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画学全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614340
  • 作      者:
    郑昶著
  • 出 版 社 :
    岳麓书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画之起源与成立,时间约在虞舜丙戌,纪元前,二五五年以前,究有若干年,不能断定。初则洪荒始辟,事无可考;继则文明方曙,记载又弗能详,详者亦荒诞不经。政治史实,尚苦不易搜讨;况为初民重要生活以外之一种艺术。今从古代之各传说,旁考侧证,而分一节述于下。抑此所述之实用时期一章,关于画的史料方面,固为传疑时期;然画之起源,根据于实用主义,则可以确立无疑也。
展开
作者简介
    蔡元培:中国有画史以来集大成之巨著。
    黄宾虹:吾友郑君午昌,诗文,善绘画,方闻博雅,跞古追今,阅数寒暑,辑成卷帙,名曰“中国画学全史”。有条不紊,类聚群分,众善兼该,为文之府。余绍宋:独出心裁,自出手眼,纲举目张,本原俱在。虽其中不无可议,实开画学通史之先河,自是可传之作。
展开
内容介绍
    一、丛书着力于“学术”与“文化”两方面,所收著作或为学术上开新之作。或为文化上奠基之作。
    二、丛书之收书范围,原则上起于民国建立,迄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然某些著作之成形,可追溯至民元之前若干年。因其有重要地位,亦酌情收入。
    三、文、史、哲之分,原系西洋通则,本就不太适用于中国学术,故丛书不按学科分类,而是根据整理进度,顺次出版。
    四、丛书所收诸书。原版均为繁体竖排,在其流布过程中,亦有版本差异、文字错讹等现象,为方便读者,此次做如下整理工作:
    1,繁体字改为通行之简体。竖排改为横排(原书中“左表”、“右表”、“左文”、“右文”均改为“上表”、“下表”、“上文”、“下文”),但为充分尊重原著,原书中专名(人名、地名、书名等)及其译名皆一仍其旧,凡底本脱、衍、讹、倒之处,除个别讹错明显且影响文意阅读者稍作改动外,皆一仍其旧。
展开
精彩书摘
    以上所述,要皆元代画家代表者之作品,余如何澄之归去来辞图卷,以水墨作人物,以焦笔作山水,人物树石,一一皆有趣,宜其当时每一卷出,不惜千金争售之。陆天游之丹台春晚图,以水墨画,玉气浮空,丹光出井,时称妙品。赵仲穆之越山图卷,作小山平远,空钩白云。浑厚韵致。逸出家法之上。王振鹏之墨幻角抵图卷,人物用墨积成,鬼怪百戏,曲尽其幻,树石简雅,有北宋人意。徐贲之石涧书隐图卷,用笔造境,精森郁茂,当与王叔明、陆天游二三子称雁行。李衍之竹梧二株,以泼墨为叶,笔墨淋漓之妙,不落蹊径。李士行之古木丛篁图,古树虬曲,枝如鹰爪,竹石清劲绝俗,坡陀细草,各极其妙,笔墨苍润,又称逸品。曹知白之十八公图卷,水墨作松,挺拔苍秀,层叠盘郁,天然位置得宜,有造化之妙。柯九思之清闷阁墨竹图,作墨竹二竿,用墨轻重有法,虽宗文湖州,又自成一家,甚为奇古。下作一石,气韵浑厚,得北苑遗气。王渊之柳荷双鹤图,水墨作大柳二株,枝叶飘逸,紫燕穿飞,双鹤戏水,树下宜男四茎,野花坡草,各具生趣,右作湖石于芙蕖蒲草之间。虽水墨作画,尤兼工笔,较之黄、徐,不失高古,更加秀逸,亦自成一家者也。张渥之临李龙眠九歌图,白描,笔墨苍劲古雅,大类龙眠。唐棣之朔风飘雪图,水树作雪景,墨石法河阳,皴用卷云,枝似鸦爪,叶兼泼墨。上作大岭横出,峭壁悬流,溪面一舟,舱内一人危坐,一人刺篙,二人扶橹,笔法高逸,布景特妙。又倦绣图卷,设色,半工半写,笔意古淡,一女倚竹欠申,曲尽倦态,尤为佳妙。朱德润之秀野轩图卷,以花青运墨写溪山,笔法近黄鹤山樵一派,又秋山行旅图,笔极细,山周墨染,浓淡兼施,无多皴擦,树木房屋人物衣褶微加青赭。
展开
目录

自序

实用时期
第一章 画之起源与成立
第一节 画之起源
有巢氏绘轮圈螺旋——伏羲氏画八卦——画之胚胎——苍颉体类象形始制文字——画之雏形——河图洛书与画之关系——古文字类雏形画之例证
第二节 画之成立
黄帝时之绘画——应用绘画以章衣裳——制作动机非艺术的——画祖败首——绘画独立一门礼教时期

第二章 夏商周秦之画学
第三节 图画应用与三代政教
利用图画成教化助人伦——从工艺品征图画之进步——案画系礼教上之象征——工艺品设色非纯为美观——周代图画设官分掌——图画范围及于舆地——壁牖间之图像——旗章上之图画——彝器之案画
第四节 周秦间之画家
思想解放与绘画进步——楚画——鲁班师——齐敬君——宋画史——齐客论画——秦皇写放诸侯宫室——秦皇左右之巧者——烈裔——阿房宫与绘画

第三章 汉之画学
第五节 概况
汉初人之思想生活——文帝以画点缀政教——武帝创置秘阁——宫殿竟鉴饰画如制——纪功颂德藉画以达用——尚方画工——设立画苑之滥觞——画家毛延寿等——奖节义尚儒术与图画之关系——鸿都学——礼教化极盛——佛教传入与图画——桓灵间之画家
第六节 画迹
画迹之收藏及其劫运——从记载金石考求汉画——记载上画迹之类别及其例证——光武以还画纯为礼教化——金石上画迹之列举及其内容——汉画之制作取材应用
第七节 画家
画家与画迹之关系——画家多系士夫——毛延寿——张衡——蔡邕三美——赵岐——刘裒——其余画家——工匠画家失势与士夫画家蜂起之原因——图画与地理——长安为图画都会
第八节 画论
刘安之言——张衡之言——非绝对的艺术上评论宗教化时期

第四章 魏晋之画学
第九节 概况
魏武提倡恶风吴蜀奖励权术与绘画思想之变迁——因战乱促成宗教勃兴二一道释画渐盛——曹不兴与卫协以后之画风——顾恺之崛起——贵族独占之艺术界被打破——道释画渐盛之原因——我国佛教画之祖——卫协之艺术手段——晋人对于佛画之热爱——山水画成立之原因——我国山水画之祖——审美程度之进步——图画向外之传播——绘画由黄河流域渐移长江流域
第十节 画迹
贞观公私画史中之魏晋画迹——裴氏未曾录入之画迹及其考证——无名氏画迹——工匠画不以绘事自居——学术画迹举例
第十一节 画家
魏晋名画家不下数十人——曹不兴——赵夫人——卫协——王虞——戴逵——顾恺之——魏晋之代表作家——方外画家
第十二节 画论
片段的画论——成篇的画论——王虞论画——顾恺之记魏晋胜流画赞——顾恺之画云台山记及画评——论画者皆系晋人——论评偏于人物

第五章 南北朝之画学
第十三节 概况
南北朝之地理民族——佛教画最盛时期——风俗浮靡与画材——宋画家顾陆——齐高祖之好画——谢赫画学上之发明——梁王室之重画——张僧繇画法上之贡献——六朝三大家——陈文帝——魏毁佛及奉佛——北朝写生第一妙手——曹仲达画佛有灵感——周于画学上无大关系——佛画盛行之原因——注重壁画——建业为佛画中心——印度中部之壁画传入中国——道教画盛行与佛画之比较——山水画进步——文人画之滥觞——图画因佛教传入日本
第十四节 画迹
南北帝室收藏及流转之情形——贞观公私画史所录南北名画数目——散见各书之南北朝名画——其余各名家之画迹——佛画最多风俗画次之故事画又次
……
文学化时期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