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营造意境是立意的最终目的,章法则是将立意的构思予以具体落实的组织手段。
章法是中国画组织画面结构的专有名词,传统画论中亦称之为“布局”、“置阵布势”、“经营位置”,通俗的说法则称之为构图。
绘画艺术必须将个别的、局部的艺术形象有机地组合起来,使其形成符合艺术规律的组织结构,才能将最初的立意予以落实,创造出一幅完整的艺术作品,这种按艺术规律组织画面结构的方法就是章法。
绘画是通过视觉艺术形象来表达作者意图、创造意境的。用来塑造形象的各种艺术手段,通过章法得到了有机的统一,从而各居其位、各安其职、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它通过与立意的结合,共同完成绘画艺术的再现与表现、具象与抽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从而达到营造意境的目的。
中国画的立意始于画家对生活的感悟,而章法则随着立意与构思的深化不断拓展,并使立意在章法的具体化——亦即具体落实的实践中,逐步臻于完美。也正因为如此,早在唐代,张彦远即指出:“至于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清代方薰亦将绘画艺术能否“时出新意,别开生面,”归结为“皆胸中先成章法位置之妙也。”所以,章法不仅仅是在画画上妥帖地安排绘画形象,实际上,它不但关系着主题展现、意境创造、趣味构成等多种因素,而且是绘画创作成败的关键之一。它是构成绘画艺术作品生命力的基础条件,是体现画家学养与艺术造诣的坐标,是画家艺术风格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画的章法,历代画家总结了诸多成功的形式美规律。作为藤本花卉的创作,章法的运用规律,大致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