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一幅画的诞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258624
  • 作      者:
    朱朱著
  • 出 版 社 :
    新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在艺术与批评之间,无疑存有一场心智的对弈。
展开
作者简介
  朱朱:诗人、艺术策展人、艺术批评家,出生于1969年9月,现居南京。著有诗集《驶向另一颗星球》(1994年),《枯草上的盐》(2000年),《青烟》(2004年,法文版,译者Chantal Chen—Andro),《皮箱》(2005年);散文集《晕眩》(2000年),艺术随笔集《空城记》(2005年),艺术评论集《个案——艺术批评中的艺术家》(2008年)。作品被翻译成英、法、意大利、日等多种文字,获《上海文学》2000年度诗歌奖、第二届安高(Anne Kao)诗歌奖等多种奖项,2003年、2004年分别受邀参加法国Val—de—Marne国际诗歌艺术节与“诗人之春”活动。策划的主要展览有“长江大桥”(2007年),“原点:‘星星画会’回顾展”(2007年),“个案——艺术批评中的艺术家”(2008年)等。
展开
内容介绍
  童年时我对绘画的兴趣远远要超过文学,新学期发的课本上很快就画满了身披盔甲、挥舞长矛的骑兵。父亲显然注意到了我的爱好,在他看来,从事绘画比起从事文学的政治风险要小得多,他因而鼓励了我。到了初中的某个暑假,他请了一位美术教师来传授我素描课,然而,那个眼前总是堵着几座石膏像的夏天对于我是灾难性的,它使我对绘画本身完全失去了兴趣。
展开
精彩书评
  艺术评论多如品评嘉肴,称赞滋味,而朱朱评论却有判官笔锋,直逼是非。
  ——朱青生(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主任)
  如果要在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里找到那些关于文明史、思想史和文学史的踪迹,阅读朱朱的研究文字可以如愿以偿。
  ——吕澎(艺术策展人,艺术史评论家,《20世纪中国艺术史》著者)
  以诗人的敏锐与思想者的深沉,朱朱的艺评大大丰富了中国当代艺术的诠释空间。
  ——江弱水(浙江大学教授,文学评论家)
  书中论及的艺术作品,产生于本土文化和现代性激烈碰撞的特别背景下,但就其普遍的意义,它们又好比捕捉美感的渔网,由私人经验与集体经验的线索编织而成。阅读朱朱梳理出来的每条线索,我们能了解到中国人是如何沿着自己的道路到达一种真正属于现代人的审美观。
  ——Denis Mair(美国诗人,诗歌及艺术评论翻译家)
展开
精彩书摘
  从《十字街头》(1987)开始,上海逐渐成为他自撰历史的主要脚本,他解剖意识形态的手术台。如果说((十字街头》在主题上尚且表达着初来乍到者的新奇和迷惘(对他个人而言,此画的重要性还在于从构图上明确了鸟瞰式全景视角与散点透视的结合),在《上海滩》(1987)这样的作品中,他已经开始于这座城市的历史与现实之间寻寻觅觅,及至((惊蛰》(1988),他涮起上海这只熔“殖民”与“封建”于一炉的火锅来,以上海话带点揶揄意味地形容,已经是“蛮老嘎的”——这幅画在构形上依托了旧上海的租界轮廓,地势呈滩头般起伏,铺展开广场、街巷和高低错落的房子,其中既有高耸的欧式建筑,又有红瓦石库门及古式楼廊,租界的风貌本身体现了中与西、新与旧的对照,从文化社会学的层面所呈现的,正类似于后殖民文化批评家霍米。芭芭所言的“杂交”特征I而刘大鸿在这一空间积层中嵌入了中国古代神话、历史和文学演义之中无数形象与场景的碎片,混淆不同的历史时空,错置古今中外的形象,构成了一幅别具匠心的“细密画”。
  尽管空间的组织结构复杂,形象密集斑驳,但是,作品却从心理层面上相当精准地透视了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现实,当时的中国从长期的禁锢状态进入到改革开放时期,经历着现代史上自五四以来的又一次大规模的“文化启蒙”,形形色色的西方思潮涌入中国,异域风重新席卷这座冰封的旧大陆,人性开始苏醒,内心的梦想和欲望重新被激活,“解冻”和“春天”这样的字眼频繁地出现在当时的文学和艺术表达之中,如此的状态正可以用“东风解冻,蛰虫始振”(引自《礼记·月令》)的“惊蛰”节气来对应,刘大鸿对这个转折时刻的表现并非单一的维度,而是将历史的记忆与幻想一并释放出来,解禁与狂欢,生活方式的翻新与历史现实的轮回,在此并置与混杂,汇聚成一种惊心动魄的心理现实,“一切都涣散了,再也保不住中心”(威廉·巴伯勒·叶芝语)。
展开
目录
私设公堂
在魔咒的内部
三峡:新写实的神话与挽歌
老去的童年
徽宗,或莎士比亚的记忆
空城记
旋梯:从反叛到颓废
观念与顽念
老栗游泳图
闲云野鹤
神话,或图解的危险
点到为止
志摩与小曼
桥:从神话到寓言——关于《六八年制造》
人世的风景
梦华录
招魂记
时空的切片
格子与褶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