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易经学堂.4,见微知著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4060497
  • 作      者:
    苗怀青著
  • 出 版 社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读懂《易经》,择偶有道。《易经》告诉我们如何选择配偶,本书作者通过对《易经》的解读,告诉我们在恋爱中如何选对人,共度一生。
  读懂《易经》,晋升有道。《易经》告诉我们如何在职场生存,本书作者通过对《易经》的解读,告诉我们如何扎稳职场,如何晋升。
  读懂《易经》,取之有道。《易经》告诉我们如何获取财富,本书作者通过对《易经》的解读,告诉我们获取财富要取之有道,避免因财生祸。

展开
作者简介

  苗怀青,河南大学政治系毕业,高级政工师,《易经》学者,合肥工业大学荣誉教授,合肥工业大学“《易经》的解读与应用”公选课主讲教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华文化大学堂”主讲嘉宾,安徽省“新安百姓讲堂”最受欢迎的主讲人,现任安徽省丝绸股份公司董事长。从事《易经》研究三十年,研究方向:易理、易象、易数的应用,讲授“《易经》的解读与应用”100余场,各类媒体多次进行专题报道。

展开
内容介绍

   《易经》认为,一切事物在发端的时候都有其潜象,这种潜象虽然微弱,但它如果一再重复并放大地出现,可能就代表了这一事物的发展趋势,启示人们要关注细节,防微杜渐。本书是《易经学堂》的第四卷——见微知著,本卷通过对《易经》相关卦爻的剖析,告诉我们如何为官从政,如何择偶交友,如何扎根职场,如何处困守成。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五节 从《易经》看择偶交友
  一、从咸卦看择偶有道
  咸卦为《周易·下经》第一卦,咸即感,交感、感应之义,象征彼此吸引融通,心灵感应。感应不是人为意识的配合,而是心灵的感应,心灵的沟通。卦辞说:“咸:亨,利贞,取女吉。”意思是说:咸卦,亨通,宜于守正道,娶少女为妻吉祥。咸卦“利贞”是“亨”和“取女吉”的前提,只有持守正道才能恒通,娶少女为妻才会吉祥。
  男女相互感应,虽是无心之感,却是有缘之应。古人不明其理,今人已知其就,那是雌雄荷尔蒙相互吸引的缘故。生物如果没有雌雄结合,物种繁衍就不能延续,物种不能延续万物就将面临灭绝,万物灭绝苍天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异性的相互吸引与感应是生物体的本能,所以这种感应对于人往往是一见钟情,这也是苍天赋予物种个性化选择的规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缘分”。
  苍天只赋予你选择一个配偶的缘分,你就不能多选择。古时皇帝有三宫六院,却大多不长寿,娶了三妻四妾,妻妾、子女之间的矛盾不可协调。今人有时同时三角、四角恋爱,最终大都陷入灾难,因为这些都违背了天理。要“利贞”,就要遵循苍天只选一个配偶的正道。持守了这个正道就亨通、吉祥,反之则凶祸。
  我们可以从咸卦中得到择偶的启示:
  其一,无心之感,有缘之应。男女双方第一次相见,是不是都觉得对方就是自己的意中人?第一感觉是不是震撼?是否为之倾倒?如有,这就是缘分。缘分不受任何主观意识支配,不受任何功利心支配,不受任何外在条件支配。有这样的感应,你可以继续交往,不断了解对方并相互磨合发展。没有这种感应,最好终止交往,切勿受媒妁之言左右。据国外关于稳定婚姻状况的调查统计显示,初相识有这种心灵感应的夫妻稳定率达70%,而初相识没有这种心灵感应的夫妻稳定率只达15%。
  其二,阴阳协调,性格互补。人们常说“情投意合”是稳定夫妻的前提,其实,这个说法是不确切的。夫妻两人情趣可以相投,但性格不宜相近。性格互补是稳定夫妻关系的主导因素,情趣能相投更好,不能相投无关大碍。性格互补的稳定性,来自阴阳协调平衡的规律。如果夫妻双方性情都很刚烈,互不相让,常为小事大动干戈,日积月累,当双方都觉得筋疲力尽时,这个家庭离解体也就不远了。如果双方性情都很阴柔,遇到问题,虽不争讼,但总会淤积在心,日积月累,这样的夫妻关系要不貌合神离,要不阴极阳至,最终解体。
  当然,人的性格可以通过自身的修养改变,但也必须明白,这种改变只是自我克制,并非禀性改变,所以人们才会常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有朋友会问,谈恋爱时双方都会克制,不易了解对方的真实禀性,又如何观察呢?其实,你可以见微知著,辨别真伪。恋爱时,如果男方承诺忍让,但忍让时眼神总是怒火中烧,这种忍让在婚后是靠不住的;如果女方总是为小事纠缠不休,这种状况在婚后也会变本加厉。诚然,融洽的夫妻关系是靠双方共同呵护的,家庭不是一个讲理的场所,你不能摆出很多理由让对方臣服自己,也不能总是要求对方忍让自己。家庭是靠相互让度、相互尊重、相互体贴来共同维系的。
  其三,不恒其德,反承其羞。男女之间异性相吸、有心灵感应,只是建立伴侣、家庭关系的起始条件,并不是恒长相守、稳定家庭的保证。据国外人类学家抽样调查数据表明,男女异性相吸、爱屋及乌的强烈融合度大约可以维持两年零七个月,随后便逐渐淡化,以致形成情感疲劳。这个客观现实也是导致恋爱、婚后分手的重要原因。如果说男女之间心灵感应、相互吸引是建立伴侣的前提,那么,责任和道德则是稳固家庭关系的根本保证。爱情意味着收获,现实生活则意味着奉献。因为情感疲劳、贫穷难耐、富贵难守或地位的悬殊等原因导致家庭破裂的例子古今不胜枚举。
  我们如何评估爱恋的人的未来道德操守呢?
  这虽然是个难题,但《易经》关于事物发端潜象的规律会帮助我们破解一二。《易经》认为,任何事物在发端时总有它的潜象,这种潜象虽然只是端倪,不易察觉,但只要人们悉心观察,还是能够捕捉到的。这就像“冬至一阳生”,天候即将到达最寒冷的时令,阴极阳来,这时一阳虽然微弱,但是动物和植物已经接收了阳气的信息。这种潜象虽然隐蔽、微弱,但它会不断显现和壮大,以致发展成未来的某种趋势。大凡婚后有变,男性多为另寻新欢,女性多为满足生活享受,穿戴打扮,爱慕虚荣。如果婚前婚后男女在这些方面偶见端倪,另一方则须引起足够重视。如偶有越轨经劝说痛改前非的,应以大度谅之(如双方把这些视为小节,则另当别论)。越轨一方不仅深深伤害另一方,还深深伤及孩子和老人,自身也会蒙受道德和舆论的谴责。
  其二,诚信交友,立身之本。比卦初六爻辞说:“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他,吉。”意思是说:用诚信结交朋友,不会有灾难。有诚信就好像美酒满缸,诚信会吸引更多的人与你交往,吉祥。这里用美酒比喻诚信,就是让人的内心都盛满诚信,不要留一点空间。缶并不美观,这里寓意诚信本身不需要装饰,诚信不能带一点虚假。只要内心充满诚信,即使没有什么企图,必然有人前来依附。这种收获看似意外,其实是诚信的必然结果。
  比卦六二爻辞说:“比之自内,贞吉。”意思是说:发自内心与人交友,心灵纯洁,吉祥。这种诚信是发自内心的、纯洁心灵的表达,不带任何功利之心。
  日本企业家小池在二十岁时曾经是一家机器公司的推销员。有一段时期,他的推销工作进展很顺利,不到半个月就跟三十三家客户签订了成交合同。签好合同后,他发现与客户签订的价格比同厂家同性能的机器价格高出了一些,小池觉得伤害了客户,内心惴惴不安。于是他逐个找客户登门道歉,说明原委,要求退回订金,废弃合同。小池这种发自内心的诚信深深打动了客户,没有一家降低价格、终止合同,反而因此对小池更加信赖。小池的诚信使他赢得了更多的客户,结交了更多的朋友,最终他以诚信著称,成为富甲一方的大亨。
  这个事例说明,以诚待人,可以赢得以诚相待。
  其三,结交君子,远离小人。比卦六三爻辞说:“比之匪人。”意思是说,与小人交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小人臭味相投,大都以物欲、相互利用之交开始,以无诚无信、相互伤害而终。孔子说:“勿友不如己者。”从你的朋友圈子可以看出你的为人品格,应该结识德操高尚之友,知识渊博之友,诚实守信之友;与没有诚信、没有道德的人交友,会伤害你的尊严,有辱你的人格,破坏你的形象,丧失你的利益。
  唐贞观年间,薛仁贵在未得志之时,与妻子同住在一个破窑洞中,凄楚贫寒,衣食全靠王茂生夫妇接济。后来薛仁贵参军,随唐太宗御驾东征,因平辽有功,被唐太宗封为“平辽王”,可谓是一步登天,身价百倍。前来王府送礼祝贺的文武大臣络绎不绝,薛仁贵都婉言谢绝了,唯独收下平民王茂生的“两坛美酒”。执事官打开酒坛,吓得面如土色,原来王茂生送的是两坛清水。执事官报请薛仁贵下令惩罚这个戏弄王爷的刁民,薛仁贵非但没有生气,还拿起大碗,畅快淋漓地喝了两大碗王茂生送的清水。接着,他感叹地告诉士兵,我薛仁贵有今天全靠当年王兄的接济,我美酒不沾,重礼不收,是因为送礼之人有所图谋,也把我当成贪图金钱的小人,王兄家境贫寒,送来清水祝贺,说明他别无所求,只希望我做个清官而已,这个礼我怎么能不收呢?
  薛仁贵与王茂生成为终身挚友,他们的友情可谓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典范。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从世界看人生
第一节:从《易经》看真实世界
第二节:从《易经》看处世立命
第三节:从《易经》看成长颐养
第四节:从《易经》看品德修行
第五节:从《易经》看择偶交友
第六节:从《易经》看职场人生
第二章 从人生看定位
第一节:《易经》与团队管理
第二节:《易经》与为官从政
第三节:《易经》与慧眼用人
第四节:《易经》与合作共赢
第五节:《易经》与进退取舍
第六节:《易经》与韬晦保身
第三章 从定位看凶吉
第一节:从易象看成功几率
第二节:从易数看成事气数
第三节:从易理看事物兴衰
第四节:从阴阳看未知祸福
第五节:从逆势悖时看如何处困
第六节:从生命周期看如何守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