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强化时间流程
空间靠形体指引,时间则靠运动过程来展示,因而表现运动就成为在雕塑中把握时间的关键。在室外雕塑中常常运用控制形加强雕塑的不同空间方向之间和不同图像之间的相互联系来展示心理时间尺度。这种展示必须以牢牢地掌握形体式样的统一性为基础。当然,表现运动还有其他方式,但这里只讨论与控制形有关的问题。
室外雕塑一般说来尺寸较大,场地较开阔。在大多数雕塑中,观众可以在它的主视面得到一个基本印象,了解到它的主题,但这毕竟不是它的全部内容。欣赏室外雕塑与感受建筑相似,你得围绕着它走动,近看,远看,前后左右看,站着看和走动着看,这样将不可避免地得到一系列不同式样的形体印象,最后获得一个完整的总体印象。如果是一个综合体,你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感受才能完成整个审美欣赏过程。只有当人们获得了总体的审美感受时,作品才能以最大限度的感染力去打动观众。因此,这个视觉过程对于雕塑家特别重要。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是一些互不相干、支离破碎的形体印象或者相反——得到的是一系列雷同的图像,那么,对于观者来说,时间的概念就显得不连贯和模糊,时间流逝的感受是被减弱了而不是被加强。一截从左往右横贯你窗前运动着的钢丝,如果它是很直的,你很难感觉到它的运动,因为运动的图像太相似;如果是弯弯曲曲的,你会很明确地感受到它从左往右的运动;如果是一些不相连又不相似的钢丝依次走过,你很难把它们看成一个前后相连的整体。弯曲的钢丝为什么富于运动感,展示了明确的时间尺度呢?因为它是一系列有变化的相似形象在从左往右运动,人们围绕雕塑运动与窗前的钢丝在人前运动是同一个道理。这里面说明了在雕塑形体处理中各个面之间和各个部分之间运用控制形体系列的重要性。古希腊巴底农神庙的饰带浮雕成功地把握了时间与空间的转换关系。这种转换关系的统一性和丰富性实际上也是通过对形体的控制处理得以实现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