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br> 钟体:巧趣精细,殆同机神<br> 书家生平<br> 钟繇(153~230年)三国时期魏国的书法家,字元常,颖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一说许昌)人。出身于东汉望族,祖先数世均以德行著称,祖父钟迪因党锢之祸而终身没有做官。钟繇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钟繇由叔父钟瑜抚养成人。<br> 相传钟繇自小就长相不凡,聪慧过人,他曾经与叔父钟瑜一起去洛阳,途中遇到一个相面者,相面者看到钟繇相貌,便对钟瑜说:这个孩子面相富贵,但是将有一个被水淹的厄远,请多加注意。结果没走几里,钟繇所骑马匹突然惊慌,钟繇被掀到水里,差点淹死。钟繇的叔父看到算命先生的话应验了,认为钟繇将来必会成就一番事业,便对其悉心培养。钟繇也不负众望,学习十分刻苦,最终成为书坛一代宗师。<br> 汉末,董卓作乱,钟繇随同曹操平定叛乱有功,被曹氏倚为心腹。官渡之战时,袁绍与曹操相持不下,钟繇及时送往曹营一千余匹马,为曹操大破袁军起到了一定作用。钟繇在曹魏政权官声很隆,后来位至太傅。魏太和四年(230年),钟繇去世,魏明帝曹睿亲穿孝衣凭吊,谥号“成候”。<br> 痴迷书法到癫狂<br> 钟繇在书法上冠盖古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他能够钻研前人的成就,他曾经学书于曹喜、刘德异、蔡邕等当世名家。同时,他的悟性极好,钻研书法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他曾自称:“吾精思书学三十年,坐与入语,以指就座边数步之地书之,卧则书于寝具,具为之穿。”<br> ……
展开