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创造与实践:艺术形态生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2119615
  • 作      者:
    阴佳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创造与实践:艺术形态生成》是同济大学建筑学院艺术形态课程的多年尝试的总结。按照类型分成几大块(见目录),每一块有教学设想和学生作业两大部分,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教学思路并看到教学成果。
展开
精彩书摘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一、二年级的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由“设计概论、建筑概论、建筑生成原理、建筑设计原理”四门理论课程和“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基础、建筑生成设计、建筑设计”四门设计课程组成。教学通过“理论教学、技术方法、设计实践以及设计表达”四个部分有机组合,建立了适应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学和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等专业的建筑设计基础公共平台。在两年的基础学习中,第一学年第一学期成为至关重要的阶段,为了让学生迅速完成由中学阶段到大学阶段学习的跨越,由基础理科学习到专业文、理学习相结合的转变,由简单美术教育背景到具有人文艺术体系背景的提升,并使学生初具解读、思考、评判的专业能力,我们开设了“设计概论”以及“设计基础”两门专业基础课程。<br>    当前,西方高等艺术教育发生了重大变革,其核心质量观念发生了变革:从“发现有天赋的艺术人才并使他们更优秀”转变到“发现有艺术潜能的人,挖掘国民无限的艺术潜能”。对我们而言,建筑类院校面对理工科招生入学的学生,如何帮助他们转变思维方法,建构起与建筑教学相适应的文化艺术背景,迅速把握艺术造型的基本能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社会的能力和创意能力成为最重要的工作。其中,“.陕乐教学、兴趣教学”是启发学生想象力,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关键。<br>    所以我们在“设计概论”理论教学中引入现代艺术系列讲座,包括现代音乐、现代舞蹈、现代戏剧、当代艺术、实验电影、现代文学、文化批评、哲学、美学、科学史等,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具有一定深度的人文艺术背景。面对各类艺术形式,初具解读、思考和评判的能力。同时,我们在“设计基础”课程内,开设了“艺术造型”环节,让学生自由选择不同的艺术样式进行创作实践。我们邀请美术院校的艺术理论家为学生建构基础理论体系,同时,我们的设计课教师带领学生走入民间,向民间艺人、工匠学习技法。我们选择各种艺术形式的发源地,在乡土艺术文化的背景下指导学生进行创作,现场的直接体验触发了学生对艺术的感知力、对材料工艺的驾驭能力、对空间形态的塑造能力。
展开
目录
序——莫天伟<br>01-02:教学结构:艺术造型实践——创造性设计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张建龙<br>03-04:我们的态度——人人皆是艺术家——赵巍岩<br>06:陶艺<br>07-08:陶艺——教学(阴佳)<br>08:陶艺——形态生成(阴佳)<br>09-20:陶艺作品图录<br>22:砖雕<br>23:砖雕艺术——教学(李立)<br>24:砖雕艺术——形态生成(李立)<br>25-30:砖雕作品图录<br>32:木雕<br>33:木雕艺术——教学(赵巍岩)<br>34:木雕艺术——形态生成(赵巍岩)<br>35-42:木雕作品图录<br>44:木刻<br>45-46:木刻艺术——教学(岑伟)<br>46:木刻艺术——形态生成(岑伟)<br>47-56:木刻作品图录<br>58:机刻<br>59-60:机刻版艺术“城市肌理采集”——教学(张建龙)<br>61-66:机刻作品图录<br>68:金蚀版画<br>69:金蚀版画——教学(阴佳)<br>70:金蚀版画——形态生成(阴佳)<br>71-76:金蚀版画作品图录<br>78:绘瓷<br>79:绘瓷艺术——教学(阴佳)<br>80:绘瓷艺术——形态生成(阴佳)<br>81-88:绘瓷作品图录<br>90:琉璃<br>91:琉璃艺术——教学(戚广平)<br>92:琉璃艺术——形态生成(戚广平)<br>93-98:琉璃作品图录<br>100:纸雕<br>101-102:纸雕艺术——教学(孙彤宇)<br>102:纸雕艺术——形态生成(孙彤宇)<br>103-110:纸雕作品图录<br>112:剪纸<br>113-114:剪彩为魂——剪纸艺术——教学(关平)<br>114:剪纸艺术——形态生成(关平)<br>115-120:剪纸作品图录<br>122:编织<br>123-124:经纬空间——编织艺术——教学(俞泳)<br>125-126:再谈编织艺术——编织与建筑(章明)<br>127-136:编织作品图录<br>138:圆木雕塑<br>139-140:木雕塑(历史材料)——教学(王珂)<br>140:木雕塑——形态生成(王珂)<br>141-142:圆木雕塑作品图录<br>144:装置艺术<br>145-146:装置艺术——教学(阴佳)<br>146:装置艺术——形态生成(张建龙)<br>147-158:装置作品图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