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民间木雕技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581150
  • 作      者:
    白庚胜,于法鸣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民间木雕是我国传统民间雕刻艺术,从古至今,它存在于生活的每个角落。简单的木雕在用器的局部雕刻一些图纹,点缀情趣,繁杂的甚至在整件木器上通体雕刻。我国木雕最具艺术魅力的有乐清黄杨木雕、东阳浮雕、、福建龙眼木雕、潮州金漆木雕。这几种木雕被今人称为“四大木雕”,包括了木雕的全部技艺、技法、构图、取材、打坯、用料,不同程度地满足了人们欣赏、实用、把玩、装饰、建筑等方面的不同需求,从而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国木雕在原始社会就已经产生,如果追溯更远一些,穴居先民用石刀、骨刀在木头上刻纹记事,就是后世木雕艺术的发端。漆器的发明使木雕艺术大大地向前推进。南北朝时佛教兴起,大量江南寺庙、楼台、木雕菩萨的出现,使我国木雕艺术发展到新的高峰。到了明清,木雕艺术品类繁杂,出现了各种不同名称的木雕,一些名家、名匠的弟子传承,开始了木雕艺术的分宗立派。
  本书是将木雕艺术溯源和各种木雕技法融为一体的普及性教材。编者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广大热爱民间雕刻,尤其是热爱传统木雕艺术的朋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民间木雕的历史、“四大木雕”的不同发展过程、功用及其传承现状。同时,编者用较大的篇幅着重向读者介绍了乐清黄杨木雕技法的特殊性、取料的严肃性,以及木雕的必备工具、操作要领、制作方法和制作过程。黄杨木雕被不少人误谈为东阳木雕,其实它与东阳木雕具有本质的不同,目前黄杨木雕的主要产地在浙江乐清,虽然由朱子常创始以来,历史还很短,但是它的发展却很快。
展开
精彩书摘
  一、浙江黄杨木雕艺术
  黄杨木雕流行于浙江省温州、乐清及周边地区,主要用黄杨木作为雕刻材料。黄杨木是一种珍贵木材,为多年生常绿乔木,生长缓慢,四五十年树龄的黄杨木树干直径仅几厘米,故又叫“千年矮”,其木质坚韧,纹理细密,色泽微黄,有象牙的效果,其颜色还会随着时间长久而逐渐变深。黄杨木因其成材较小,不适合做建筑木雕的材料,经过民间艺术家们的努力,创造了以圆雕技法为主的独特民间雕刻门类,即以创作小型观赏品和摆设为特点的黄杨木雕。最早的黄杨木雕作品出现在元代,故宫收藏的《铁拐李》,就是元至正二年(1342年)创作的黄杨木雕观赏品,其雕刻精湛,造型生动,技法很娴熟。明清时期,在乐清当地盛行的“龙档”及民间艺人雕刻的用于龙档骨架装饰的樟木戏曲人物圆雕的基础上形成的黄杨木雕,经过几代人的探索、总结,不断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木雕艺术流派。晚清时期的木雕大师朱子常改进了木雕技艺,使其成为具有观赏性的黄杨木雕艺术类型。朱子常主要的创作题材是佛像、历史人物、仕女等,其中的《五子戏弥勒》《布袋和尚》《济公和尚》等在191f1年的南京南洋劝业会和1915年的美国旧金山博览会上获多个奖项。从清朝末年开始到如今的100年时间里,涌现出不少优秀的黄杨木雕艺术家,如王凤祚、叶润周、王笃纯、高公博、郑胜宁、王笃芳、虞金顺、虞定良等,他们中许多是一脉相承的师徒关系,受艺后不仅继承了前辈的优秀技艺,还创造了拼镶、嵌雕等新工艺,克服了黄杨木直径小、不易雕刻大件作品的弱点,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并被国家博物馆及各地的博物馆所收藏。黄杨木雕多为供人们观赏的小件摆设和观赏作品,题材有观音、罗汉、八仙、仕女、顽童、奔马等人物像和动物造型。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木雕的历史
第二节 中国木雕的主要流派
一、浙江黄杨木雕艺术
二、福州木雕艺术
三、东阳木雕艺术
四、潮州木雕艺术
第三节 黄杨木雕的销售与收藏

第二章 市雕的基础技艺节
第一节 木雕的材料与工具
一、黄杨木的特性和产地
二、黄杨木雕的工具
三、工具的类型
四、工具的磨砺
第二节 黄杨木雕的雕刻程序
一、工具的操作要领和作用
二、雕刻程序
第三节 木雕人物的造型基础
一、人物雕刻的基本比例
二、传统人物的脸型种类
三、传统题材人物的造型特征
第四节 乐清黄杨木雕技法
一、雕刻七法
二、修光六要
三、木雕实例雕刻方法
四、仿模机雕刻法

第三章 市雕作品赏本斤
后记
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