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沙孟海论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258926
  • 作      者:
    沙孟海原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书画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名家论艺经典,专家选编导读。
展开
内容介绍
  五位书法研究生的具体要求,体现了沙先生的书法教学思想。五点意见包括字内、字外功夫,如临写篆、楷书,如提升阅读、查考古书能力,如虚心与大志,全是需要历练的书法基本功,它来自传统,又异于传统,如唐代国子监的书科,平常“书法”练习之外,还要主修《石经》《说文》与《字林》,有明令规定“以《石经》《说文》《字林》为颛来业,余字书亦兼习之。《石经》三体限三年业成,《说文》二年,《文林》一年”。
展开
精彩书摘
  刘墉行楷书还比不上董其昌,不过他能够写大字——大字比小字  !写得好——这是董其昌所不能及的。至于他们官又高,名望又大,那是再像没有了。董的用墨,特别来得枯瘠;刘的用墨,特别来得丰肥。枯瘠之极,还有些儿清真之气;丰肥之极,可便泥滞了。有人嘲笑他的字是“墨猪”,并不过分。和刘墉同时的,有王文治、梁同书——当时称做“刘梁王”——都负盛名于一时,他们都从董字出来,写得好时,的确也很潇洒,有逸气,然而总不是书学的上乘。
  姚鼐字姬传,号惜抱,安徽桐城人,官郎中。
  他是个著名的古文家,他不专以书法出名,可是他的书法并不比他的古文差,他的书名被文名掩煞了。包世臣《国朝书品》把他的行草书列在“妙品下”(“妙品上”及妙品以上的“神品”,只有邓石如一人),是很有眼光的。
  姚鼐学书的程序,是借径于元朝的倪瓒而上规晋唐的,一方面极力回避当时所最风行的赵董一派柔润的习气。所以他的作品,姿媚之中,带有坚苍的骨气,萧疏澹宕,有“林下风”,和刘墉辈面目两样。刘墉之丰腴厚润,说得好听些,叫做“庙堂气”。
  清人学倪瓒的,姚鼐之外,还有个恽格。他以画家而兼书家,用写花卉的笔意来写字,有时境界很高,有时则很平凡。细画软笔,第一要有骨干。褚遂良字,何等有骨干!倪瓒、姚鼐,骨干少些;恽格又其次也。
  翁方纲字正三,号覃豁,又号苏斋,直隶大兴人,官至内阁学士。
  翁方纲终身欧虞,谁都这样地评定他,没有异词的。现在我且把他的书法分析起来:他的用笔,完全致力于大欧的《化度寺碑》;他的布白,完全取法于虞世南的《孔祭酒碑》。说得远些,他是从《洛神赋》出来的——钟王小楷,都作扁形,只有《洛神赋》有些长形,《孔祭酒碑》纯是长形的了。王澍写这一体最好,翁方纲是用王澍的方法去学晋唐人的。
展开
目录
导言
近三百年的书学
隶草书的渊源及其变化
碑与帖
《中国书法史图录》前言
《中国书法史图录上册》分期概说
《中国书法史图录下册》分期概说
书法史上的若干问题
我的学书经历和体会
古代书法执笔初探
略论两晋南北朝隋代的书法
清代书法概说
两晋南北朝书迹的写体与刻体——兰亭帖争论的关键问题
漫谈碑帖刻手问题
“永字八法”非智永创始说
《新唐书》张旭事读后
从西泠钱社一副对联想起
《中国新文艺大系(1949-1966)·书法集》导言
《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书法集》导言
颜真卿行书《蔡明远》《刘太冲》两帖
《黄鲁直草书竹枝歌墨迹卷》跋
《徐文长草书美人走马词残卷》跋
《倪元璐、黄道周书翰合册》记略
吴昌硕先生的书法
《浙江控书画选集》序
《马一浮遗墨》序
《陆维钊书法选》前言
《唐代书法考评》序
《高等书法教程》序
与吴公阜书
与刘江书

印学的发展
印不形成的几个阶段
篆刻史上的几个问题
谈秦印
新安印派简史
记巴慰祖父子印谱
《西泠四家印谱》跋
《蠲戏斋印存》题辞
《近代印人传》序
少邨印话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