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早在20世纪20年代,艺术院校就设有字体设计课程,如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国立艺术院的图案系。当时的课程被称为”美术字”,学习内容无非是临摹等基础练习,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末。这一课程的设置虽然早,但很可惜的是成果甚微。
原有的“美术字”课程有两个最大的弊端:首先,“美术字”课程的主要训练集中在对中、外文已有字体的学习和描摹,只是花很短暂的时间进行有限的创造性练习,使得课程更像是传统字体的欣赏课;其次,即便是短暂的创造中出现可行的新字体.也没有相应的机制和条件使它真正发展成可广泛应用的字体。这些制约的形成和当时社会经济环境、技术手段、教学方式和教学配套设备的条件低下有关。这种尴尬形成了教学和实践、设计与应用的脱节。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初,各个艺术院校纷纷将“美术字”课程剔除出自己的教学大纲。
桌面出版系统的崛起和电脑字库的大量使用,使原本单薄的“美术字”课程更加无人问津。到20世纪90年代晚期,随着对电脑字库依赖的逐渐降温,图形设计研究与字体设计研究的严重失衡现象,促使设计教育者们又重新认识到创造性字体的重要性,冠名为“字体设计”的新课程又一次被加入到教学大纲中。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