非实用主义的证成<br /><br />第10章 证据概率<br /><br />10.1 模糊的概率<br /><br />10.2 不确定的证据<br /><br />10.3 证据与知识<br /><br />10.4 认知的可通达性<br /><br />10.5 一个简单模型<br /><br />10.6 一种费解的现象<br /><br />第11章 断定<br /><br />11.1 断定的规则<br /><br />11.2 真理解释<br /><br />11.3 知识解释<br /><br />11.4 对知识解释的异议与答复<br /><br />11.5 BK解释和RBK解释<br /><br />11.6 数学的断定<br /><br />11.7 断定的目的<br /><br />第12章 结构的不可知性<br /><br />12.1 菲奇的论证<br /><br />12.2 对合取式分配<br /><br />12.3 对句子位置的量化<br /><br />12.4 无法回答的问题<br /><br />12.5 跨世界的可知性<br /><br />附录1 相关性系数<br /><br />附录2 计算知识的迭代<br /><br />附录3 几乎遍及各处的轻微不敏感性的一个形式模型<br /><br />附录4 认知逻辑中的迭代概率(证明)<br /><br />附录5 一个非对称的认知模式<br /><br />附录6 对合取式分配<br /><br />附录7 威廉姆森访谈录/陈波<br /><br />索引内容摘要
《知识及其限度》阐述了一个全新的知识概念,即知识是对认知者的环境敏感的基础性心智状态。该书是对于外在主义和内在主义的心灵哲学之间争论的一个主要贡献,并且从根本上突破了根据信念分析知识的认识论传统。该理论有助于阐明范围广泛的哲学争论问题:怀疑论问题,证据的性质,概率和断言,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之间的争论,以及意外考试悖论。作者把这一新知识观与对知识的结构性限制关联起来,后者意味着能够被知道的东西绝没有穷尽真理,也就是说,有些真理是不可知的。书中的论证都辅之以基于认知逻辑和概率论的严格的模型。该书将导致在21世纪从事认识论研究的新方式。有人评论说:该书是“自1975年以来所出版的最好的认识论著作”,“它为后十年或更多时间内的认识论提供了议事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